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洗钱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中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
环球时报· 2025-10-31 07:24
中美高层会晤核心成果 - 中美两国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双方同意为中美关系打下稳固基础,美方高度评价会晤为“一次巨大的成功” [1] - 美方承诺将降低针对中方的关税,双方宣布暂停一系列贸易调查和反制措施,为期一年 [1] - 国际舆论认为会晤避免了破坏性贸易战,缓解了全球担忧,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稳定了预期 [1][6] 具体经贸协议内容 - 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 [7] - 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7] - 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相应暂停反制措施一年 [1][7] - 双方同意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并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 [7][8] 中国经济基本面与展望 -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 [3] - 中国经济被形容为一片大海,其规模、韧性和潜力较大,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3] - 中国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其成功的重要密码 [3] 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与影响 - 双方同意经贸应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应着眼于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避免陷入报复循环 [4] - 两国将在打击非法移民、电信诈骗、反洗钱、人工智能、应对传染疾病等领域加强对话与合作 [5] - 两国元首同意加强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并计划在明年进行互访 [5] - 分析认为协议为中美关系带来短期稳定,为中国争取了发展时间,并展示了其作为负责任全球大国的形象 [10]
银行加强长期不动户清理——账户可恢复 资金仍可取
经济日报· 2025-10-26 09:17
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背景与目的 - 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旨在助力打击洗钱、电诈等违法行为,防范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1] - 清理举措包括清理长期不动的个人或单位账户,以及调整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1] - 长期未使用账户已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的温床,清理工作是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1] - 清理工作能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是落实监管要求和银行合规经营的重要一环[1] 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与特征 - 尽管各家银行认定标准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符合"长期无主动交易"和"低余额"这两个核心特征[1] - 清理核心是长期不动户,不论有卡无卡,只要账户长期无交易、无余额且失联,均被纳入清理范围[2] - 当前清理工作覆盖更广、标准更细,反映出监管对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升级[2] 银行执行标准的差异与原因 - 各家银行拥有执行自主权,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客户结构、系统能力和风控模型制定实施细则[2] - 监管政策设定了原则性要求,但未统一具体年限、余额阈值或通知方式[2] - 大型银行客户基数大、历史账户多,往往采取更为审慎的分批清理策略[2] - 