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安全泛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泛化“国家安全”撑不起欧洲经济
经济日报· 2025-10-28 08:08
欧盟政策趋势 - 欧盟持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通过政策法律工具在供应链、科技、能源等领域构筑“安全壁垒” [1] - 欧盟正在建立“贸易瓶颈环节”数据库并与“贸易武器库”匹配,旨在遭受“经济胁迫”时进行反制 [1] - 荷兰启用《商品供应法》条款强行接管中资安世半导体公司,违背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1] 对行业与公司的影响 - 荷兰对安世半导体公司的行为导致欧洲汽车芯片供应面临困难,德国大众汽车工厂因芯片供应波动被迫缩短工时 [1] - 欧盟在研究与创新方面投入不足,面临产出滞后、商业化困难、风险投资萎缩、资金分散等问题 [3] - 欧盟数字化进程面临整体竞争力落后、企业数字化进程缓慢、人工智能发展滞后等挑战 [3]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实现40%的战略原材料在欧盟加工,但本土开采成本高昂且环保标准严苛 [3] 内部挑战与竞争力 - 欧盟经济安全战略面临内部严重分歧,成员国在“去风险”尺度、产业补贴分配等问题上立场对立 [2] - 欧盟内经济体量较大的成员国凭借财力优势通过补贴主导产业竞争,加剧了中小成员国对产业失衡的担忧 [2] - 欧盟推动资源倾斜至“安全优先”领域,挤占了对教育、科研等长期竞争力的投入 [3] - 乌克兰危机后欧盟防务开支激增,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不断加深 [3]
专访彼得森研究所杰弗里·肖特:美国关税大棒之下WTO何去何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9:34
美国关税政策动机与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核心动机为国内政治考量,旨在吸引外资投入制造业与农业以巩固政治基本盘 [1][3] - 关税政策推高进口零部件成本,增加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并削弱市场需求 [1][4]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汽车、钢铁等行业投资停滞,抑制企业投资意愿 [1][6] 关税对经济与企业的影响 - 企业暂时消化部分关税成本,但长期将转嫁给消费者,削弱企业盈利能力 [1][4] - 成本增加和生产率增长受抑制正积聚通胀压力,可能推动美国通胀率上升 [6] -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投资仍较活跃,更多出于恐后心理 [6] 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滥用 - 美国政府将国家安全概念过度延伸,将普通商业活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 [2][5] - 国家安全理由豁免条款模糊且宽泛,削弱国际贸易规则可信度 [2][7] 多边贸易体系与WTO改革 - 缺乏美国参与的多边贸易体系难以有效运作,更现实路径为多边、区域与双边机制结合 [2][8] - CPTPP和RCEP等区域协定成为新贸易规则试验场,可为未来WTO更新积累先例 [2][8] - 不同国家集团可先行推动改革,分享经验以重振WTO [8] 全球供应链区域化趋势 - 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在亚太地区尤为明显,RCEP等机制重塑区域供应链格局 [2][10] - 区域合作为消除区域内壁垒、构建更高效供应链提供重要机遇 [10] - 企业进入美欧等主要市场时将面临更严格的供应链审查 [10] 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与挑战 - 发展中国家需提升政策生产力并为国际投资创造有利环境 [11] - 制度扭曲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和增长机遇丧失,制度建设比以往更紧迫 [11]
中企计划投资海外风电基地引英方舆论担忧?外交部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0-23 20:10
据智通财经消息,10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来中国风电设备生产企业明阳智能准备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建设风机厂的计划备受关 注,英国有舆论担心该项目将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坚持互惠互利,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开展国际合 作。同时,中方投资安全是否有保障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近年来,正常经贸项目在英国被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冲击的例子屡见不鲜。2022年,英国国家安全与投 资法出台以来,英国政府已经对10余起中国企业投资做出禁止收购或附条件批准的决定。英国政府不仅 主动接管中国民企收购的英国钢铁公司运营,甚至通过追溯审查,要求中国企业出售已经收购的英国半 导体企业股份,以所谓"安全之名"损害中国企业投资安全。 郭嘉昆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不幸的是,目前英国国内 一些人不断翻炒荒唐可笑、缺乏基本常识的中国威胁谬论。如果任由此风泛滥,势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 对英国投资环境的评估,并慎重决策。" 日前,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拟在苏格兰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该项目预 ...
