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寿险

搜索文档
预定利率下调掐表!分红险能接住下一波流量吗
北京商报· 2025-08-31 21:48
预定利率下调事件概述 - 人身险行业预定利率自8月31日24时起从2.5%下调至普通型产品最高2.0%、分红型最高1.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最高1.0% [4][5] - 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 头部险企率先调整并部署综合应对策略 [3][4][8] 市场反应与销售情况 - 停售前出现销售高峰 部分保险公司和中介系统因投保量激增出现卡顿 [1][5] - 保险经纪人工作日长远超平日 客户购买欲望强烈 [1][5] - 单家中介平台下架产品数量高达百款 涉及重疾险、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和分红险等多类产品 [6] 头部险企应对策略 - 中国人寿建立贯穿前中后台的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 涵盖新产品储备、销售管理及系统建设 [8] - 新华保险自年初建立产品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并优化产品结构 [8] - 多家公司聚焦分红险转型 中国平安上半年分红险占新单价值40% [9] 产品格局变化 - 分红险成为行业重点发力方向 其"保障+收益"属性在利率下行背景下相对吸引力提升 [9] - 预定利率下调后普通型产品保费上涨 例如少儿重疾险保费从2440元上涨至3294元 [12] - 重疾险新保费预估上涨15%-35% 定期寿险微涨2%-10% 固定收益类增额寿险收益下降8%-20% [12] 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 头部险企看好"十五五"时期发展机遇 明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五大核心定位 [15] - 政策支持体系密集出台 保险机制加速引入社会治理 行业有望迈上更高发展平台 [15] - 寿险被定位为中产阶级财富管理压舱石 提供财富增值、家庭保障和医疗养老三重价值 [16]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4:0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保费创历史同期新高,新业务价值快速增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6][7][8] 业务表现 - 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6] - 首年期交保费812.49亿元,稳居行业榜首,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303.05亿元,占比37.30% [6] - 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同比增长20.3%,继续引领行业 [7] - 总销售人力64.1万人,销售队伍规模保持领先 [6] 渠道分析 - 个险渠道总保费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新业务价值243.37亿元,同比增长9.5% [11] - 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同比增长45.7%,新单保费358.73亿元,同比增长111.1% [12] - 团险渠道总保费144.37亿元,短期险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13] - 其他渠道总保费377.59亿元,同比增长8.1%,参与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 [14] - 互联网保险业务总保费704.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5] 产品结构 - 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33.42% [7] - 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 [7] - 推出八十余款新产品,涵盖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普惠保险等领域 [16][17] 投资业务 - 投资资产达71,271.53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8% [22] - 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由2024年底的12.18%上升至13.60% [22] -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78%;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总投资收益率3.29% [23] - 信用债外评AAA级占比超过98%,债权型金融产品外评AAA级占比超过99% [25] 资产负债与偿付能力 - 总资产7.29万亿元,投资资产7.13万亿元,双双突破7万亿元 [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5,236.19亿元,同比增长2.7% [8]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0.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9.54% [38] - 保险合同负债62,851.32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9% [32] 生态建设与创新 - 协同销售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业务保费125.84亿元,保单件数同比增长9.5% [19] - 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在15个城市布局19个机构养老项目 [20] - 推出"随心居"旅居产品,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20] 数智化运营 - 数字核保员带动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5.8%,智能客服机器人应答准确率超95% [28] - 商业保险理赔案件超1,200万件,数智化服务赔案占比超75% [28] - 中国人寿寿险APP累计注册用户超1.6亿人,柜面焕颜改造超760家 [28] 公司治理 - 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238元,共计约67.27亿元 [1] - 修订《公司章程》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及监管核准 [46][47]
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8:21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7.2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其中投资资产7.