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完善

搜索文档
从流量焦虑到“留量”培育
经济日报· 2025-08-12 06:06
口岸城市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困境:人流货流川流不息,却如同指间流沙,创造了热闹景象,却难以转 化为扎根本土的繁荣。当一车车从口岸通关的新鲜水果,不再直奔远方市场,而是拐进本地加工厂,这 个微小的转向,映照着边境城市发展思路的更新——从流量焦虑转向"留量"培育。 流量依然是口岸城市的优势,是源头活水。唯有持续做强口岸的基础功能,才能为产业扎根与城市繁荣 提供不竭动力。这需要三管齐下:提升"硬联通"效率,让大桥飞架、铁路延伸,消弭物理阻隔;优 化"软联通"规则,推进通关便利化、边检智能化,不断改革降低制度成本;构建"网联通"体系,畅通数 字贸易、共享跨境数据,让线上交易与合作跨越地理边界。口岸功能的升级,既能增大流量基数,更能 提升其转化为"留量"的效率,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停留创造先机。 口岸城市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地理枢纽的天然优势,唯有通过系统改造才能转化为真实的经济价值。 当政策措施精准引导、产业项目扎实落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一张将"匆匆过客"变为"扎根价值"的坚 韧网络便会逐渐成形。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壮大经济根系的关键。口岸的天然流量,唯有经过产业转化才能沉淀。做法是在流 量 ...
城市“金角银边”做文章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4
城市更新行动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完善城市功能是核心任务之一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系统谋划和精细治理形成现代化城市供给体系,推动城市智能运行和精准服务 [1]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完善的双向促进关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融合 [6][7] 存量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 成都市实施"金角银边"工程,三年内对632处桥下/街旁等7类剩余空间进行整治提升 [2] - 通过场景植入和功能叠加,将闲置空间转化为休闲场所和商业热点,带动小店/夜市经济发展 [2] - 清华同衡建议结合城市体检工具,将低效园区/楼宇等存量资源改造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 [3] 城市功能提升实践案例 - 济南舜泰广场改造新增1000+机动车位和2500+非机动车位,并开发地下商业三大片区 [4][5] - 体育场地升级为多功能公园,建设足球场/跑道等设施,服务周边办公人群和居民 [5] - 芜湖市建成42座"人民城市驿站",其中20座增设"修配补"便民功能,解决户外工作者需求 [5] 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 - 台州官河古道项目同步开展招商运营和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夜间经济综合体 [7] - 专家强调更新项目需关注文化传承与消费场景创新,避免"品质高但无人问津"的改造 [7] - 住建部将建立政策协同机制,推动土地/财税/金融创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可持续模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