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援
搜索文档
累计飞行约9.5小时 我国“雪鹰601”顺利转运南极俄病员
环球网· 2025-11-18 14:37
中国南极考察队国际救援行动 - 2025年,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派遣“雪鹰601”固定翼飞机,累计飞行约9.5小时、3200公里,成功将一名俄罗斯病员从和平站转运至新拉扎列夫站 [1][3] - 2023年,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雪龙2”号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成功救援4名因燃油、电量耗尽已漂泊近9小时的当地渔民,并提供食物、柴油补给及充电支持 [5] - 2020年,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利用“雪龙2”号船载直升机“雪鹰301”,协助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完成一名因健康原因需紧急撤离队员的转运任务 [7] 重大历史极地救援案例 - 2014年,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雪龙”号在南极海域克服西风带气旋等风险,其“雪鹰12”直升机经6次飞行,成功将被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的52名乘客转移至澳大利亚“南极光”号 [8][10] - 在2014年救援行动中,“雪龙”号曾挺进至距俄船6.1海里处,而澳大利亚“南极光”号在10海里外受阻 [10] 南极国际合作与互助 - 中国在南极的国际救援行动中展现出关键作用,例如在2014年救援中是当时唯一拥有可用直升机的船只 [10] - 中国也曾获得国际支持,在2009年至2010年及2010年至2011年南极度夏期间,澳大利亚曾派出飞机协助紧急撤离两名中国受伤及高原反应考察队员 [10]
缅甸多地正有序开展震后重建
环球时报· 2025-04-24 06:40
【环球时报驻缅甸特派记者 谢佳君】缅甸《环球新光报》23日报道称,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已造成 该国3759人死亡、5107人受伤,另有114人失踪,受地震影响严重的地区基本服务尚未恢复。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缅甸约520万受灾民众需要紧急援助。报告称,缅甸 中部地区余震频繁发生,造成当地民众恐慌,并加剧本已有限的资源和服务压力。 据当地人士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震中所在的实皆市以及受地震严重影响的首都内比都、第二大城 市曼德勒等地正在有序展开灾后重建工作,但目前仍面临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短缺等问题。此外,灾区 卫生条件较差、医疗教育资源匮乏等也对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恢复造成严峻挑战。 应缅方请求,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遣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于3月29日上午 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成为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伍。4月16日,中国地震灾害评估组赴缅对震 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协助缅方规划灾后重建工作,并制定防灾减灾措施。4月19日,由国家疾控局 组派的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携带卫生应急物资和设备抵缅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防疫消杀。4月20日 至23日,第七、第八批援助 ...
一夜过去,中国救援队伍继续在缅甸救出幸存者
新华网· 2025-03-31 09:10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当地时间3月31日零时40分左右,中国救援队在缅甸地震重灾区曼德勒市的长城 饭店救援点成功救出一名女性幸存者。前一天上午,湖南岳麓蓝天救援队在曼德勒佛学礼堂成功救出一 名幸存者。 国际社会继续向灾区派出救援力量,援助缅甸。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30日拨款200万瑞士法 郎(约合1650万元人民币),向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支持。 马不停蹄,连夜搜救 在曼德勒长城饭店救援点,中国救援队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搜救,救出一名女性幸存者。这名幸存者 已被困近60小时,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这是中国救援队当地时间30日下午5时许抵达重灾区曼德勒后 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经过长途车程抵达曼德勒后,中国救援队迅速同我驻当地使领馆和地方政府确认灾情,立即派出前突小 队赴人员埋压地区实地踏勘开展工作。 30日上午9时30分许,岳麓蓝天救援队在曼德勒佛学礼堂所在地通过生命探测仪发现一名仍有生命体征 的幸存者,之后与当地消防队合作商讨救援方案,开展破拆营救,成功将这名幸存者救出。 30日凌晨5时,经过连夜紧急救援,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在内比都一家医院的废墟 下,救出一名已被困近40个小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