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和大养老战略
搜索文档
定了!金融监管总局:第四套生命表2026年启用!死亡率平均下降20%左右,价格怎么变?
13个精算师· 2025-10-29 20:25
第四套生命表发布与启用时间 - 金融监管总局和精算师协会正式下发《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即第四套生命表 [1][7] - 第四套生命表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启用,届时保险公司产品定价将以新表作为参考 [2][9] 生命表核心内容与结构变化 - 第四套生命表共包含4张表,延续第三套的业务区分,保留非养老金业务一表、二表以及养老类业务表 [15][16][17] - 新增单一生命体表男女表(CL4),反映被保险人个体死亡发生率经验,为产品定价提供更全面数据 [15][17][18] - 养老类业务表被置于首位(CL1),体现行业在老龄化背景下对养老保障类产品的侧重 [17] - 非养老类业务表适用产品范围微调,终身寿险以死亡保障责任为主的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其他(如增额终身寿险)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 [19][20][21] 死亡率与预期寿命变化 - 第四套生命表CL1-3的死亡率相较第三套平均下降20%左右,男性平均下降22%,女性平均下降19% [13][31] - 保险人群预期寿命持续提升,第四套生命表预期寿命较第一套增长约10岁 [3][8] - 以CL1(2025)表为例,男性预期寿命为85岁(较第三套提高2岁),女性预期寿命为89岁(提高1岁) [33][36] - 保险人群预期寿命(如男性85岁)高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反映投保人群可能具有较高健康管理意识 [39] 对保险产品定价的潜在影响 - 死亡率下降意味着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风险保障类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下降空间或略低于此前第三套表更新时的5%-10% [13][42] - 生存类年金产品因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升,价格可能上涨 [3][13][42] - 生命表数据是产品预定死亡率的厘定依据,但非唯一标准,具体价格变化在不同保险公司间存在差异 [43] - 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在计提法定责任准备金时必须采用生命表数据 [43] 监管合规与行业影响 - 保险公司需建立死亡发生率偏离度评估区间和定期回溯机制,背离评估区间需在年度精算报告中说明原因并提出整改举措,报告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44][45] - 新规实施后,保险公司需在"死差"方面加强管控,与"报行合一"下的"费差"管理形成补充 [46] - 分红型保险产品计算盈余和红利时,应以第四套生命表为基础计算法定责任准备金 [48] - 行业竞争重点逐渐从单纯的产品价格转向包含大健康、大养老在内的多元化服务能力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