部分中小银行为提升管理效率可能设定更严格标准,不同银行在反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和客户触达能力上存在差异[2] 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与权益保护 - 标准不统一可能使客户在不同银行面临不同规则,增加账户管理负担,甚至影响信用记录或资金安全感知[3] - 银行有必要统一明确的清理触发条件、通知流程、异议处理和恢复机制,以保护消费者权益[3] - 持卡人可通过前往网点或手机银行等方式,办理恢复被冻结账户功能的业务,账户内的资金所有权始终受法律保护[3] 银行的具体清理操作与客户提醒 - 对于有余额的长期不动户,绝大多数银行采取限制非柜面交易措施,如暂停ATM取款、手机银行转账等功能,而非简单销户[3] - 银行在清理过程中不会要求客户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供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也不会发送相关手机链接或要求进行资金操作[4]
【环球财经】南非欢迎全球监管机构将其移出特别审查名单
新华社· 2025-10-25 18:17
监管动态 -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将南非移出非法资金流动特别审查名单 [1] - 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和布基纳法索同时被移出该名单 [1] - 南非和尼日利亚于2023年被列入该名单,莫桑比克和布基纳法索分别于2022年和2021年被列入 [1] 政府声明与行动 - 南非财政部欢迎此决定,称其为重要里程碑和两年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就 [1] - 南非政府表示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改进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体系 [1] - 南非政府承诺继续改善执法和治理流程,确保系统在打击相关金融犯罪方面更有效 [1] 经济影响分析 - 分析人士认为四国被移出名单有助于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1] -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有助于降低相关国家的融资成本 [1] - 分析人士预计此事件将推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 [1]
投资者在“融通金”购金后银行卡被封,平台回应系涉诈资金流入所致
华夏时报· 2025-10-23 17:00
事件概述 - 近期大量投资者通过“融通金”平台购买金银后,银行账户遭到冻结,涉及上海、北京、广东、山西、陕西、浙江、河南等多地用户 [2] - 投资者反映,警方提示账户被冻结与“交易对方涉嫌诈骗”有关 [2] - 平台方回应称,主要原因是涉诈资金流入了公司收款账户,从而触发银行风险防控机制 [2] 受影响投资者具体情况 - 山西投资者刘女士于10月16日购买实物黄金,随后被告知卖方涉嫌诈骗,名下所有银行卡被冻结20天 [3] - 重庆投资者王先生于10月13日购入白银板料后,所有银行卡和信用卡均被“紧急止付”,需冻结15天 [4] - 浙江投资者万先生在转账时即被止付,购金失败,此前在国庆节前和10月中旬的交易均正常 [6] - 银行卡冻结情况各异,包括仅交易卡被封、银行卡信用卡微信支付均被封、支付宝账户被封等,封停时限从15天到30天不等,甚至有支付宝被限额半年每天1000元转账 [8] - 部分投资者信用卡还款和还房贷行为已受到影响 [11] 平台回应与处理措施 - “融通金”平台已成立专项小组协调处理银行卡冻结问题 [2] - 平台已将投资者的货品加急发出,以帮助其尽快申请解冻 [10] - 平台已获得惠州市公安局出具的《排除涉诈情况说明》,文件显示排除其涉嫌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的作案嫌疑 [10] - 平台在10月11日公告称光大银行用户出现“账户临时冻结”为反诈系统自动触发的三日保护性限制,并称邮政银行交易正常 [10] - 平台乐观预计业务将于10月12日后的3个工作日后恢复正常运作 [10] - 有投资者在收货后联系相关部门,银行卡冻结情况已解除 [11] 行业背景与法律分析 - 本次事件并非孤例,在贵金属、数字资产等高频、大宗交易领域,合法商户收款账户因涉诈资金流入而遭冻结,进而牵连消费者的案例时有发生 [12] - 犯罪分子利用购买大宗商品、贵金属等方式进行洗钱,利用正规交易平台的资金流转来掩盖涉诈资金来源 [12] - 专家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有明确监管资质的平台,保留转账凭证、平台订单截图、聊天记录、货物验收单等证据链 [13] - 如遇账户冻结,应联系银行确认冻结机关,主动配合警方提交交易证据 [13]
