造船

搜索文档
特朗普松口关税认栽,可为什么美国航运反而先崩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33
数据现实,美国造船能力只有中国的1/230,这仗怎么打?通胀还得涨,消费者每年多花300亿美元。特 朗普嘴上认错,行动却硬扛,分明是选票压力下的表演。中国这反制既理性又精准,不光教训了美方, 还悄悄吸引全球船东转向中国造船。单边霸凌在全球化时代根本行不通,对抗只会两败俱伤。特朗普这 次"认错"到底是真心悔改,还是又在为下一轮博弈埋坑? 特朗普这回可真是演了一出"打脸大戏"!前几天还在专访里松口承认关税政策不行,可能拖垮美国经 济,转头就对中国船舶下黑手,加征每净吨50美元的港口费,算下来一艘10万吨货轮得交500万美元, 这不明摆着抢钱吗?但中国可不吃这套,反手就来了个对等反制,出台特别港务费办法,每净吨400元 人民币,还设了上限和豁免条款——比如空船来修就免费,这招简直绝了!一下子戳中美国软肋:美国 航运资产超1164亿美元,华尔街大佬们掌控着四成船队,现在全得乖乖掏腰包。更搞笑的是,美国一艘 豪华邮轮拒缴1167万费用,直接取消停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
美国撤回100%关税,希望中方高抬贵手,不料时间一到中国手起刀落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34
特朗普开始表示仍然期待与中方会面,而美国副总统万斯也站出来呼吁双方"回归理性",并表示贸易战 不应该继续下去。更有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明确表示,特朗普曾提到的100%关税不会实施。这意味着 美国可能会撤回关税措施,暗示希望中国能够"高抬贵手"。 但中国却没有给美方太多喘息的机会。10月14日,正如预期,中方的反制措施正式落地。中国不仅发布 了新的稀土管理规定,还对美国实施了对等的反制手段——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这一反制措施 从10月14日起生效,并由中国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标志 着中方反制措施的正式启动。 这一措施是针对美国今年4月17日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加收港口服务费的直接回应。中方的 反制不仅表现出了政策的高度确定性,还反映了中国在对外反制时的决心。根据路透社分析,某些载有 美国撤回100%关税?中国的反制措施按时生效 近日,在中国发布稀土新规后,美国开始感到压力。特朗普一方面威胁要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另 一方面还考虑取消与中国在APEC峰会上的会晤计划。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美国的预料,仅仅四天 后,美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超过1万个集装箱的美国 ...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铁矿-20251020
格林期货· 2025-10-20 10: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铁矿继续维持震荡走势,主力2601合约压力位833,支撑位750,建议短线操作并设好止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复盘 - 周五铁矿震荡走低,夜盘收跌 [1] 重要资讯 - 商务部称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及限制措施严重损害中国相关产业利益 [1] - 47个港口进口铁矿库存总量14961.87万吨,环比增加320.79万吨 [1] - 四川自10月18日起暂停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1] - 2025年1 - 9月我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新接订单量66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3.5%;截至9月底手持订单量242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3%,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3.8%、67.3%和65.2%,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3%、63.5%和58.6%,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1] 市场逻辑 - 上周日均铁水产量240.95万吨,环比上周减少0.59万吨,同比去年增加6.59万吨,铁水产量第二周下降,但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呈现见顶迹象 [1] 交易策略 - 综合判断预计铁矿继续维持震荡走势,主力2601合约压力位833,支撑位750,建议短线操作,设好止损 [1]
国泰海通:重视航空长逻辑 对美反制或驱动油运价上升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07:31
节后淡季民航市场客座率仍维持高位,国内裸票价保持同比上升。考虑下周重要会议召开及民航冬春换 季或影响公商务客流,待换季后建议重点观察公商需求恢复持续性。2025/26年冬航季中国民航航班时 刻较2024/25年冬航季同比减少1.6%,符合对局方继续严控时刻增长的预期。1)国内时刻缩减,内航增 班国际:国内时刻同比减少1.8%,国际时刻同比减少1.6%,其中国内航司增加1.8%,外航减少7.2%。 2)核心机场时刻基本持平:北上广深核心六座主协调机场时刻同比增加0.6%,其中内航国际增班7.5%高 于整体增速。中国航空业具长逻辑,考虑票价市场化,若公商需求恢复可持续,2026年航司盈利中枢将 开启显著上升且可持续。 二、 油运:原油运价维持高位,中国对美反制或驱动运价超预期上升 上周中东-中国航线VLCC-TCE维持超8万美元水平,船东情绪继续高涨。中国针对美国301制裁的反制 或将导致租家挑选非美船舶,或致中美相关航运市场有效运力缩减与运价上升。实业界对Q4旺季预期 仍乐观。看好油运未来两年供需继续向好,景气有望好于预期。估算2025Q3原油轮盈利将创过去两年 同期新高,提示2025Q4旺季油轮将有望充分展现 ...
