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因子研究

搜索文档
灵均投资蔡枚杰、马志宇: 以“晴天修屋顶”心态做好投研与治理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28
□本报记者 张舒琳 "如果改革无效,这家公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沉寂一年半之后,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与首席投资官 马志宇首次共同面对媒体,与记者展开了一场坦诚、深刻的对话。 2014年诞生的灵均投资,成立不久就快速成长为量化行业头部机构。2024年初,公司旗下产品被交易所 实施限制交易三天的自律监管措施,这一风波让灵均投资遭遇了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落后'就要挨打,而且挨打会很痛,这个教训我们刻骨铭心。即便如今爬坡过坎看到了希望,但'旧 伤'犹在,警钟仍需长鸣。"蔡枚杰如是说。这位扎根市场一线多年的女将,带领全体员工直面挑战。在 业绩低谷期遭遇突发事件,无论是舆论风暴、客户质疑还是团队压力,每一重考验都来得格外严峻而直 接。 蔡枚杰坦言,正是这场危机催生了团队刮骨疗毒的决心。过去一年多,公司从文化建设到治理层面展开 深度整改,逐步建立起"共管+专精"的协同机制。在合规风控、产品线布局和策略迭代方面,灵均投资 也秉承着"晴天修屋顶"的思维进行全面优化。马志宇表示:"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公司今年的业绩表现提 供了有力支撑。" 统筹投研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 蔡枚杰与马志宇是灵均投资的核心人物。公司成立多年以来,一直 ...
以“晴天修屋顶”心态做好投研与治理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公司治理与投研文化改革 - 公司因2024年2月19日事件遭遇严峻危机 随后展开深度整改 建立共管加专精的协同机制 蔡枚杰统管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 马志宇专注投研技术突破 [1][2] - 改革核心目标是成为中国最顶尖的量化对冲基金 若改革无效则公司失去存在价值 [2] - 两位创始人管理风格互补 蔡枚杰偏重实效 马志宇理性严谨 以是否有效为判断标准 围绕做好公司愿景达成共识 [2][3] 合规风控与系统升级 - 公司实现风控规则全流程内置化 将证券法及监管细则量化为参数嵌入所有交易策略设计源头 [3] - 交易系统建立风控硬约束机制 在策略层面和系统层面设置双重防线 包括涨跌停板报单限制和大额交易拆分规则 [4] - 实施全部交易行为集约化监控 将所有产品纳入统一风险管理框架 通过跨产品风险汇总分析防范市场不当影响 [4] 投研体系与策略优化 - 投资流程表现为数据至因子至模型至组合生成 整合预测模型 风险模型和交易成本模型三大模块通过优化器输出持仓 [4] - 不同指增产品采用统一预测模型和交易成本模型框架 但根据产品定位调整风险模型参数配置 [4] - 策略升级注重短中长周期信号均衡配置 去年10月后优化短周期1至2天信号模型 增强对市场短期波动适应能力 [8] 基本面因子研究布局 - 自2015年布局基本面因子 持续往深了做和往细了做 通过宏观经济和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提升企业价值评估精度 [5] - 基本面因子研究相对低频不易同质化 有助于构建差异化优势 成为量化行业重要趋势 [5] - 未来将持续挖掘新基本面因子 加强现有因子精细化研究 提升因子质量和模型表现 [6] 产品业绩与行业表现 - 上半年私募量化选股策略平均收益11.50% 收益率中位数13.1% 中证1000指增策略平均收益14.85% 收益率中位数14.07% [6] - 公司纯多头领航 沪深300指增 中证500指增 中证1000指增等策略产品业绩位居行业前列 [6] - 量化行业明显扩容 市场规模扩大带动全行业超额收益表现 反映市场风险承受能力提升 [6] 产品线调整与布局 - 聚焦优势策略领航系列量化选股产品 通过模型筛选个股兼顾贝塔和阿尔法收益 [7] - 扩充指数增强产品 覆盖中证500指增 中证1000指增等主流指数 补充中证A500指增等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7] - 丰富策略细节并优化因子模型 确保不同市场风格下保持稳定超额收益能力 增强对不同行业和市值股票适应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