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8% [1] - 营业收入239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人民币,增长6.9% [1] - 每股收益1.45元人民币,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3%,提升0.04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0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 [1] 业务发展 - 总保费收入5250.8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3%,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5] - 首年期交保费812.49亿元人民币,稳居行业榜首,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303.05亿元人民币,占比37.3% [5] - 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继续引领行业 [6] - 个险渠道总保费4004.48亿元人民币,增长2.6%,其中续期保费3265.63亿元人民币,增长10.4% [10] - 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45.7%,新单保费358.73亿元人民币,增长111.1% [10] - 互联网保险业务总保费704.8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 [11] 投资管理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人民币,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人民币 [19] - 净投资收益率2.78%,总投资收益率3.29% [19] - 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占比73.56%,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20%,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由12.18%上升至13.6% [17][18] - 信用债外评AAA级占比超98%,债权型金融产品外评AAA级占比超99% [20] 产品创新与服务 - 推出产品八十余款,持续打造形态丰富、与市场相适应的产品供给体系 [11] - 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33.42% [6] - 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 [10] - 参与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70多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和14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 [11] 销售队伍与渠道 - 总销售人力64.1万人,销售队伍规模保持领先 [5] - 个险销售人力59.2万人,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营销队伍规模37.6万人,收展队伍规模21.6万人 [10] - 银保渠道客户经理1.8万人,人均产能同比大幅提升51.8% [10] - 团险渠道销售队伍规模3.1万人,人均产能较上年同期增长6.7% [11] 风险管理与偿付能力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0.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9.54%,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7][30] - 建立了五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1+7+N"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31] -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28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31]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数字核保员带动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5.8%,坐席智能助手助力95519人工接通率稳居高位 [23] - 中国人寿寿险APP累计注册用户超1.6亿人,超760家柜面完成焕颜改造 [23] - 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单位 [22]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238元人民币,共计约67.27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股68.37%,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25.94% [2]
最后冲刺! 人身险产品切换倒计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0:27
行业动态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新研究值为1.99% 触发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多家保险公司明确将调整新备案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 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产品投保申请 [1] - 保险预定利率跟随市场存款利率下调 行业进入预定利率2.0%时代 8月末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全线产品面临涨价 [1] - 保险销售平台如蚂蚁保、微保、水滴保等发布8月31日产品下架通知 预计上百款产品将下架 涉及重疾险、失能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和分红险等多种产品 [3] 销售活动 - 保险代理人积极拜访客户并宣传产品切换和涨价信息 行业频现千万元保费大单 客户因缺乏投资渠道且保险收益略高于其他金融产品而增加投保 [2] - 保险销售平台制定专项服务预案 针对下架产品和投保疑问提供咨询与解答 确保用户权益和服务体验 [3] 产品转型 - 同方全球人寿、中意人寿等合资寿险公司已推出预定利率1.5%的分红型寿险产品 主动应对低利率市场环境 [6] - 分红险成为利率切换后的主流产品 其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的差额 保险公司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7] - 分红险预定利率2.0% 按最高红利演示利差水平计算 演示利率最高约3.75% 比传统险更具收益预期优势 能更好地穿越周期并分享收益回报 [7] - 分红险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0.25个百分点 且拥有浮动收益设计 对客户吸引力更高 预计新单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 缓解险企刚性成本压力 [7] 机构准备 - 保险机构产品部门和IT部门员工忙于开发并上市符合预定利率要求的新产品 行业虽有大范围停售和产品切换经验 但仍需全员加班确保顺利过渡 [4] - 保险销售平台积极沟通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 做好新旧产品切换、客户服务等工作 全力推进衔接计划 确保在售产品合规并为新产品上线作准备 [3]
最后冲刺!人身险产品切换倒计时:代理人、IT员工忙到“飞起” 有平台已推出替换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0:00
行业动态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新研究值为1.99% 触发行业产品利率调整 [1] - 2025年8月31日24时起 不再接受超过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 [1] - 保险预定利率跟随市场存款利率下调 行业进入预定利率2.0%时代 [1][4] 市场反应 - 保险代理人积极进行客户拜访和咨询 以"最后一周"和"即将涨价"作为宣传重点 [1] - 行业频现千万元保费大单 因保险收益略高于其他金融产品 [2] - 蚂蚁保、微保、水滴保等平台发布8月31日产品下架通知 预计上百款产品调整 [4] 产品调整 - 涉及重疾险、失能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和分红险等多类产品 [4] - 水滴保沟通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 制定专项服务预案保障用户权益 [4] - 保险机构产品部门和IT部门全员加班 开发符合新预定利率要求的产品 [4] 新产品方向 - 同方全球人寿、中意人寿等公司已推出预定利率1.5%的分红型寿险产品 [6] - 分红险保底收益比传统险低0.25个百分点 但具有浮动收益设计 [7] - 分红险演示利率最高约3.75% 其中利差水平不超过(4.5%-预定利率)*70% [7] 行业趋势 - 储蓄型保险在低利率环境下优势凸显 预定利率2.5%产品退出市场 [6] - 保险行业向分红险转型 新单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 [7] - 分红险占比提升将缓解险企刚性成本压力 [7]
