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潮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41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10-21 08:06
黄金饰品行业 - 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带动周生生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攀升至1100元/克[3] - 宝兰珠宝、老铺黄金等古法黄金品牌纷纷涨价,涨幅最高达15%[3] - 老铺黄金的崛起促使宝兰、君佩等品牌效仿其高端化策略,推出单价多在万元以上的高溢价产品[3] - 尽管涨价,消费者热情不减,部分品牌门店出现抢购潮,宝兰珠宝等品牌逆势在高端商场开设新店[3][4] - 资本持续关注该赛道,琳朝珠宝近期完成融资,有望推动行业格局重塑[4] 快时尚与奢侈品品牌跨界美妆 - 9月,Gap、Zara和H&M三大快时尚品牌进军美妆行业,推出美妆产品或护发系列[5] - 此前,LVMH等23个时装品牌已拓展美妆业务,主因是服装销售增长乏力,如Gap、Zara和H&M业绩不佳[5] - 设计师品牌多通过授权模式进入香水领域,但美妆业务效果待观察,LVMH等奢侈品集团美妆销售出现下滑或亏损[5] 中国运动鞋服行业竞争 - 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四巨头竞争格局稳定,安踏上半年收入385亿元,是其他三家总和的1.4倍[6] - 安踏通过并购扩张全球化布局,李宁作为国潮红利受益者,聚焦奥运赞助和品牌重塑,关闭低效门店并优化产品矩阵[6] - 行业增速放缓至5.9%,安踏通过子品牌高增长弥补主品牌放缓,李宁则注重修复增长[6] - 奥运周期成为关键变量,李宁接替安踏成为奥委会赞助商,双方在营销、产品和技术上展开竞争[6] 服饰品牌旗舰店策略 - H&M在上海淮海中路重开其在华最大旗舰店"House of H&M",面积近3000平方米,涵盖全品类服装及家居系列,并引入咖啡、花店等体验场景[7] - 近年来H&M在华门店数量从500余家缩减至约300家,转而通过旗舰店提升品牌存在感,ZARA、优衣库等品牌也纷纷布局"少而大"的旗舰店[7] - 旗舰店成为品牌展示体验、消化库存和强化形象的关键,以应对线上分流和租金压力[7] 米兰时装周与新店亮相 - 米兰时尚四方区在时装周期间新增15家国际品牌店,包括Alberta Ferretti、CURIEL、Dries Van Noten等[8] - Saint Laurent、Valentino等翻新门店,LVMH旗下Fendi、Celine、Dior也布局新店,Fendi旗舰店增设餐厅和艺术展[8] 新兴实验性球鞋品牌 - 国内球鞋市场传统运动品牌统治力减弱,新兴品牌凭借创新设计和功能性迅速崛起[9] - EMPTYBEHAVIOR以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实验性创作获得关注,品牌理念强调创意自由和反消费主义[9] - 品牌与ASICS合作推出「液态银」材料鞋款,并致力于性别流动设计,积极与艺术家、设计师及明星合作[9] 鹅绒服行业升级 - 鹅绒服因品质更优成为市场增长核心,推动行业高端化、科技化,《2025高科技鹅绒行业标准白皮书》提出"六维标准"[10] - 尽管鸭绒仍占主流,鹅绒服增速显著,尤其在抖音电商表现突出,消费者愿为高性能支付溢价[10] - 31至50岁女性是核心消费群体,需求多元化,仿生科技成为重要突破点[10] 高尔夫品牌年轻化策略 - 2025年9月起,多个海外高尔夫潮牌如Malbon、Calyn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主打年轻化、社交化策略[11][12] - 品牌摒弃传统商务定位,转向"先穿后玩"模式,降低参与门槛,小红书"Golfcore"风潮推动单品出圈[12] - Malbon Golf与TKG Lifestyle合作进军中国及亚太市场,在深圳设立全球首家多功能体验中心,计划在上海、北京开设旗舰店[16] 快时尚品牌UR的全球化 - UR通过"奢华大店"和柔性供应链等策略成为国内领先品牌,与天猫合作创下1.68亿元GMV纪录[13] - 欧睿认证UR为中国潮流快时尚零售额和门店数量第一,目前全球门店超400家,加速拓展纽约、伦敦等市场[13] - 目标五年内海外门店突破200家,挑战欧美市场,输出审美与商业模式[13] 波司登科技革新 - 波司登推动羽绒服从保暖单品向科技时尚单品转型,发布2025叠变三合一冲锋衣羽绒,采用全球首发的高科技面料,实现一衣三穿,覆盖0~20°C温差[14] - 新品升级了面料、设计和保温科技,与戈尔公司合作研发弹力防水面料,并携手"机能教父"Errolson Hugh优化剪裁[14] FILA深耕网球市场 - FILA借郑钦文在中网复出晋级32强之势,续约中网并升级为独家鞋服赞助商,签约布云朝克特为首位网球代言人[15] - FILA凭借高端定位和专业产品强化网球领域地位,瞄准增长中的中国网球市场,尽管上半年营收创新高,但增速放缓,面临竞品挤压[15] 奢侈品商场竞争 - 2024年,南京德基广场以245亿销售额超越北京SKP(年销售额超200亿),成为新"店王"[17] - SKP押注中国品牌老铺黄金,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51%,成为SKP重返巅峰的关键[17] - 德基广场通过多元化体验(艺术展览、网红厕所)和吸引Z世代消费成功登顶[17] lululemon业绩挑战 - 2025年上半年lululemon营收同比增长仅6.9%,净利润下滑4%,库存增加19.5%,股价腰斩[21] - 美洲市场同店销售持续下滑,中国内地市场增速从26%骤降至7%,因过度拓展品类和人群,导致核心产品吸引力下降[21] - 竞争对手Vuori和AloYoga凭借年轻化设计崛起,紧身瑜伽裤流行度下降,宽松裤型成为新趋势[21] 361°科技与公益结合 - 361°推出搭载「叁态膜」科技的轻野系列御屏冲锋衣,采用三合一硬壳设计,结合纳米级无孔膜技术[20] - 品牌代言人孙杨向四川古柏保护中心捐赠装备,呼吁公众参与自然保护,科技突破源于与武汉纺织大学的产学研合作[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