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货币竞争

搜索文档
对话肖风:在香港稳定币的沸腾时刻,一些回归常识的冷思考
36氪· 2025-08-11 11:39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 建立全球首个以发牌制度为核心的法币锚定稳定币监管框架 [1] - 监管机构对牌照发放持高度谨慎态度 预计仅极少数申请者能通过审核 重点考察金融风险管控及反洗钱能力 [3] - 金管局特别关注稳定币脱离银行账户体系和SWIFT系统后的反洗钱监管漏洞 将实施超预期严格的反洗钱措施 [6] 监管态度与法律背景 - 香港采用普通法系 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原则 2019年前加密货币交易所无需牌照即可合法运营 [8] - 监管机构依据"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 此前无权对稳定币发行及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直接监管 [8] - 商业犯罪侦查科负责监管非证券类虚拟商品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而非金融监管部门 [10] 行业发展与合规成本 - 金融科技行业需承担合规成本 这是金融行业外部性约束的必然要求 拒绝合规将限制行业发展空间 [13] - 内地监管态度出现转变 5月2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后 开始讨论应对美国《天才法案》的监管措施 [13] - 形成两点共识:必须应对全球立法合规浪潮 需制定具体应对策略而非完全回避 [16] 技术演进与金融基础设施 - 分布式账本技术重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实现点对点交易、秒级到账和近乎零费用 取代中央登记结算体系 [38] - 新基础设施采用逐笔交收制度 支持7×24小时运行 传统股市因净额交收制度需每日停盘清算 [39] - 区块链记账方法是人类记账方法的第三次演进 从单式记账法(公元前3500年)、复式记账法(公元1300年)到分布式记账(2009年) [29][35] 稳定币本质与功能 - 稳定币最初是为解决加密货币波动性问题而创设 作为计价和交易媒介 而非支付工具 [43] - 2014年USDT诞生后长期未被使用 当时加密货币直接用法币定价 中国人民币曾是加密资产定价中心 [43] - 联盟链模式被市场证明不可行 2015年英国提出的无币区块链概念未能成功 自带代币是区块链精髓 [44][45] RWA发展三阶段 - 第一阶段(2014年起):法定货币代币化 如USDT 依托法币信用背书 [21] - 第二阶段(2024年起):金融资产代币化 贝莱德、富达等机构将债券基金代币化 依托持牌机构监管 [21] - 第三阶段(未来):实物资产代币化 需解决预言机技术难题 确保链下资产与链上数字孪生体锚定 [21] 香港金融地位与机遇 - 香港定位为"亚洲华尔街" 注重市场活跃度和交易机会 与新加坡"亚洲瑞士"的定位形成差异化 [58] - 地缘政治变化促使资金重新配置 中美竞争背景下 香港因一国两制制度和普通法体系成为资金承载地 [52][55] - DeepSeek技术突破改变中国资产估值水平 从极度悲观转向乐观 推动资金回流香港市场 [54] 挑战与风险 - 国际组织关注香港推行人民币稳定币可能便利受制裁国家贸易 脱离现有金融监管体系 [18] - 内地出现以稳定币为名的传销诈骗案件 多省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风险警告 可能延缓监管接受进程 [20] - 实物资产代币化面临技术瓶颈 DePIN解决方案尚不成熟 需通过金融产品化实现可信代币化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