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ST松发:恒力造船签约2艘30.6万吨超大型原油运输船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12
合同签署 - 下属公司恒力造船与欧洲知名船东签订2艘30.6万吨超大型原油运输船建造合同 [1] - 合同金额约为2-3亿美元 [1] 船舶特点 - 船型具备装载量大、续航能力强、运营效率高等特点 [1] - 符合国际最新油轮设计理念 [1] - 满足规模化、低碳化运输需求 [1] 业绩影响 - 合同正常履行预计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提高中长期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 - 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超大型原油运输船市场的竞争优势 [1]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期较长 [1] - 可能受航运与船舶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 [1]
全球数字化投资加速 8月新华出海系列指数强势上扬
新华财经· 2025-09-05 14:42
新华财经上海9月5日电 刚刚过去的2025年8月,新华出海系列指数整体表现强劲,其中,制造出海指 数、TMT出海指数、电新出海指数月内分别收涨33.22%、29.94%、29.17%。 在全球数字化投资加速背景下,通信设备、光模块、工程机械及乘用车等领域在全球市场的技术输出能 力提升和性价比优势获得关注。 +国产替代)、光伏/电池(能源转型)、元件(高端 制造)三大主线主导。 全球数字化投资加速,技术输出与性价比优势 驱动出口增长 Al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激增,带动数据中心 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作为数据中心核心部件的AI 服务器电源市场同步迎来爆发式扩容。多家中国本土 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在这一市场格局下逐 步夺得更多市场份额。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世纪大重组":全球 造船巨舰启航 8月13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股票将同步停牌,标 志着这场历时一年的"南北船合并"终于进入最后实 操阶段。合并后企业将整合军民品技术资源,提升国 际议价能力,强化高端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布局,进一 步扩大中国造船业的全球影响力。 第27届亚宠展:中国宠物企业全球化加速与 产业创新升级 第27届亚洲宠物展于8月20日至 ...
利比里亚与荷兰造船巨头洽谈合作,推动渔业现代化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13:50
行业合作 - 利比里亚国家渔业和水产养殖局与荷兰达门造船集团举行战略会议商讨合作升级本国渔业基础设施及发展蓝色经济[1] - 双方计划继续开展技术磋商旨在达成涵盖资金与技术的综合合作助力利比里亚实现渔业领域现代化目标[1] 基础设施投资 - 利比里亚计划在蒙罗维亚建设工业渔港并在马里兰和克鲁州兴建两座手工渔港[1] - 渔港建设旨在推动渔业转型改善民生并促进可持续发展[1] 企业参与 - 达门造船集团非洲区域负责人表示除造船外公司愿为利比里亚渔业现代化提供支持[1]
中国船舶(600150):造船利润弹性持续验证,关注集团解决剩余同业竞争进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31 14: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80% [6] - 公司合并中国重工事项已获证监会批准,进入办理落实阶段,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27% [6] - 造船利润伴随高价订单交付释放,手持订单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12%,毛利率11.7%,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6] - 美国301调查影响逐步消除,新造船价格及新签订单量已企稳回升,7月中国新签订单份额重回75% [6] - 与中国重工合并后产能可达全球总产能的33%(DWT口径)或18%(CGT口径) [6] - 