中国对美301反制,有望减缓中国船厂航企影响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全球海运市场 包括集装箱运输 原油运输 干散货运输以及造船业[1][3] * 公司提及中国航企 如中远海控 招商轮船 招商南油 中国船舶租赁 以及美国相关企业如美森航运 以星航空 C Span等[8][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美贸易摩擦的措施与反制 * 中国针对美国301调查采取反制措施 包括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和对美国拥有 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停靠中国港口征收特别港务费 初始标准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 并逐年增加[1][4] * 中方反制措施包含豁免条款 如豁免由中国建造的船舶 仅进入中国船厂修理的空载船舶等 旨在推动美国纠正错误做法而非加剧事态[5][6] * 美国301调查的细则包含股权制裁条款 中方对等实施 若公司25%以上股权由美方直接或间接持有 则其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在征收范围内[12] 对造船业的影响 * 中国造船业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订单份额从2002-2008年景气周期中快速上升至40% 并在疫情后新一轮下单潮(如LNG船 汽车船 成品油轮)中再创历史新高 巩固全球领先地位[1][5] * 美国301调查曾导致部分集运公司下单犹豫 但中国豁免政策增强了客户在中国造船厂下单的信心 加之性价比优势 许多公司仍倾向选择中国船厂[6] 对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影响 * 美国301调查的影响是结构性而非全面性的 主要涉及中低端制造品进口的集装箱运输 并未造成整个行业成本大幅上升[1][7] * 大型中国集运公司通过调整航线 调配非中国产建造的船舶来规避关税 确保美线运营不受重大干扰[1][8] * 美方企业(约占亚洲到北美航线总量一半)将面临压力 需通过调整运营策略应对[8] 对大宗商品海运(油运/干散货)的影响 * 中国反制措施延伸至原油和干散货海运市场 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和干散货进口国[1][11] * 美国上市公司拥有并运营约15%的全球原油轮和4%的干散货船 这些资产将受中方特别港务费影响[13] * 高额费用(例如一艘30万吨DWT VLCC需承担4200万美元特别港务费 相当于每桶原油运输费用增加3美元)将迫使租家选择非美籍船舶 导致相关市场有效运力缩减[10][13] * 在产能利用率已较高的市场(如原油运输) 有效运力缩减可能引发短期内运价超预期飙升[1][3][10] 其他重要内容与投资建议 * 当前形势对全球海运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 更多促使双方进行战略性调整与优化[8] * 建议中国航企重点关注油运板块投资机会 因全球原油增产 供给刚性及301措施驱动 产能利用率自2025年9月已恢复至高位 四季度继续提升 未来两年供需向好[14] * 推荐兼具短逻辑(四季度旺季)与长逻辑(未来两年景气持续)的标的 如招商轮船 招商南油 中国船舶租赁[2][14]
美收500万美元港务费!荷兰抢中资300亿企业,中国稀土和造船反制
搜狐财经· 2025-10-19 17:53
博弈性质与核心矛盾 - 中美贸易博弈的核心是争夺全球规则主导权,而非简单的贸易逆差或技术差距 [3][7] - 博弈本质是“霸权逻辑”与“多边合作”两种理念的对抗 [7] - 美国的行动旨在通过“小圈子”和联盟将全球经济阵营化,以维持其霸权;中国则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更公平合理的全球贸易规则 [8] 美国及其盟友的遏制手段:航运领域 - 美国针对中国航运业,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停靠美国港口征收每净吨50美元的特别港务费,第三方企业拥有的中国造船舶也需缴纳每净吨18美元的费用 [10] - 一艘10万吨级中国货轮停靠一次美国港口需缴纳500万美元,第三方企业也需缴纳180万美元,远高于正常港务费 [10] - 选择航运业作为突破口是因为其是全球贸易的“血管”,打压中国航运业可间接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并让美资海运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10][12] 美国及其盟友的遏制手段:半导体领域 - 美国推出“史上最严”半导体禁令,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技术,并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 [12] - 美国游说荷兰阿斯麦、日本东京电子、韩国三星等企业,要求其停止向中国供应关键设备和技术 [12] - 荷兰政府以“调查”为借口,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冻结资产并免去中国籍CEO职务 [14] - 中资在2018年收购安世半导体后,五年内投入300亿元人民币,使其从全球功率半导体排名第11位提升至第3位,并实现零负债运营 [14] 中国的反制策略:航运领域 - 中国采取“非对称打击”,对停靠中国港口且美资占股超过25%的船舶,加征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 [16] - 此政策精准针对美国资本在全球海运业的高渗透率,迫使相关企业在“持有美资股份”和“进入中国市场”间做选择 [18] - 政策豁免中国制造的船舶,此举不仅为国际海运企业指明出路,也间接推动中国造船业获得更多全球订单 [18] 中国的反制策略:半导体领域 - 中国对稀土供应链实施“全程溯源管制”和“最终用户许可审批制度”,要求产品中中国稀土占比超过0.1%的企业上报用途、消耗量及客户名单 [20] - 若产品最终供应中国市场,企业可申请稀土供应特许证,该政策既精准又灵活 [20] - 中国掌握全球超过90%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拥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和话语权 [20] - 政策已促使美国苹果、荷兰阿斯麦等企业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合作,部分企业已按要求上报信息以确保供应稳定 [20] 博弈影响与未来格局 - 美国的技术封锁短期内可能冲击中国产业,但长期看将激励中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如在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领域已见研发突破 [22] - 美国“联盟式”遏制的内部存在矛盾,荷兰、韩国等国企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长期跟随美国封锁将损害其自身利益 [24] - 中国的反制策略正推动其造船业、稀土加工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并增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24] - 全球贸易格局将向“多极化”发展,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动力 [26] - 坚持技术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国家将在博弈中胜出 [26]
钟声: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需要共同维护
人民日报· 2025-10-19 13:09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 - 美方持续推出多项对华经贸限制措施,包括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和特别指定国民清单 [1] - 美方通过穿透性规则任意扩大管制范围,影响中方数千家企业,并执意实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 [1] - 美方对半导体设备、芯片等众多产品实施单边长臂管辖措施,其出口管制清单物项已超过3000项 [2] 中国出口管制政策 - 中国根据国内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出口管制体系,当前出口管制清单物项仅900余项 [2] - 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旨在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对合规申请仍将依法审批 [2] - 相关措施是为了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并愿与各国加强对话交流以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2] 中方立场与反制能力 - 中方立场清晰而坚定,对于任何侵害中方利益的举动,都有充分的手段和工具进行反制 [3] - 中方应对之举旨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始终坚持平等互惠原则 [3] - 中方致力于以平等对话协商同美方增进互信、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3] 过往共识与未来展望 - 在过去4轮磋商中,中美双方达成多项重要共识,有效稳住了双边经贸关系 [4] -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是管控分歧的前提,但美方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4] - 超过半数美国受访者认为美国走向"更封闭保护",约半数视美国保护主义政策为主要障碍,近八成期待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4] 全球产供链影响 - 美方一系列做法严重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冲击国际贸易规则,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 [1] - 美方以高额关税及出口管制进行威胁,引发全球市场动荡,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 [2] - 维护健康的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是各方共同职责 [4]
“史无前例”,韩媒:多家韩企掌门人与特朗普一同打高尔夫
环球网· 2025-10-19 12:47
