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行业费率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壹快评|以持续改革破解“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怪圈
第一财经· 2025-11-01 16:35
让广大基民无法接受的是,在自己亏得"关灯吃面"时,基金公司却依然"旱涝保收",基金经理可以"吃 香喝辣"。 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 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作为落实《行动方案》的关键步骤之 一,近日,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配套"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相关文件有两点特别引人关注:一是强化基准对投资的约束作用,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 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二是发挥基准对考核的指导作用,明确基金 管理人应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 这两点要求,正好指向目前基金行业被市场诟病较为集中的两大问题,即基金风格漂移、"挂羊头、卖 狗肉",基民持仓体验差问题;以及基金业绩波动大,"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后者又与基 金行业费率"性价比"跟基民预期有差距,基金经理薪酬机制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相关联。 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存在时间不可谓不长,市场争议不可谓不大。广大基民热切期盼改革基金行业费 率,优化基金运营模 ...
华夏基金换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2 12:24
记者丨庞华玮 编辑丨姜诗蔷 头部基金公司华夏基金迎来重磅人事调整。 10月1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夏基金")发布公告显示, 公司原董事长张佑君因 工作需要离任, 由邹迎光接任董事长,李一梅出任副董事长。此项任命已于2025年9月30日 正式生效 。 履历显示,邹迎光同时任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执行委员,兼任华夏基金党委书 记;李一梅同时任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任华夏基金(香港)董事长,华夏股 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执行董事等。 "中信系"老将掌舵 新任董事长邹迎光是一位"中信系"老将。 公告显示,邹迎光于2017年加入中信证券,于2024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中信证券执行董事。 他目前的职务还包括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执行委员,兼任华夏基金党委书记。 纵观其职业生涯,邹迎光的经历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 一是深厚的固定收益背景 。 | 基金管理人名称 |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 | --- | | 公告依据 |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 | | | 規 | | 人员变更 ...
年内逾六成公募迎高管变动,平均每月20家调关键岗
第一财经· 2025-09-01 19:58
核心观点 - 基金行业高管变动加速 呈现资深高管退休与80后新生代上位并行的趋势 同时股东方背景高管交叉任职和跨界人才流入现象突出 这反映了行业在费率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深层变革 [1][5][6] 高管变动规模与频率 - 截至8月末 116家基金机构发生高管变动 占比超六成 涉及269人 [1][5] - 最近6个月每月至少20家机构出现总经理或董事长级别调整 [1] - 过去十年行业高管流动年均超300人次 最高年度达450人 [5] 典型案例分析 - 兴银基金:黄德良接任董事长 具备30年银行信托证券经验 同时任控股股东华福证券董事长 公司二季度末管理规模1101.66亿元 行业排名第57 [2] - 工银瑞信:总经理高翀离任 董事长赵桂才代职 二者均具工商银行背景 公司管理规模7984.36亿元 行业排名第13 [3] - 诺德基金:潘福祥退休 郑成武接任董事长 潘任职期间规模从17.2亿元增至346.06亿元 增幅超19倍 郑来自控股股东天府清源控股 [3][4] 变动特征 - 退休潮:多名资深高管如诺德潘福祥、华安朱学华、方正富邦何亚刚因法定退休年龄离任 [5] - 年轻化:十余位80后高管上任 包括财通证券杨可名、光大保德信亓磊等 [6] - 股东主导:控股股东核心管理人员兼任基金公司董事长模式普遍 如汇添富鲁伟铭兼东方证券副董事长 华夏张佑君兼中信证券董事长 [6] 变动动因 - 股东方加强对资管业务战略管控 通过交叉任职强化协同 银行系公募可与母行在客群产品投研等多领域形成互动 [6][7] - 股东考核标准日趋严格 高管与公司发展理念契合度及经营管理能力成为职位稳定性关键因素 [7] - 行业竞争加剧 经营数据高度透明 机构通过更换高管推动战略调整与结构优化 [7] 人才结构变化 - 跨界人才流入趋势显著 具备保险资管银行证券等多元金融背景的高管加入 有助于形成全市场视角投资认知 [8] - 多元背景可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更好平衡长期与短期利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