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报表减负

搜索文档
“一表通” 海南基层报表的“瘦身”良方
海南日报· 2025-07-12 08:11
基层报表数字化改革 - 海口市琼山区通过"一表通"应用程序实现报表数量压减90.3%至152张 数据项精简71.5%至2241个 [1][4] - 试点社区北冲溪社区报表填报量从40张降至21张 减负幅度达47.5% [3][4] - 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匹配 智能预填 批量导入等功能 单次数据采集可多方共享 [4] 技术赋能基层治理 - 海政通平台集成智能校验 逾期提醒功能 数据准确性和响应速度显著提升 [4] - 采用算力替代人力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最小化"填报 减少重复劳动 [4] - 各部门可直接从系统台账提取数据 消除基层重复填报需求 [4] 全省推广成效 - 海南省自7月1日起全面推行"一表通" 实现"三减三增"效果 [5] - 改革后基层干部可腾出更多时间下沉社区网格 提升服务群众效率 [4][5]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3:48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 - 国务院将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向全国复制推广 其中34条推广至其他自贸区 43条推广至全国 全面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1] - 货物贸易领域优化国际中转集拼平台运作模式 实施"区港"一体化管理 认可境外检疫电子监管信息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1] - 金融开放领域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 提升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优化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 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2] - 政府采购领域推出15条措施 包括拓宽适用范围 提高电子化采购水平 中英双语发布公告 提升透明度与国际接轨[2] - 数据跨境领域支持自贸区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清单外数据出境免除安全评估等程序 促进数据高效安全流动[2] 央企品牌建设 - 国资委提出"六个全面"任务 包括加强品牌战略管理 目标管理 过程管理 资产管理 国际化水平及组织保障[3] - 品牌战略要求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实施 形成闭环管理 将品牌深度融入企业发展[3] - 品牌资产管理要求梯次培育优质品牌资产 推动科学管理和有效运营 支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 - 国际化发展以"一带一路"为重点 推进品牌布局与国际化经营同频共振 塑造国际品牌形象[4] - 建立中央企业品牌实验室 探索品牌投入与经营收入挂钩机制 构建品牌价值评价AI大模型[5] 个体工商户转型 - 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 提供直接变更或"注销+设立"两种方式 实现线上"一网通办"[6] - 延续个体工商户原有效行政许可 税务清税后免交纸质证明 简化审批手续[6] - 重点培育"成长型""发展型"及"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延续社保费率优惠政策 提供税费减免[6] - 强化银企对接和信贷审批 加大转企后融资支持力度[6] 地方政务服务改革 - 江苏推动政务服务应用向"苏服办"整合 禁止县级以下开发政务APP 已建APP需在12月底前迁移[7][8] - 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 撤并低频次窗口 8月底前试点建设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7] - 严格控制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规模 禁止非必要大屏幕建设 按需配置智能设备[7] 职业技能培训 - 福建启动三年行动 计划培训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60万人次 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次[9] - 推行"岗位需求+培训+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 解决培训与就业脱节问题[9] - 打造"地名+职业+培训"特色品牌 建立培训品牌与劳务品牌联动机制[9][10] - 支持企业设立培训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鼓励举办技工院校[10] 基层治理数字化 - 海南上线"一表通"系统 基层报表从16667张压减至6129张 数据项从244338个精简至73966个 压减率63%和70%[11] - 海口琼山区试点报表压减90.3% 数据项减少71.5% 实现"三减三增"成效[12] - 通过海政通平台实现数据自动匹配 智能预填 批量导入 统一填报入口[12]
减了报表,放开手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09 06:18
政府数字化改革 - 南华县通过"云表通"系统实现基层数据一次填报和高频报表一库生成,大幅提升行政效率 [2] - 系统将报表数量由1326张压缩至320套左右,减少76%,填写项目由1.42万个减少至4500个左右,降幅达68% [2] - 平台实现自动填充个人信息功能,减少人工输入错误并节省时间 [2] 基层工作优化 - 村干部每周平均报表次数从21次降至1次,减轻基层负担 [2] - 系统自动生成"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动态管理情况统计表",上报时间从1周缩短至1天 [4] - 母亲邮包资助名单筛选时间从1周缩短至1天,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4] 管理机制创新 - 实施报表准入管理规范,建立滥发报表举报和审批制度,有效遏制"朝发夕要"现象 [2][3] - 采用线上数据调用替代线下要表流程,减少行政冗余环节 [2] - 系统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消除重复填报和密码管理难题 [2]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解困“表哥表姐” 重庆“一表通”智能报表改革为基层减负
央广网· 2025-05-06 22:38
基层报表改革 - 重庆推行"一表通"智能报表改革 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报表 实现基层报表数量 处理时间及参与人员均减少60%以上 [1] - 改革前基层年处理报表超200张 近70%工作时间用于填表 改革后社区工作者可将精力转向实地走访和矛盾调解 [2] - 系统实现数据互通 信息只需录入一次 线上审核替代传统签字盖章流程 节省大量中间环节时间 [2][3] 数据整合成效 - 永川区将178类1000多张报表整合为89个标准化台账 涵盖2539个字段 报表数量从平均115张缩减至11张 满足95%工作需求 [3][4] - 系统上线后持续优化 累计完成2000多次修改 建立动态反馈机制 要求实名评价并纳入考核 [4] - 镇街月均报表从137张降至39张 部门数据获取时间从106分钟压缩至20分钟(压减率81.13%) 专职数据管理人员从43人减至12人(压减率72.09%) [4] 标准化与智能化升级 - 重庆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基层报表地方标准《"一表通"智能报表市级业务数据规范》 统一业务表名称 数据元分类等核心要素 [5] - 未来将深化四级贯通应用 与基层智治平台融合 接入DeepSeek等AI技术打造智能场景 [5] 典型案例 - 巴南区莲花街道通过"一表通"释放人力 成功调解长期邻里纠纷 此前因填表占用精力导致调解十余次未果 [1][2] - 永川区梳理出《残疾人生活补贴变化情况对比表》等11张重复报表 整合为单一表格 消除字段重复填报问题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