比特币“安全神话”破灭:电诈集团150亿美元比特币被美国政府查获,分散在25个钱包却被“一锅端”,怎么做到的?专家解读
36氪· 2025-10-22 09:00
案件核心信息 - 美国司法部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提起刑事指控,并提起民事没收诉讼,要求没收约127,271枚比特币,总价值高达150亿美元[1] - 这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金融打击行动之一,也是有史以来查获比特币数量最多的一次[5] - 该批比特币被确认为源自电信欺诈和洗钱活动的非法所得或犯罪工具,目前已由美国政府保管[4] 犯罪手法与洗钱路径 - 自2015年起,陈志利用太子集团在30多个国家/地区的商业网络作掩护,在柬埔寨秘密运营至少十个强制劳动诈骗园区[5] - 诈骗园区通过"杀猪盘"模式骗取了数十亿美元,其中两个设施就拥有1250部手机,控制着约76,000个社交媒体账户[5] - 为洗白非法所得,集团建立了一套复杂体系,包括使用专业"洗钱房"进行处理,通过"喷洒"技术将大额赃款拆分成无数小额,再通过"漏斗"技术重新汇集[6][7] - 同时利用加密货币挖矿业务提供"合法收入"外壳,将诈骗所得投入比特币矿场,用新产出的比特币替代脏币[10][11] - 在线赌博业务也是洗白赃款的关键一环,即使在柬埔寨禁止在线赌博后,仍通过"镜像网站"等技术手段继续运营[11] - 仅通过汇旺集团这一核心链条,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就清洗了约40亿美元的不法资金[11] 执法部门的技术突破 - 美国执法部门成功锁定了分散在25个非托管钱包中的链上资产,并实现了对私钥的实际接管和资产转移[1] - 技术突破集中体现为"链上分析的智能化升级",包括基于图神经网络构建交易图谱,将识别效率提高了300%[14] - 针对混币工具通过分析"存款-取款"的UTXO关联,实现混币器漏洞的逆向利用,成功从Sinbad混币器中追回7000余枚比特币[14] - 开展跨数据源关联分析,将区块链交易数据与暗网聊天记录、交易所IP日志深度融合,锁定钱包使用者的物理位置[14] - 依托"公私合作"机制,FBI在2023年向全球虚拟资产服务商发出1742份合规传票,并与30余个国家/地区的金融情报机构实现数据共享[15] - 可能的技术手段包括通过"暴力搜索"恢复"弱随机数钱包"的私钥,这类钱包的私钥空间量级仅为2^32,远低于正常的2^256[16] - 其他可能路径包括污点证人配合提供助记词、利用软件漏洞进行钓鱼攻击、以及通过法律上的控制推定原则强制解锁[16][17] 行业影响与监管启示 - 此次非托管钱包的成功没收打破了"非托管钱包=法外之地"的认知误区,证明通过"链上追踪+链下取证"的组合手段可实现有效追缴[18] - 加密资产的安全依赖于整个密码学实现链条的严谨性,任何一个环节薄弱都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18] - 标志着全球反洗钱工作进入"技术驱动型反洗钱"阶段,需建立从立法、技术到协作三位一体的"全链条监管体系"[19] - 监管可从四个维度发力:法规框架补位将新兴业态纳入监管、技术监管赋能研发链上分析工具、国际协作深化开展联合执法、行业自律强化建立内控机制[19]
中国人民银行:完善反洗钱规章制度 实现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
北京商报· 2025-10-21 22:26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10月2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微,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健全法 治体系,金融监管制度日臻完善。完善反洗钱规章制度,实现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的根本性转 变。健全支付领域制度体系,加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制定业务管理办法、 投诉办理规程等细化制度。编制中国人民银行权责清单、行政许可清单及服务指南,进一步厘清权责边 界、明确审批标准和流程,夯实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 ...
中国人民银行:完善反洗钱规章制度,实现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
北京商报· 2025-10-21 20:36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10月2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微,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在接受《金 融时报》采访时指出,健全法治体系,金融监管制度日臻完善。完善反洗钱规章制度,实现从"规则为 本"向"风险为本"的根本性转变。健全支付领域制度体系,加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落实《征信业管理 条例》,制定业务管理办法、投诉办理规程等细化制度。编制中国人民银行权责清单、行政许可清单及 服务指南,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明确审批标准和流程,夯实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 ...
