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一线调研|托举AI,银行寻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5:0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十年间,当人工智能行业融资规模从百亿跃升至千亿级,资本热潮正重塑科技与金融的边界。 第三方数据统计,近十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整体规模从2015年的300.7亿元扩张至2024 年的1052.51亿元,实现3.5倍增长。 与此同时,银行业也正"加码"AI行业。今年年初,中国银行率先抛出"5年1万亿"专项支持计划;"算力 贷"等创新信贷产品直击算力基建资金痛点;AIC股权投资基金密集成立,不少"首投"项目也聚焦AI行 业…… 然而,当传统信贷模式面对"无抵押、难估值、长周期"的AI企业特性,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会 贷"的困境何解? 难点何在?企业"三难"与银行"三不" 传统信贷模式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企业面临"三难":无固定资产抵押难、技术估值难、风险控 制难。银企信息不对称也直接导致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 记者调研发现,AI企业的特点之一是"高科技、难识别",在"银企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部分银行"看不 懂企业科技含量、看不透行业前景"。 即使都属于AI行业,但处于产业链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企业差异也较大,专业技术壁垒高,产 品盈利模式与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