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
搜索文档
温铁军:危机、奇迹与“三农”,中国经济的另一种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9-28 19:37
华尔街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与实际表现 - 华尔街大型投行去年几乎异口同声唱空中国,预期中国将因房地产泡沫和债务累积而爆发金融危机 [2] - 资本纷纷做空中国,赌中国必然会经历经济挫折 [3] - 中国并未如预期般发生危机,反而在唱衰声中完成逆转,交出了奇迹般的答卷 [3] 中国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稳定的独特因素 - 过去20年,房地产几乎是全民的投资信仰,被视为比投资股票和实业更稳妥的选择 [5] - 中国未演变成金融海啸的原因在于其制度和结构提供了独特缓冲器,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国家集中力量的能力以及相对较低的政府负债率 [6] -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拥有土地和自建房,成为“小有产者”,避免了大规模赤贫群体,构成社会经济的安全阀 [6] - 国家主义使政府在危机时能迅速调动资源进行干预,这在西方自由市场逻辑中几乎不存在 [6] 农业领域的现状与挑战 - 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变得“苦、穷、危险”,原因是其承担了过量的产业资本危机代价 [8] - 产业过剩后,压力被转移到最薄弱的农村环节,资源过剩、资本过剩和粮食价格波动的代价由农民承担 [10] - 对农民的同情多停留在口头,未能转化为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利益分配,农民被动承担现代资本运作的后果 [13] 中国的国际债务地位与战略调整 - 中国在21世纪初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 [15] - 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和货币超发转嫁风险,导致中国面临“双重输出困境”,即对内社会与环境负债累积,对外资本输出换来风险与国际关系紧张 [18] -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寻找新突破口,通过发展陆权和打通贸易走廊来对冲对美元体系的过度依赖 [19] 中国经济危机的历史与韧性 -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历八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但每次都被挺过,并在危机中孕育新的腾飞 [21] - 中国经济的韧性是长期结构、制度与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在危机中找到新的出路 [21] - 危机与繁荣是资本积累的一体两面,资本积累越快,风险也越大 [21] 对资本逻辑与全球化的反思 -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行的判断出发点是为了逐利,而非善意,看空中国是为了赚钱 [23] - 全球化本质是金融资本的逻辑,掌握货币霸权的国家能够进行收割 [23] - 国家主义在和平时期可能显得低效,但在危机时期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显著 [23]
特朗普法案刚通过,马斯克建新党反击,拜登意外参战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29
法案影响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内容包括削减电动车补贴、增加传统能源扶持、提高关税,直接冲击特斯拉等电动车企业[3] - 法案导致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原本每辆车可享受七八千美元补贴取消,销量可能腰斩[7] - 欧洲股市对此反应积极,英国富时指数上涨1.5%,德国DAX上涨1.3%,法国CAC40上涨1.2%[4] 马斯克反应 - 马斯克在法案通过后4小时内,其X平台相关话题互动量突破200万,转发量激增400%[5] -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X平台修改推荐算法优先推送建党内容,平台投票显示65.4%用户支持[4][10][13] - 特斯拉面临双重压力:补贴取消暴露其成本劣势,美国缺乏中国式电力系统和先进电池技术[9] 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制造业受益于法案组合拳,特别是能源和关税保护政策[3] - 电动车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美国市场发展受政策逆转影响[7][9] - SpaceX商业航天业务遭打压,国防部暂停8月军用火箭项目并审查星链计划[15] 政治经济联动 - 科技巨头首次直接介入政治,马斯克凭借4000亿美元身家和2.2亿平台粉丝形成新型影响力[20] - 欧洲政治力量通过拜登间接施压,试图维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框架[16] - 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导致全球市场波动,形成跨区域连锁反应[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