比特币“安全神话”破灭了?
虎嗅· 2025-10-21 18:23
案件核心概述 - 美国司法部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提起刑事指控,并寻求没收其127,271枚比特币,总价值高达150亿美元 [1][4] - 这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金融打击行动之一,也是有史以来查获比特币数量最多的一次 [5] - 该批比特币被确认为源自电信欺诈和洗钱活动的非法所得或犯罪工具,目前由美国政府保管 [4] 犯罪活动与洗钱手法 - 太子集团自2015年起,利用其遍布30多个国家/地区的商业网络作掩护,在柬埔寨秘密运营至少十个强制劳动诈骗园区 [5] - 这些园区通过“杀猪盘”式加密货币投资诈骗,骗取了数十亿美元,并设有专业“手机农场”,其中两个设施就拥有1250部手机,控制着约76,000个社交媒体账户 [5] - 集团建立复杂洗钱体系,使用专业“洗钱房”通过“喷洒”和“漏斗”技术处理赃款,即先将大笔赃款拆分至成百上千个地址,再重新汇集到核心资金池 [8][10][11][12] - 利用加密货币挖矿业务提供“合法收入”外壳,将诈骗所得投入矿场,用新产出的比特币替代脏币 [14][15] - 在线赌博业务也是清洗赃款的关键一环,即使在柬埔寨禁止在线赌博后,仍通过“镜像网站”等技术手段继续运营 [18] - 仅通过汇旺集团这一核心链条,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就清洗了约40亿美元的不法资金 [17] 执法部门的技术突破 - 美国执法部门成功锁定并接管了分散在25个非托管钱包中的资产,实现了对私钥的实际控制 [2][19] - 联邦调查局的技术突破体现在“链上分析的智能化升级”,包括:基于图神经网络构建交易图谱,将异常交易模式识别效率提高300%;逆向利用混币器漏洞;开展跨数据源关联分析以锁定使用者物理位置 [22] - 侦查中可能采用三类关键技术:专业区块链分析平台(如Chainalysis Reactor)关联“资金簇”;混币器溯源技术;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整合暗网情报、交易所KYC数据等 [23] - 依托“公私合作”机制,FBI在2023年向全球虚拟资产服务商发出1742份合规传票,并与30余个国家/地区的金融情报机构实现数据共享 [24] 非托管钱包的攻破方式 - 专家推测攻破非托管钱包的可能方式包括:污点证人配合提供助记词或私钥备份;利用软件漏洞远程提取私钥;通过法律推定原则强制解锁 [3][28] - 技术层面存在“暴力搜索”弱随机数钱包的可能性,这些钱包因使用伪随机数生成器且种子仅设置为32 bit整数,导致私钥空间大幅缩小至可被暴力破解的范围 [28] - 其他可能途径包括:在犯罪集团内部安插内应取得私钥;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搜查硬件设备获取私钥备份 [25][29] 对行业的影响与监管启示 - 此次行动打破了“非托管钱包=法外之地”的认知误区,证明通过“链上追踪+链下取证”的组合手段,仍可实现有效追缴去中心化存储的加密资产 [30][31] - 加密资产的安全根本依赖于整个密码学实现链条的严谨性,任何环节的薄弱都可能成为突破口,安全前提并非单纯的“是否托管” [31] - 案件标志着全球反洗钱工作进入“技术驱动型反洗钱”阶段,监管核心转向建立立法、技术、协作三位一体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32][33] - 监管可从四个维度发力:法规框架补位以覆盖新兴业态;技术监管赋能研发链上分析工具;深化国际协作;强化行业自律建立风险内控机制 [35] - 监管的真谛是为创新划定安全边界,使虚拟资产能服务于实体经济 [36]
比特币“安全神话”破灭:电诈集团150亿美元比特币被美国政府查获!分散在25个钱包却被“一锅端”,怎么做到的?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7:13