关注中船集团解决公司与沪东中华/黄埔文冲同业竞争的进展,沪东中华手持订单金额约203亿美元,黄埔文冲约56亿美元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2% [5]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总收入816.17亿元,同比增长3.9%,2026年914.07亿元,同比增长12%,2027年1150.80亿元,同比增长25.9% [5]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70.29亿元,同比增长94.5%,2026年102.76亿元,同比增长46.2%,2027年146.15亿元,同比增长42.2% [5]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10.2%提升至2025年的15.5%,2026年18.3%,2027年20.5% [5] - 预计市盈率从2024年的46倍下降至2025年的24倍,2026年16倍,2027年11倍 [5] 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承接民品船舶订单59艘/544万载重吨/489亿元,其中中高端船舶占比超过90%,绿色船舶占比超过50% [6] - 修船业务承接130艘/11亿元,海工装备承接2艘/41万载重吨/30亿元 [6]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万载重吨/2335亿元,金额口径较2024年末增长8% [6] - 当前PO(市值订单比)0.75倍,处于历史低位(历史范围0.5-4倍) [6]
2025年第9期:“申万宏源十大金股组合”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22:13
核心观点 - 市场持续处于牛市氛围 核心驱动因素是2026年中基本面周期性改善及增量资金正循环可能启动 市场休整幅度有限 维持2025年第四季度表现优于第三季度、2026年表现更好的判断 [6][14] - 配置重点聚焦国内科技链突破和先进制造反内卷 具体包括全球市占率高的制造方向反内卷、人工智能+行情扩散、顺周期低估值板块修复及港股补涨机会 [6][14] - 本期首推铁三角组合包括珠海冠宇、鲁西化工和天准科技 十大金股组合共覆盖10只个股 其中A股7只、港股3只 [4][17] 上期组合回顾 - 2025年第八期十大金股组合在8月1日至8月29日期间上涨12.33% 其中8只A股平均上涨13.20% 跑赢上证综指5.23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2.87个百分点 2只港股平均上涨8.84% 跑赢恒生指数7.62个百分点 [6][15] - 自2017年3月28日首期发布至2025年8月29日 金股组合累计上涨374.99% 其中A股组合累计上涨297.73% 跑赢上证综指279.64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268.44个百分点 港股组合累计上涨889.90% 跑赢恒生指数886.25个百分点 [6] 本期策略判断 - 市场休整幅度有限 岁末年初行情下限将复制过去市场特征 包括少数景气方向动量交易、2026年拐点方向高切低切换及轮涨补涨普遍轮动 [6][14] - 重点关注四大配置方向:中国在全球市占率高的制造方向反内卷、人工智能+从基础设施向硬件设备及软件应用和商业模式扩散、顺周期低估值板块修复、港股流动性环境改善带来的补涨机会 [6][14] 本期金股组合 - 首推铁三角中珠海冠宇(市值258亿元)受益于消费电池销量高增长及钢壳硅碳电池技术溢价 动储应用无人机场景放量驱动营收突破和盈利改善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亿元、14.5亿元和17.9亿元 2026年预测增速116.0% [17][20][22] - 鲁西化工(市值277亿元)受益于景气复苏和反内卷 己内酰胺和有机硅供需改善 在建项目进展顺利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25.6亿元和27.7亿元 2026年预测增速33.8% [17][20][22] - 天准科技(市值114亿元)作为英伟达Jetson Thor平台合作伙伴 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业务增长 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2.3亿元和2.4亿元 2026年预测增速25.7% [17][20][22] - 其余七只金股包括安孚科技(市值92亿元)、长久物流(市值56亿元)、中船防务(市值417亿元)、中山公用(市值153亿元)及港股阿里巴巴-W(市值20117亿元)、绿城中国(市值226亿元)、第四范式(市值289亿元) 覆盖电池出口、物流合规运力、造船量价拐点、公用事业投资及AI to B等增长逻辑 [18][20][22]
创新高!寒武纪收盘价逼近1600元,“茅台魔咒”要被打破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20
