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交平衡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李在明刚表忠心就被放鸽子,美方把韩国晾一边,决定先和中方见面
搜狐财经· 2025-07-27 15:53
韩国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 - 李在明竞选期间承诺采取平衡外交政策 不偏袒中美任何一方并改善对华关系 但上台后表现出犹豫并拒绝被贴上"亲华"标签 [1] - 李在明强烈否认"亲华派"说法 强调将美国利益置于首位 试图通过外交表态让美国安心 [1] 韩美关税谈判动态 - 韩国积极推动对美关税谈判以展示忠诚 但美方两次临时推迟会议 包括原定25日的华盛顿谈判和G7峰会期间的特朗普会面 [2] - 美方延期理由为行程冲突 但韩国舆论认为这是施压手段 迫使韩方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敏感议题上让步 [2] - 韩国谈判筹码薄弱 面临大米牛肉等农产品关税减让分歧 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2] 美日协议对韩国的竞争压力 - 日本承诺大幅增加进口美国大米并提出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 远超韩国的千亿美元提案 [4] - 韩国恐被排除在关键谈判名单外 若未能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 可能被迫接受中日欧已签署的不利条款 [4] - 若谈判失败 韩国半导体钢铁汽车等行业将面临25%美国关税冲击 [4] 韩国产业对中美市场的双重依赖 - 韩国半导体汽车显示器等核心产业同时依赖美国技术市场和中国供应链消费需求 [6] - "韩美优先"政策导致韩国丧失对华合作灵活性 可能引发外交风险 [6] 历史经验与战略失误 - 朴槿惠时期同时推进韩美同盟和中韩自贸协定 文在寅时期兼顾美国安保与对华经贸合作 体现平衡策略优势 [7] - 李在明"韩美第一"政策使韩国沦为美国附属品 丧失谈判平等性 两次被放鸽子反映美国战略优先级中韩低于中国 [7][8] - 美方推迟韩谈判转赴瑞典与中方会晤 明确传递中国在美战略地位高于韩国的信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