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搜索文档
基金公司收入报酬,应由基民回报说了算
第一财经· 2025-11-01 20:05
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配套“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旨在强化基准对投资的约束作用,并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覆盖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 [3] - 政策要求发挥基准对考核的指导作用,明确基金管理人应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并建立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 [3] - 此次“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在衡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时,管理人应当加强与基准比较,长期业绩明显低于基准的,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6] 行业现存问题 - 基金行业存在两大被市场诟病的问题:基金风格漂移导致基民持仓体验差;以及基金业绩波动大,出现“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 [3] - “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与行业费率“性价比”跟基民预期有差距、基金经理薪酬机制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相关联 [3] - 市场低迷期,基民亏损时,基金公司却依然“旱涝保收”,基金经理高收入,这种反差长期存在,对守护投资者信心和吸引长期资金极为不利 [5] - 金融行业的高收入与现阶段收入分配中过于强调资本价值,甚至存在一定的“壁垒保护”有关,部分基金经理被质疑“靠天吃饭”而非凭能力和勤奋 [5] 改革进展与未来方向 - 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行业综合费率稳步降低,为推进收入报酬制度改革打下了基础 [4][5] - 下一步,证监会将修订出台薪酬考核规则,细化基金经理薪酬考核具体指标要求,并将业绩比较基准相关考核指标纳入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监管体系 [6] - 政策举措旨在常态化注册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的浮动管理费基金产品,全面强化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机制 [6] - 系列政策有望倒逼基金公司通过高质量服务为投资者争取长期稳健回报,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6]
基金公司收入报酬,应由基民回报说了算
第一财经· 2025-11-01 19:50
政策发布与核心目标 - 证监会于今年5月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1] - 作为落实《行动方案》的关键步骤,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配套“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近日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1] - 政策旨在解决基金行业两大核心问题:基金风格漂移导致基民持仓体验差,以及基金业绩波动大导致“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1] 具体监管要求 - 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以强化基准对投资的约束作用[1] - 明确基金管理人应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以发挥基准对考核的指导作用[1] - 在衡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时,管理人应当加强与基准比较,长期业绩明显低于基准的,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市场低迷期行业亏损面大,但基金公司依然“旱涝保收”,基金经理收入与基民收益反差长期存在,对投资者信心和引入长期资金不利[2] - 金融行业的高收入与现阶段收入分配中过于强调资本价值及一定的“壁垒保护”分不开,部分基金经理被质疑“靠天吃饭”而非凭能力和勤奋[3] - 费率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行业综合费率稳步降低,为推进收入报酬制度改革打下了基础[2] 未来政策展望 - 下一步证监会将修订出台薪酬考核规则,细化基金经理薪酬考核具体指标要求[4] - 将完善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监管体系,把业绩比较基准相关考核指标纳入有关指标体系[4] - 将常态化注册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的浮动管理费基金产品[4] - 系列政策举措有望全面强化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机制,倒逼基金公司通过高质量服务为投资者争取长期稳健回报[4]
壹快评|以持续改革破解“基金公司赚钱 基民不赚钱”怪圈
第一财经· 2025-11-01 16:41
政策发布 - 证监会于今年5月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1] - 近日发布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配套"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 作为落实《行动方案》的关键步骤[1] 政策核心要求 - 要求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1]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1] - 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1] - 明确基金管理人应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1] 政策针对的行业问题 - 政策旨在解决基金风格漂移和"挂羊头、卖狗肉"问题[1] - 针对基民持仓体验差和基金业绩波动大问题[1] - 解决"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怪圈[1] - 关联基金行业费率"性价比"跟基民预期有差距以及基金经理薪酬机制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1] 行业现状与改革背景 - 市场低迷期行业亏损面大 但基金公司依然"旱涝保收" 基金经理可以"吃香喝辣"[2] - 这种反差长期存在 对守护投资者信心和吸引长期资金极其不利[2] - 费率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 行业综合费率稳步降低 为推进收入报酬制度改革打下基础[2] 基金经理收入与考核机制 - 金融行业的高收入与现阶段收入分配中过于强调资本价值及体制原因带来的"壁垒保护"分不开[3] - 一些基金经理被质疑"靠天吃饭"而非凭能力和勤奋[3] - 新规要求长期业绩明显低于基准的 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3] 政策预期影响 - 有望出台切实可行的刚性规定 在治理市场顽疾上迈出一大步[3] - 促使基金行业全面建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意识[4] - 通过高质量服务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回报 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4]
壹快评|以持续改革破解“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怪圈
第一财经· 2025-11-01 16:35
让广大基民无法接受的是,在自己亏得"关灯吃面"时,基金公司却依然"旱涝保收",基金经理可以"吃 香喝辣"。 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 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作为落实《行动方案》的关键步骤之 一,近日,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配套"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相关文件有两点特别引人关注:一是强化基准对投资的约束作用,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 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二是发挥基准对考核的指导作用,明确基金 管理人应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 这两点要求,正好指向目前基金行业被市场诟病较为集中的两大问题,即基金风格漂移、"挂羊头、卖 狗肉",基民持仓体验差问题;以及基金业绩波动大,"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后者又与基 金行业费率"性价比"跟基民预期有差距,基金经理薪酬机制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相关联。 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存在时间不可谓不长,市场争议不可谓不大。广大基民热切期盼改革基金行业费 率,优化基金运营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