寒武纪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盘中最高触及1464.98元,超越贵州茅台同期股价1460.94元 [1] - 当日收盘价回落至1372.1元,涨幅收窄至3.24%,被茅台1448元反超 [1] - 8月28日收盘价达1587.91元,再度超越茅台1446.10元成为A股新高 [14] 中国船舶案例 - 2007年5月股价111.62元超越茅台,10月突破300元成为两市唯一300元股 [4] - 2007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同比增30%、132%、131%,全球份额达23%、42%、33% [4]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净利润从41.6亿骤降至2012年1.7亿,股价下跌90% [5] - 2025年完成与中国重工合并,总资产超4000亿,年营收超1300亿,手持订单全球份额27% [5] 海普瑞案例 - 2010年5月上市发行价148元,次日冲高至188.88元,市值超750亿,同期茅台仅130元 [7] - 上市次年营收同比下滑35.26%,净利润下滑48.57% [7] - 肝素原料药市占率从40%滑落至15%,当前股价12.88元 [7][8] 东方园林案例 - 2010年股价达229元/股,同期茅台约150元 [9] - 园林绿化投资从2001年不足200亿飙升至2012年1800亿 [9] - 2017年后负债率突破70%,2020-2023年累计亏损155.6亿,2023年净资产为负触发退市警示 [9] - 当前股价2.35元 [10] 暴风集团案例 - 2015年5月股价达327.01元(复权价),市值超400亿,同期茅台260元 [11] - 2015年市盈率超1000倍,净利润仅1.7亿不足市值0.4% [11] - 2018年营收11.27亿同比降41%,净亏10.9亿,经营现金流-6.2亿 [11] - 2020年退市时股价0.28元 [11] 石头科技案例 - 2021年股价最高1494.99元超越茅台 [12] - 创始人套现8.88亿投入造车,首款车型年销仅13809辆 [12] - 一季度净利润跌39.55%,销售费用增144%至21.65亿,毛利率从53.8%降至44.6% [12] - 当前股价211.15元 [13] 行业特性分析 - 中国船舶属订单驱动型周期行业,兴衰反映全球贸易与产能周期 [6] - 海普瑞技术壁垒被攻破后丧失竞争优势 [7] - 东方园林受政策调整影响,PPP项目叫停导致现金流断裂 [9] - 暴风集团依赖概念炒作,缺乏核心盈利能力支撑高估值 [11] - 石头科技研发投入不及销售费用1/3,AI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 [12] 估值比较 - 贵州茅台PE(TTM)20倍,寒武纪PE(TTM)595倍 [14] - 寒武纪拥有1556项专利壁垒,被称为"中国英伟达" [14]
Associated Banc-p(ASB) - 2025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9 08: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息税前利润(EBIT)从2024财年翻倍至2025财年的1.134亿美元[7]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4.1%[15] - 净利润(NPAT)实现两位数增长[14] - 集团资产负债表增强超过30%至13亿美元[21] - 净现金达4.53亿美元[9] - 集团现金余额为5.83亿美元[21] - 来自运营的现金流超过4亿美元[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造船业务收入增长28% 主要来自OPC、CATs和潜艇合同[16] - 美国支持业务收入收缩9% 因LCS舰艇前置部署变更[16] - 澳大拉西亚造船业务增长60% 因被任命为澳大利亚主权造船商及相关合同[16] - 澳大拉西亚支持业务改善27% 因舰队维护活动扩张[16] - 商业造船订单在疫情后回归[13] - 潜艇模块生产增长[9] - 增材制造业务开始贡献业绩[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 造船业务显著增长 支持业务暂时收缩[16] - 澳大利亚市场: 造船和支持业务均强劲增长[16] - 亚洲市场: 菲律宾和越南船厂对商业造船活动贡献显著[18] - 客户分布: 国防部门占收入97%[20] - 地理分割: 澳大拉西亚业务显著改善 推动集团利润率提升[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被任命为澳大利亚联邦战略水面战斗舰艇造船商[25] - 签署战略造船协议 为登陆艇中型和重型项目的主承包商[25] - 从仅作为主承包商转变为更灵活模式 愿与合作伙伴合作[42] - 在美国莫比尔进行重大资本支出投资 扩大产能[26] - 通过AUKUS协议在潜艇模块和技术能力方面寻找增长机会[26][27] - 利用美国和澳大利亚国防支出增长趋势[27] - 