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报告》:预计未来3至5年 更多由大型保险机构主导的养老REITs项目将涌现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18:00
中经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对于养老机构运营商来说,通过发行ABS/REITs,可以将已建成并稳定运营的养老社区等重资产'出 表',一次性收回大量前期投资。这笔资金可用于偿还债务、降低企业杠杆率,或作为资本金投入到新 的养老项目建设中,实现'滚动开发',加快规模扩张和品牌连锁化。"《报告》提到,同时,这也推动 运营商从"持有—运营"模式向"开发—运营—退出"或专业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更专注于提升服务 质量和运营效率。 "预计未来3—5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由大型保险机构、品牌化养老运营商或地方国企主导的养老REITs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涌现,ABS(资产支持证券)/REITs将成为养老产业金融工具箱中的常规 配置,深刻改变行业的资本结构和商业模式。"近日,由和君咨询康养事业部和怡生汇联合发布的 《2025资本市场与银发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到。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报告》认为,养老产业,尤其是养老社区和大型养老机构,具有典型的重资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 点。这使得运营商普遍面临资金沉淀量大、资产流动性差、融资渠道单一的困境。为此,盘活巨大的存 量资产成为行 ...
医养融合的“立体”实践
北京晚报· 2025-11-07 14:53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如何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成为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 关键环节。位于北京西三环莲花池畔的新华嘉悦·北京莲花池公寓,以"楼上养老、楼下医疗"为空间特色,以"立体医疗"为服务内核,为核心城 区应对养老资源紧张、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探索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发展模式。 以上均为实景图 在专业照护服务方面,项目形成了精准的服务定位和完善的照护体系。目前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失智等刚需护理型长者,入住率已达 97%,每个楼层都专门设置了一间避难间,确保有意外发生时能够保障长者安全,14个避难间的建设既体现了服务体系的完整性,也展现了机 构对长者全时安全保障的深度考量。项目专门打造了失智照护专区,通过认知训练、行为干预及非药物疗法(园艺疗法、芳香疗法、怀旧疗 法、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等专业方法,为失智长者提供全方位照护。在提升长者生活品质方面,项目配备了15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设有 阳光房和小菜园,定期组织老人开展园艺活动、植物认养等特色活动,让长者在亲近自然中愉悦身心。自营的营养餐则是遵循医养结合理念, 既注重营养均衡,又兼顾口味口感,深受入住长 ...
事关银发经济!黄奇帆建议:建立老年人房产倒按揭体系
证券时报· 2025-11-07 08:21
(原标题:事关银发经济!黄奇帆建议:建立老年人房产倒按揭体系) 北京银发壹族科技有限公司(AgeClub)创始人段明杰表示,目前银发产业正来到大发展的拐点。其中,中国养老陪护机器人也来到产业化的临 界点,相关的独角兽企业也在孕育中,这得益于中国产品智能化的创新速度和创业者的努力远超海外,以及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基础。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不仅关乎老年人福祉,也是推动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关键领域,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 擎。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主题论坛11月6日在沪举行。多名业内专家就银发经济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建议,建立老年人房产倒按揭体系,这既能增加老人养老金的来源,还能对现行的 养老模式形成有效补充。此外,建议设立银发产业发展基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人口转变催生银发经济,经济转型需要银发经济。"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阶段,3亿多老 年人及其家庭需求不断升级,发展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新产业、新经济日趋紧迫,对银发产品服务供给的规模、结构、品质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
邯郸市银发经济发展大会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4:57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俊章在致辞中谈到邯 郸市作为冀、晋、鲁、豫四省交会处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发展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果,通过"事业与产业协同"的思路,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全域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带来了实实在 在的便利。 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家、京津地区、晋冀豫三省周边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领导、专家学者、养老企业 负责人等200余位嘉宾。与会代表围绕银发经济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银发经济政企协同机制、智慧 养老系统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科技赋能养老新路径、智慧机器人服务于养老实践、数字化转 型与产业融合、社区居家与机构养老运营模式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探讨。 民革中央原专职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何丕洁在致辞中强调银发经济涉及面广、 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当前,养老服务业、老年用品消费、老年金融、健康、文旅等相关产 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是经济发展的新蓝海。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甄炳亮在致辞中指出养老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社会力量积 极参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11月5日, ...
万亿风口之下的银发经济产业园
36氪· 2025-11-06 10:15
"十五五"规划建议不仅锚定了未来五年的房地产发展路径,更在养老产业领域释放出关键信号。 "发展银发经济"与"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共同构成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 在这一政策引领下,养老产业正迈入从"应对老龄化"到"布局产业体系",再到全面激活"银发经济"的新周期。 随着银发经济被确立为新消费三大支柱之一,各地对银发经济的产业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而银发经济产业园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战略抓手。 银发经济站上万亿风口 实际上,早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便明确了消费领域的政策扶持指向,将养老服务消费与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置于同等关键的战略地位。 至此,养老服务消费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银发经济发展迎来契机。 2024年国家发布一系列重磅政策,明确提出拓展银发消费新场景,围绕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尤其是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成为行业热词。 银发经济崛起背后,是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深化的支撑。 国家统计局2025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老 年人口约1400万。 另据复旦大学老 ...
