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

搜索文档
城市向新,生活向美
广州日报· 2025-06-02 07:28
20世纪建筑遗产入选项目 - 广州市越秀区林克明旧居陈列馆、广州电业局旧址(华安楼)和越秀山体育场入选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1] - 林克明旧居焕发新颜,成为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窗口,具有半圆露台、灰墙红砖等特色 [1] - 华安楼被誉为广州电力"祖屋",承载时光印记,是一部穿越历史的"活教材",霓虹溢彩、展陈更新 [1] - 越秀山体育场通过小尺度构建安全慢行系统,"一栋一策"治理城市微观空间,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1] 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 - 越秀区以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2] - 越秀山体育场周边环境改造采用"开门建设"、广纳民意的方式,使城市建设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2] - 从烈士陵园、英雄广场到省体育场,通过改街、改路、改设施,添新、添绿、添服务,打造全龄友好的新空间 [2] - "赛时服务盛会、赛后惠及民生"的策略,既提升颜值又提升内涵,通过"微改变"汇聚百姓幸福增量 [2] 城市文脉活化与传承 - 越秀区以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为核心,联动烈士陵园、英雄广场及周边商业,实现三大空间无缝连接 [3] - 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贯通一条融汇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历史轴线,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 [3] - 象牙街修葺一新的广式花窗作为独特美学符号,标记城市过去与未来 [3] -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康养片区通过产业赋能,将辐射惠及更广大区域 [3] - 为每栋传统风貌建筑"量身定制"保护图则,加快建筑遗产及周边资源有机整合,激活城市"二次生长" [3]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开启,专家热议文化创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0:36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 论坛主题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中华文明被定义为文化生命体,强调中华民族作为其现实主体 [2]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生命体的内在需求,需从自身生命体中生长出精神独立和意志自主 [2]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超越西方国族建构,中国是"文明型国家" [3] - 中华民族不仅是民族实体,更是政治和文明实体 [3] - 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成"新的中国学"和"中华文明学" [4] 数智技术与文化发展 - 数智技术迅猛发展是时代大潮,文化建设需答好数智之问 [5] - 数智化是生存发展必答题,需注重人的创造能力提升而非依赖技术 [6] - 文化和科技融合进入"奇点时刻",需构建双螺旋创新能力 [7][8] 主流媒体转型 - 主流媒体需靠传播力、影响力等支撑地位,平台建设是关键 [7] - 湖南广电平台矩阵2024年占收入和利润比重均超70% [7] - 数字化智能化是突围核心引擎,需重构"文化+科技"发展基因 [8] AI与文化产业融合 - AI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头雁"效应 [9] - 需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规范AI在文化领域应用 [9] - 应研发垂域大模型,拓展AI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场景 [10] 城市文脉与治理 - 全球超80%GDP产生于城市,城市是文明新形态策源地 [11] - 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变量,需嵌入现代生活 [11] - 城市治理是情感治理,需保护市民记忆和情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