招募和培训策略聚焦从底层培养人才 促进内部晋升[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财年是转型之年 业绩出现重要拐点[1][2] - 订单簿接近历史高位的130亿美元 保障未来多年收入[8] - 行业前景乐观 全球冲突增加使国防行业处于利好时期[27] - 对未来增长充满信心 预计收入和利润将持续增长[35][51] - 支持业务被视为风险较低 有盈利潜力[55] 其他重要信息 - 全球员工人数近4500人[5] - 运营5个船厂和8个服务中心[4] - 49艘舰艇在建或计划中 73艘处于维护合同下[5] - 莫比尔海军船厂土地为未来扩张提供机会[56] - 汉华达(Hanwha)持股问题待政府决定[80] - 与三菱合作基于最上级护卫舰的计划[1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2026年美国业务利润率展望 - 回答: 美国造船业务此前受一些繁重合同拖累 正努力解决 随着LCS项目结束和TAGS、OPC等项目进入正轨 预计收入和盈利能力将增长[33][34][35] 问题: 关于澳大利亚战略造船协议及登陆艇项目时间表 - 回答: 目前有海角级舰艇在建 正将战略造船协议转化为订单 登陆艇中型处于设计阶段 重型目标在今年年底前签订合同 这两个项目可能为订单簿增加近50亿美元[37][38] 问题: 关于美国与其他主要承包商合作机会 - 回答: 公司策略已转变 更灵活 愿与合作伙伴合作 例如潜艇模块、航母升降机等 认为模块化工作是利用产能的好方法 目前正进行多项相关对话[42][43][44] 问题: 关于2026年澳大拉西亚息税前利润展望 - 回答: 不预计利润再次翻倍 但随着收入增长 利润应会增长 登陆艇中型项目风险较低 希望保持稳定增长[50][51] 问题: 关于支持业务息税前利润展望 - 回答: 去年略超5亿美元目标 随着更多舰艇交付 维护机会增加 正在评估投资凯恩斯设施 美国也在寻找机会 浮动船坞预计本财年中运营 支持工作风险较低 有盈利潜力[52][53][54][55] 问题: 关于莫比尔海军船厂土地及人员需求 - 回答: 该土地由海军确保 为公司提供未来扩张选项 莫比尔和亨德森都需要近1000人 招聘策略注重从底层培训 内部晋升 以控制工资增长[56][58][59][60] 问题: 关于登陆艇建造地点及资本支出 - 回答: 登陆艇中型可在现有设施建造 需少量投资 重型可能需新设施 政府正进行1.27亿美元研究 可能由政府出资建设国防园区[66][67] 问题: 关于REAs(应计请求工程变更)进展 - 回答: 正与美国海军讨论 未最终确定 但已在财务报表中反映预期结果 REA结算不会 materially改变立场 但将带来重大现金注入[70][71][72][73] 问题: 关于MMF3(潜艇模块制造设施3)付款进度 - 回答: 4.5亿美元合同分五个里程碑 已收到3.5亿美元 剩余1亿美元将在建设后期根据里程碑支付 已支付约8000万美元税款 并已开始投资建设[74][75][76] 问题: 关于MMF3收入确认时间表 - 回答: 2025财年确认620万美元 2026财年预计2330万美元 剩余部分将在8.5年内平均每年约5900万美元[77][78] 问题: 关于汉华达持股及对合作伙伴影响 - 回答: 待财政部长九月份决定 战略造船协议中的"黄金股"条款为联邦提供确定性 持股19.9%不会获得敏感技术信息 但可能引起设计师担忧 公司将与联邦合作管理[80][81][82][83]
*ST松发上半年盈利达6.47亿元 造船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1:0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315.49% [1] - 利润总额8.78亿元,同比增长16156.55% [1] - 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 [1] - 业绩增长源于船舶开工数量及建造投入大幅增加 [1] 重组转型进程 - 2024年10月发布重组公告,拟并购恒力重工100%股权 [2] - 2025年5月重组完成,主营业务由陶瓷制造变更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 [2] - 业务涵盖发动机自主生产、船舶制造等多个环节 [2] - 主要产品包括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及气体运输船 [2] 产能与技术建设 - 恒力重工打造国内领先造船基地,可同步建造多艘30万载重吨级以上整船 [2] -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升级工艺实现原有产能满负荷运转 [2] - 全速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引入自动焊接机器人、钢板动态自动化印字等先进技术 [2] - 致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2] 订单与项目进展 - 手持订单量和新签订单数量位居全球大型远洋船舶制造商前列 [3] - 生产排期已安排至2029年 [3] - 手持订单覆盖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等多种船型,实现"集、散、油"全面发展 [3] - "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及配套项目"预算167亿元,累计投资54.12亿元,投资进度32.40% [3] - 项目达产后预计正常年营业收入140.94亿元,净利润17.58亿元 [3]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把握重组转型契机,汇聚资本势能,筑牢技术壁垒 [3] - 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标杆 [3] - 盈利能力实现根本性改善,未来随着募投项目投产及订单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 [2][3]
环球市场动态:反内卷对利润率的影响初步显现
中信证券· 2025-08-28 16:34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标普500指数上涨0.2%至6,481.4点创新高,道指涨0.3%至45,565.2点[3][9] - 欧洲股市整体靠稳,欧元区斯托克600指数微涨0.1%至554.8点[3][9]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1.27%至25,201点,A股上证指数跌1.76%至3,800.35点[11][17] - 亚太市场多数上涨,菲律宾综合指数涨2.1%领跑[21] 大宗商品与外汇 - 国际油价上涨超1%,纽约期油涨1.42%至64.15美元/桶[4][27] - 国际金价上涨0.5%至3,404.6美元/盎司[4][27] - 美元指数持平于98.23,年初至今下跌9.5%[26] 企业盈利与行业动态 - 中国1-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营收78.07万亿元同比增2.3%[6] - 英伟达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6%,但下季指引未包含中国潜在销售[9] - 美团二季度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同比暴跌86.8%至18亿元[15] - 农夫山泉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1%[11][15] 债券与利率 - 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7.04个基点至3.61%[29][30] - 5年期美债标售需求降温,中标利率3.724%高于市场预期[30] - 美团债券利差因财报不佳走阔3-5个基点[5][30] 政策与风险事件 - 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底前降息两次[4][27] - 法国对德国国债收益率溢价升至7个月高位[6][9] - 欧盟拟取消对美国工业产品关税[6][9] - 中国反内卷政策对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率产生提振效果[6]
美国财政部长:英伟达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不考虑入股!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29
日前,特朗普政府便已宣布取得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近10%的股权。此举显示特朗普政府对于维持关键 半导体产业的国内控制权和竞争力有着高度的关注。在此之前的2025年6月,特朗普政府更介入日本制钢 (Nippon Steel)收购美国钢铁(US Steel)的交易,并取得了所谓的「黄金股」(golden share)。总统川普 当时指出,这赋予了华盛顿当局对美国钢铁公司营运的实质发言权。这两起案例均清楚表明,美国政府在评 价国家利益时,已不惜动用直接股权或特殊股权形式,以确保对关键企业或产业的影响力。 综合Scott Bessent 的最新表态,与过往的美国政府干预案例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正积极探索多元工具,以因应 地缘政治变局和全球供应链挑战。这项政策不仅关乎产业扶植,更牵动国家安全与经济自主的战略考察。虽 然,辉达暂时不在政府的投资名单上,但财政部长所提及的重塑特定产业,特别是像造船业这类具有重要战 略意义的传统产业,预告着未来美国政府对产业经济的介入将更具深度和广度。市场人士预计,未来政府在 权衡市场机制与国家战略之间,将继续采取灵活且具选择性的干预措施。 编辑:芯智讯-林子 继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