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商事争端解决
icon
搜索文档
与国际规则接轨,打造跨国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
第一财经· 2025-07-25 11:09
涉外民商事案件增长与营商环境建设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2万件 同比上升52% 体现中国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加强 [1] - 案件数量增加反映国内外市场主体对中国司法公正性的信任度提升 纠纷高效裁判反而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 [1] -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裁判彰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成效 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司法保障 [1] 政策支持与国际规则接轨 - 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听取涉外审判工作报告 2023年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国际条约适用原则 [2]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国际商事审判 完善与调解仲裁衔接机制 [2] - 上海国际商事法庭成立后案件受理量激增 部分裁判获联合国贸法会关注 [4] 国际公信力与执行现状 - 中国法院涉外裁判结果被更多国家承认和执行 但2024年承认执行外国民商事裁判319件 仅同比增长11.2% [3] - 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显示中国在民商事裁判领域影响力扩大 正创新平台建设 [4] 专业化体系建设与人才短板 - 最高法支持北上广深琼建设国际仲裁中心 指导多地法院服务"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 [4] - 涉外审判人才短缺制约发展 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并推荐人才赴国际组织任职 [4] - 当前需重点突破国际规则接轨 专业化案例产出和人才队伍建设三大障碍 [5]
一财社论:与国际规则接轨,打造跨国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
第一财经· 2025-07-24 22:19
涉外民商事案件增长与营商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2万件 同比上升52% [1] - 案件数量增加反映市场主体对中国司法公正性的信任 凸显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1] - 公正高效的纠纷裁判能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实力 纠纷数量与营商环境质量无必然负相关性 [1] 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 - 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听取最高法涉外审判工作报告 2023年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国际条约适用原则 [2]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国际商事审判 完善调解仲裁衔接机制 [2] - 2023年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民商事裁判319件 同比增长11.2% 但执行力仍需提升 [3] 国际商事法庭建设进展 - 上海国际商事法庭成立3个月受理案件量相当于此前两个中级法院全年收案量 部分案例获联合国贸法会关注 [4] - 最高法支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指导多地法院服务"一带一路"法务区建设 [4] - 2023年5月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 标志我国在民商事裁判领域影响力扩大 [4] 人才体系建设挑战 - 涉外审判人才短缺是当前主要短板 需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及国际法治交流合作 [5] - 建设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需突破规则接轨/案例影响力/人才支撑三大障碍 [5]
400多起案件当事人为何选择来苏打官司
新华日报· 2025-06-06 07:14
涉外案件审判成果 - 2019年以来江苏法院审理各类涉外案件38834件,涉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400余起案件中外方当事人主动选择或变更至江苏法院管辖[1] - 21个涉外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5个案例入选联合国贸法会法规裁判库案例[1]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类案件 - 在南京、苏州设立集成电路、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1] - 审结涉外技术类案件282件,例如判决无锡某公司不构成专利侵权保障其顺利上市[1] 反制裁与"一带一路"相关案件 - 促成瑞士某公司支付我国某公司8400余万元货款的反制裁案例[2] - 审理"一带一路"相关案件1247件,涉及82个共建国家和地区[2] - 连云港法院设立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巡回法庭,与44个地市法院建立司法协作机制[2] 自贸试验区服务与新业态发展 - 12项工作入选江苏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试点,3项经验全省推广[2] - 苏州中院建议支持企业自建海外仓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2] 海事司法与国际营商环境 - 审结涉外海事案件861件,14项服务举措被最高法院全国推广[3] - 挪威船东选择南京海事法院管辖,27天化解长达5年的船舶建造纠纷[3] - 审理涉外商投资企业案件8533件,建立集中审理机制[3] 外资企业保护与投资促进 - 普利司通、通用电气等跨国公司因公正裁判增强在华投资信心[3] - 在德禄商标案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支持5000万元赔偿,促使德禄追加2亿美元投资[3] 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 一审涉外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43.4%[4] - 建立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与仲裁司法审查归口办理机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