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贸易体系改革
搜索文档
专访彼得森研究所杰弗里·肖特:美国关税大棒之下WTO何去何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9:34
美国关税政策动机与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核心动机为国内政治考量,旨在吸引外资投入制造业与农业以巩固政治基本盘 [1][3] - 关税政策推高进口零部件成本,增加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并削弱市场需求 [1][4]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汽车、钢铁等行业投资停滞,抑制企业投资意愿 [1][6] 关税对经济与企业的影响 - 企业暂时消化部分关税成本,但长期将转嫁给消费者,削弱企业盈利能力 [1][4] - 成本增加和生产率增长受抑制正积聚通胀压力,可能推动美国通胀率上升 [6] -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投资仍较活跃,更多出于恐后心理 [6] 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滥用 - 美国政府将国家安全概念过度延伸,将普通商业活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 [2][5] - 国家安全理由豁免条款模糊且宽泛,削弱国际贸易规则可信度 [2][7] 多边贸易体系与WTO改革 - 缺乏美国参与的多边贸易体系难以有效运作,更现实路径为多边、区域与双边机制结合 [2][8] - CPTPP和RCEP等区域协定成为新贸易规则试验场,可为未来WTO更新积累先例 [2][8] - 不同国家集团可先行推动改革,分享经验以重振WTO [8] 全球供应链区域化趋势 - 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在亚太地区尤为明显,RCEP等机制重塑区域供应链格局 [2][10] - 区域合作为消除区域内壁垒、构建更高效供应链提供重要机遇 [10] - 企业进入美欧等主要市场时将面临更严格的供应链审查 [10] 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与挑战 - 发展中国家需提升政策生产力并为国际投资创造有利环境 [11] - 制度扭曲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和增长机遇丧失,制度建设比以往更紧迫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