核心事件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特朗普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与来自韩国和日本的企业代表进行互动 [1] - 此次活动由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邀请韩企掌门参加 [5] - 韩国主要集团企业掌门集体与美国总统、政府官员及政界人士一同打高尔夫的情况史无前例 [5] 参与公司及人员 - 韩国企业方面,参与人员包括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集团会长崔泰源、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LG集团会长具光谟、韩华集团副会长金东官 [5] - 日本企业方面,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参与并组织了此次活动 [5] - 韩企掌门集体乘坐机场大巴赴约,活动结束后搭乘黑色大巴前往棕榈滩的酒店 [3] 活动细节与潜在议题 - 活动于当地时间10月18日进行,特朗普车队上午9时8分许从海湖庄园出发,下午4时50分许离开球场 [3] - 韩企掌门人与特朗普打球的同时就多个话题进行了交谈,具体分组情况不详 [5] - 外界关注焦点在于韩企在半导体、汽车、电池、造船等关键领域的对美投资以及关税问题是否成为交流议题 [1][5]
“史无前例”,韩媒:多家韩企掌门人与特朗普一同打高尔夫球,是否谈投资和关税引关注
环球网· 2025-10-19 12:10
活动概况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特朗普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与来自韩国、日本的企业代表进行高尔夫互动 [1] - 活动由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邀请韩国企业掌门人参加 [5] -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集团会长崔泰源、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LG集团会长具光谟、韩华集团副会长金东官等韩国主要集团企业掌门参加活动 [5] 活动细节与潜在议题 - 韩国主要集团企业掌门集体与美国总统、政府官员及政界人士一同打高尔夫的情况史无前例 [5] - 参加活动的韩国企业掌门人与特朗普打球的同时就多个话题进行了交谈 [5] - 外界关注韩国企业掌门是否就半导体、汽车、电池、造船等领域对美投资以及关税问题与特朗普交换意见 [1][5] - 韩企掌门集体乘坐机场大巴赴约,活动结束后搭乘黑色大巴返回酒店 [3]
王牌对王牌!中美同时放大招,3国高官紧急访华,信号不一般
搜狐财经· 2025-10-18 17:46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于10月14日正式对中国船舶、航运和物流行业启动301调查并立即生效[1] - 中国交通运输部迅速反应,宣布对所有美国相关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引发“港口对撞”[1] 美国301调查背景与依据 - 301调查始于2024年4月,焦点集中于中国海事产业链,理由包括“国家安全”、“不公平补贴”和“产能过剩”[3] - 美国造船业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而中国占据近40%份额,美国制裁逻辑受到外界质疑[3] - 自2018年以来,301调查多次用于对欧盟、日本、越南等经济体,WTO于2022年裁定其绕过多边贸易规则并产生溢出效应[5]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明确回应美国行为违反WTO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态度强硬且留有谈判余地[7] - 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建造、注册或拥有超25%资本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按净吨位计算,初期每吨400元,三年内逐步提高至1120元[9] - 每艘船每年最多征收五次,首次靠港计费,多港口通行仅首港收费,一艘巨型油轮单次靠港费用约620万美元(约4422万元人民币)[9] - “特别港务费”预计每年影响超350艘美国背景船舶,迫使部分美国企业转向东南亚或中东港口,新加坡港务代理公司9月已接获相关咨询[10] - 政策依据包括《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及《国际海运条例》,具备法理基础[12] 美国后续行动及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自11月9日起,对中国港口起重设备、装卸设施等大型港口设备加征100%关税[12] - 美国目标是将中国排除在北美港口核心设备供应链外,但2024年美国国内几乎不生产岸桥吊机,全部依赖进口[12] 贸易摩擦波及第三方国家 - 中国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种子加征75.8%反倾销保证金,作为对加拿大限制中国电动车和新能源产品的反制[13] - 今年上半年加拿大对华油菜出口额从37亿加元降至不足10亿加元,加方省长和市长联合向总理请求取消关税[13] - 中国商务部点名批评韩国韩华集团五家美国子公司参与美方301调查并提交报告,宣布将对其采取“针对性贸易限制”[15] 全球外交动态与战略地位 - 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瑞典外长及加拿大外长将访华,显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战略地位[18] - 法国寻求重启战略沟通,瑞典希望新能源合作摆脱“去风险”,加拿大意在解决油菜和电动车问题[18] - 中国通过外交访问传递信息:欢迎合作但不会在压力前低头,中美港口博弈是规则和未来方向的对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