案件核心概述 - 美国司法部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提起刑事指控,并提起民事没收诉讼,要求没收约127,271枚比特币,总价值高达150亿美元 [1] - 这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金融打击行动之一,也是有史以来查获比特币数量最多的一次 [4] - 涉案比特币被确认是源自电信欺诈和洗钱活动的非法所得或犯罪工具,目前由美国政府保管 [4] 犯罪活动与洗钱手法 - 自2015年起,陈志利用太子集团在30多个国家/地区的商业网络为掩护,在柬埔寨秘密运营至少十个强制劳动诈骗园区,诱骗并囚禁工人从事加密货币投资诈骗活动(俗称"杀猪盘"),骗取了数十亿美元 [4] - 园区内设有专业"手机农场",其中两个设施就拥有1250部手机,控制着约76000个社交媒体账户以最大化诈骗效率 [4] - 洗钱体系使用专业"洗钱房",通过"喷洒"技术将大笔赃款拆分成无数小额分散转移,再通过"漏斗"技术将资金重新汇集到核心资金池,以混淆资金流向 [6] - 利用加密货币挖矿业务提供"合法收入"外壳,将诈骗所得投入比特币矿场,用新产出的比特币替代脏币,陈志曾吹嘘其挖矿业务"利润相当可观,没有成本" [8] - 通过在线赌博业务清洗赃款,即使在柬埔寨于2020年左右禁止在线赌博后,仍通过"镜像网站"等技术手段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继续运营赌博平台 [9] - 仅通过汇旺集团这一核心洗钱链条,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就清洗了约40亿美元的不法资金 [9] 执法部门的技术突破 - 美国联邦调查局此次行动的技术突破体现为"链上分析的智能化升级",基于图神经网络构建交易图谱,借助算法自动识别异常交易模式,将识别效率提高了300% [14] - 针对混币工具智能合约逻辑,通过分析"存款-取款"的UTXO关联,实现混币器漏洞的逆向利用,成功追溯至资金的原始注入点 [14] - 采用专业区块链分析平台如Chainalysis Reactor,其核心算法能通过交易签名共性特征将同一私钥控制的多个地址关联成"资金簇",通过识别重复出现的找零地址锁定核心钱包 [15] - 开展跨数据源关联分析,将区块链交易数据与暗网聊天记录、交易所IP日志深度融合,构建从受害者到犯罪集团的完整证据链 [15] - 在2023年向全球虚拟资产服务商发出1742份合规传票,通过埃格蒙特集团与30余个国家/地区的金融情报机构实现数据共享,2024年一季度完成了473次跨境协查 [15] 非托管钱包的攻破方式 - 涉案的127,271枚比特币分散在陈志个人持有私钥的25个非托管钱包中,美国政府成功实现了对私钥的实际接管和资产转移 [1][3] - 可能通过污点证人的配合,犯罪集团内部技术负责人在司法压力下提供钱包的助记词或私钥备份 [3][18] - 可能通过暴力破解"弱随机数钱包"方式,因这些钱包使用伪随机数生成器且种子仅设置为32 bit整数,使得私钥空间量级只有2^32,可通过大量尝试恢复私钥 [17][18] - 可能利用软件漏洞,通过钓鱼攻击获取用户的钱包客户端数据,或利用Electrum等轻钱包的历史安全漏洞实现私钥的远程提取 [18] - 可能结合实名电话号码、IP定位、生物识别等技术确定资金归集账户的实际持有人 [15][19] 行业影响与监管启示 - 此次非托管钱包的成功没收证明,即使是去中心化存储的加密资产,通过"链上追踪+链下取证"的组合手段仍可实现有效追缴,打破了"非托管钱包=法外之地"的认知 [22] - 加密资产的安全依赖于整个密码学实现链条的严谨性,只要随机数生成、密钥存储或代码审计等任一环节薄弱,攻击者就可能找到突破口 [22] - 标志着全球反洗钱工作已进入"技术驱动型反洗钱"阶段,需建立从立法、技术到协作三位一体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23] - 监管可从法规框架补位、技术监管赋能、国际协作深化和行业自律强化四个维度发力,将NFT、DeFi等新兴业态纳入《反洗钱法》监管范畴 [24] - 需研发自主可控的链上分析工具,建立虚拟资产交易异常监测模型,利用AI算法自动识别高频转账、跨链洗钱等风险行为,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的转变 [24]
柬埔寨电诈首富,150亿美元资产被美国一锅端,白白便宜了特朗普
搜狐财经· 2025-10-21 10:57
"12.7万枚比特币在一夜之间被查封,估值超过150亿美元。"这串数字像警报一样刺耳,却并非耸动之 词。陈志,这位出生于福建连江、被称作"全球最强80后之一"的商人,曾在柬埔寨构建起跨越地产、银 行、电信与博彩的商业矩阵,同时被外界指认为东南亚电诈网络的隐形操盘手。资金的轨迹从金边地标 到伦敦豪宅,再到冷钱包里的长串字符,直到美国执法介入,帝国土崩瓦解,故事仍未有终章。 比特币被查封之后,链上真相与监管进位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资金不可触及,关键节点在于"入口"。交易所、托管机构与场外清算台往往 成为监管突破口。公开叙述称,相关资产在美国行动中被"突然查封",价值按当时价格估算超过150亿 美元,折合人民币上千亿元。逻辑并不复杂:一旦热钱包或受托方被掌握访问权,资产即可被转移或冻 结;若私钥外泄,所谓"不可篡改"也无法挽回。 加密行业自2024年至2025年经历合规大潮。更多司法辖区推动交易所KYC/AML标准升级,链上分析公 司通过地址聚类、资金流追踪建立"画像",跨境执法合作由点到面。市场层面,2025年比特币价格的高 位震荡放大了被扣押资产的账面价值,使"12.7万枚"的象征意义强过任何一句口号: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