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筹资机制
搜索文档
重阳节调查:老年食堂的生存考题,如何从“输血”走向“造血”?
36氪· 2025-10-30 08:10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的社区老年食堂,上午11点刚过就坐满了人。 十几元一份的饭菜,冒着热气,老人们边吃边聊。 "我基本上天天都来这里吃饭,很多老朋友都会来这,可以和他们说说话,不会觉得孤单。"一位正在用餐的大爷说。 然而,在这幅温馨画面的背后,是老年食堂频繁开张与关闭的艰难现实。 许多老年食堂在开业不久后便难以为继,甚至有的领了国家补助后仍因亏损严重而关门大吉。 资金之困:补贴依赖与成本压力的双重挤压 在老年食堂的运营账本上,亏损是常态。 福州市鼓楼区庆城社区长者食堂的账本显示,该食堂3月份营业收入约6.3万元,支出约7.8万元,账面亏损约1.5万元。连同开元和桂溪社区两个点,总计 月亏损达3万元。 老年食堂面临的首要难题是资金短缺。 虽然国家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但这些资金往往难以覆盖食堂的全部运营成本。食材采购、人员工资、水电费用每一项开支都是一座大山。 "老年食堂定价低赔本、定价高没生意,配送都是免费的,微薄的收入与日常的劳累不成正比。"一位老年食堂工作人员道出了行业痛点。 过度依赖国家补助成为了老年食堂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旦补助减少或停止,食堂便难以为继。这种"等、靠、要"的心态,使得老年食堂在运营上 ...
社保“第六险”是啥?破解近3亿老人面临的大难题
央视网· 2025-10-16 07:09
央视网:我国失能失智老人面临的核心痛点是什么?长护险主要解决哪些社保覆盖不到的难题? 胡宏伟: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高龄老人多,家庭失能照护负担沉重,失能照护面临资金筹集和服务不足的双重挑战。 而现 有的社会保险体系功能并未覆盖失能照护服务的经济支持。 在此背景下,长护险应运而生,主要为失能人群报销一定比例或额度的专业护理服务费用,包括机构护理和上门服务等,从而减轻家庭压力,推动医养结 合,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央视网:截至2023年,我国长护险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累计支出超过850亿元。2024年,定点服务机构达8837家,护理人员29.28万人。请问试点阶段有 哪些成果和经验可推广? 胡宏伟:整体来看,试点成果显著:一是初步建立了制度框架;二是减轻了家庭负担,多数地区政策规定报销比例为70%左右;三是带动了护理产业发 展,创造相关就业岗位,推动养老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其中失能、失智老年人约4500万。国内老龄化进程加速与医疗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加剧了老年人 带病生存的困境。 自2016年起,我国在49个城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