重庆:老龄事业多点突破 银发经济迸发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21:29
重庆:老龄事业多点突破 银发经济迸发活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新网重庆11月5日电 (记者 钟旖)居家养老更有温度、老年友好环境更适配、老年人权益保护体系更健 全……记者5日从2025年重庆市老龄事业发展暨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获悉,当前,重庆 老龄事业多点突破,银发经济迸发活力,养老质感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重庆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801.13万人,较2023年增加35.19万人,占常 住人口的25.11%。 养老设施方面,重庆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0张,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3.9万户;34个区县中心、955 个街镇中心、2871个社区站点构成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搭配1695个老年食堂,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照 护难"等痛点问题;52个失能特困照护机构和8000个互助点,让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可靠服务。 为让城市更适配老年人生活,重庆还建成113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5条中心城区敬老爱老公 交线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发放老年公交卡677万张,文化场馆常态化免费向 老人开放;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不断拓宽,98万余名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超1 ...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11-05 10:18
针对四川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会同四川省民政厅等省 级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养老金融资源投入,助力四川银发经济高质量 发展。 建立协同机制。为统筹做好全省养老金融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建立了 省级工作推动机制,加强产业规划、财金互动、政策工具的协调联动,定期调度、通报工作进展,研究 解决问题,推动政策落地。 实施专项行动。结合四川省银发经济发展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九部门制定印发《四川省 养老金融"银龄增辉"专项行动方案》。围绕银发经济发展、养老备老群体、适老化金融服务、银龄消费 者金融权益保护四个方面,统筹实施开展四大专项行动,力争到2028年基本建成精准高效、特色鲜明、 普惠可及、持续发展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试点先行。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选择在银发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成都、攀枝花、凉山、巴中四 地,开展养老金融创新试点,探索打造"核心引领—区域联动—全域辐射"的梯度推进格局,为金融服务 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还配合四川省级相关部门加大涉老非法金 ...
跨城养老: 大城市老人的新选择
金融时报· 2025-11-05 09:29
老年人为何选择跨城养老?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场"银发迁徙"的背后,既有政策的助推,也是养老 成本落差下市场的顺势之举。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大城市养老资源趋于紧张且成本较高,到周边环境良好、生活 成本较低的三四线城市跨城养老,成为不少银发族的选择。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截 至2024年末,北京、天津在河北康养的老年人有46.7万人。 成本与便利:跨城养老的现实考量 今年8月,来自北京的项女士准备出国。到国外生活,项女士担心年迈的父母难以适应,老人自己 住又觉得不放心。几经思考和调研,她为父母定了河北三河市燕郊的一家养老服务中心。 险企入局:满足高品质康养需求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跨城养老不仅是市场的自发选择,也有政策的助推和引导。构建医养融合、区 域联动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正成为不少城市的破局之道。 以京津冀为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地之间众多深层次的支撑服务接续跟进。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不断优化,直击异地就医报销痛点。2023年4月1日起,三地参保人员在区域 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实现"一卡通行"。 与此同时,无论是 ...
近10万香港老人跨境养老背后:费用便宜、居住空间大是核心动力,但医疗衔接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2:36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推进,一股"北上"养老的潮流正在香港兴起。 今年88岁的陈伯刚从香港来到位于广州天河区科林路的椿萱茂老年公寓,由于费用比香港便宜且空间更大,在和儿子看了一次后,他就决定入住,成为大湾 区跨境养老浪潮中的一员。 广州椿萱茂运营总监、椿萱茂(广州兴业)老年公寓总经理侯湘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经接待过数百位前来咨询或试住的香港 老人,广州番禺区的椿萱茂项目现在已有40多位香港老人入住。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202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已有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香港老人在广东省定居,较10年前增长超过40%。构建互联互通的跨 境养老生态圈,不仅能缓解香港本地的养老资源压力,也为大湾区养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正成为区域融合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体现。 香港岭南大学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总监陈泽群告诉记者,香港老人选择跨境养老,主要是居住升级的吸引力很难抗拒。香港居住空间太小,很多老人就算一 个人住,居住面积也只有30平方米左右,"空间一眼就能看完"。 "如果需要用轮椅、医疗等设备,是相当困难的。"陈泽群认为,那些对内地熟悉、经济条件较好,且能负担起每月1万 ...
银发生活有“银联温度” 中国银联绘就老年幸福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11-03 01:53
and man minum TEE I 12 -11 , No 0 #4-4 分 请 ur a he e - 國化 74体育 活力人生卡 re HS 这张"活力人生卡"是今年中国银联携手13家商业银行面向老年客群推出的专属卡产品,截至目前,"活 力人生卡"已经推出了20款卡产品,卡量超过2700万张。"活力人生卡"并非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而是承 载多元养老权益的核心载体。在卡片的背后是由银联牵头组建的养老产业联盟共同提供的权益支持,泰 康之家、复星健康、小米等头部养老机构都参与其中,卡片则成为链接各类养老资源的纽带。对于有养 老社区居住需求的老人,可以享受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优质住宿与专业护理服务;需要居家照护的失 能、半失能老人,能通过复星健康的社区护理点获得上门服务或入住专门的托管机构;热爱旅游的老年 群体,可借助复星文旅的高端旅游列车产品畅游新疆丝路、呼伦贝尔等地。 这种权益聚合模式的背后,是银联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深刻洞察。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具有个性化、多元 化特征,单一机构难以满足全场景服务诉求。银联通过搭建养老产业联盟,将分散的养老资源整合优 化,实现了 "一张卡片、多场景覆盖"的服务效果。同时,"活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