欧盟打来电话,苦求两个小时,稀土出口这件事,中国还是没松口
搜狐财经· 2025-10-23 14:08
欧盟最近主动联系中国,表达了对稀土出口管制的关注,但中国始终没有让步,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战略定力。 根据央视的报道,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盟经济官员谢夫乔维奇进行了约120分钟的视频会谈,讨论了几个重要的中欧经贸议题,包括稀土出口管制、欧 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以及荷兰芯片公司安世半导体的问题。 此次会谈中,双方就这些问题交换了意见,基本上达成了对彼此底线和目标的理解。双方商定,接下来将在布鲁塞尔举行一次"升级版"的中欧出口管制对话 会议,以深入探讨这些议题。 对于欧盟最关心的稀土问题,中国并未改变立场。中国明确表示,不会为了扩大与欧盟的贸易而牺牲稀土资源的控制。中欧的贸易应该是互利共赢的,而不 是单方面让步。 近年来,中欧关系在全球供应链、地缘政治以及经济竞争的背景下逐渐紧张。虽然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欧盟常常觉得中欧贸易不平衡,认为中国 出口过多,而欧盟的进口则过少。同时,欧盟还指责中国的企业补贴政策造成不公平竞争。然而,补贴在全球范围内是普遍现象,各国都会采取措施保护自 己的优势产业。 在稀土问题上,中国的出口管制越来越严格。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从11月8日起,将对5种稀土 ...
作妖自毙!车企警告:缺少中资芯片伤害美国
观察者网· 2025-10-17 15:59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自9月30日起对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等实施为期一年的全球运营冻结[3] - 荷兰政府要求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进行托管[3] - 闻泰科技发表声明,强烈抗议荷兰政府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歧视性待遇和过度干预[3] - 美国政府在9月29日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且持股超50%的闻泰科技子公司追加同等力度出口管制[5] 美国与荷兰的协同行动 - 法庭文件显示,美国于今年6月通知荷兰官员,将把制裁延伸至被列实体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7] - 美方向荷兰转达,若安世半导体申请豁免,必须更换中国籍CEO,美国会“专门考虑缓解措施”[7] - 荷兰政府行动紧随美方制裁之后,但荷兰经济事务部发言人坚称美国未参与决策,时机“纯属巧合”[5] 对全球汽车产业的潜在影响 - 安世半导体无法保证芯片交付,可能严重干扰汽车制造业[1] - 欧美多个主要汽车制造商组织警告,芯片供应中断可能迅速影响美国汽车生产,美国工厂最早下个月将受影响[1][2] -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AI)代表通用、丰田、福特等车企敦促尽快解决问题,否则将扰乱美国及多国汽车生产并产生溢出效应[1][2] -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对美国的零部件和汽车生产至关重要[1][4] 公司基本情况与事件性质 -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荷兰,2024年收入约147亿元,占闻泰科技总营收六分之一[5] - 事件被中国欧盟商会谴责为“由地缘政治算计驱动的现代经济强盗行径”[8] - 媒体评论指出,荷兰政府此举将加剧西方国家与中国在高端技术领域的摩擦[3][5] 各方反应与潜在后果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坚决支持闻泰科技依法维权,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施加选择性歧视[8] - 中国外交部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8]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指出美方规则是始作俑者,希望荷方纠正错误做法[9] - 研究人士警告,中方反制措施目标可能是更广泛的欧洲半导体行业[7]
荷兰将会对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采取限制措施,中方回应
环球网· 2025-10-13 15:46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计划对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采取限制措施 [1] - 中国外交部对此事作出回应 [3] 中方官方立场 - 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3] - 中方反对针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 [3] - 中方呼吁有关国家应切实遵守市场原则 [3] - 中方强调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3] - 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