保险的不同险种保障有何区别?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05
保险行业概述 - 保险作为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工具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1] 人寿保险 - 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 在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达到约定条件时给付保险金 [1] - 主要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 保障家人生活子女教育及债务偿还等费用开支 [1] - 定期寿险在约定保障期间内提供身故保障 终身寿险提供终身身故保障并具有储蓄功能 [1] 健康保险 - 针对被保险人健康问题提供保障 包括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2] - 医疗保险补偿因疾病或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 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2] - 社会医疗保险为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 商业医疗保险可补充社保报销后剩余费用或社保范围外费用 [2] - 重大疾病保险在被保险人确诊约定疾病时一次性给付保险金 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弥补收入损失及康复护理费用 [2] 意外保险 - 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伤残和医疗费用支出 [2] - 意外伤害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2] - 保障范围包括日常生活意外如交通事故跌倒摔伤 以及特定场景意外如旅行意外运动意外 [2] - 意外身故保险金因意外导致身故时一次性给付 意外伤残保险金根据伤残程度按约定比例给付 [2] - 意外医疗保障部分用于报销因意外导致的合理必要医疗费用支出 [2] 财产保险 - 以各种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 包括家财险企业财产险和车险 [3] - 家财险为家庭财产提供保障 如房屋及附属设备室内装修等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3] - 企业财产险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提供保障 减少企业面临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的经济损失 [3] - 车险保障机动车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交强险为国家强制购买 商业车险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等 [3]
预定利率下调冲击普通人:钱袋子遭 “双重挤压”,长期规划不确定性陡增
搜狐网· 2025-08-20 16:16
预定利率调整核心内容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现行上限,触发调整机制,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降至2.0% [1] - 分红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1.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为1.0% [1] - 现行高利率产品预计于8月31日停售,各公司将在两个月内完成新旧产品切换 [1] 利率调整对产品收益的影响 - 预定利率下调导致储蓄型保险收益显著缩水,年金险未来领取金额明显减少,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增长放缓 [2] - 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例,按2.5%预定利率测算,1万元一次性投入在低档结算利率2%下80岁时累计领取17420元,高档结算利率3.5%下累计领取27000元 [6] 保障型产品保费变化 - 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保费面临上涨,平均涨幅约20%,含投资储蓄功能的重疾险调价幅度高于纯消费型产品 [2][3] - 以30岁男性投保30万保额重疾险为例,i无忧3.0版本年保费6270元较2.0版本4440元增加1830元 [2][3] 对消费者财务规划的影响 - 养老、教育等长期资金储备计划受冲击,需重新评估资金缺口并调整规划方案 [5] - 保费上涨使未配置基础保障人群投保成本上升,建议将保费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10%-15%以内 [4][6] 行业调整背景与应对策略 - 利率下调旨在应对利差损风险,匹配市场利率下行趋势,防范行业系统性风险 [1] - 建议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高国债、大额存单等固收类资产比例,搭配权益类资产对冲利率风险 [6] - 抓住窗口期锁定高利率产品,优先配置"保障+储蓄"组合型产品满足基础保障需求 [6][7]
预定利率下调 人身险产品批量停售在即
证券日报· 2025-08-19 14:24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1] - 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1] - 多家人身险公司公告自9月1日起将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0% [1] - 分红险保证利率从2.0%下调至1.75% 万能险保证利率从1.5%下调至1% [1] 产品调整与市场反应 - 已有多个保险产品正式停售 部分产品持续销售至8月31日 [1] - 水滴保平台预计上百款产品将在8月31日前下架 [1] - 涉及产品类型包括重疾险、失能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和分红险 [1] - 预定利率下调将导致保险产品价格上涨或收益下降 [1] 平台应对措施 - 水滴保积极沟通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 推进新旧产品衔接计划 [2] - 制定专项服务预案为用户提供下架产品和投保疑问的咨询解答 [2] - 搭建会员体系包含四大分类10个等级 提供30多项权益内容 [2] - 会员权益覆盖健康管理服务、就医绿通服务和高端定制服务 [2] 消费者决策建议 - 投保需依据个人实际需求和投保意愿 [2] - 需综合考虑家庭保障需求和经济收入情况 [2]
周延礼:持续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多层次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农业保险功能转型 - 农业保险从保灾害、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型 确保农民收入不因自然灾害和成本损失而减少 [1] - 为农民提供收入安全保障机制 发挥安全锁和定心丸作用 [1] 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 稳步扩大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 [1] - 提高小农户农业保险投保率 努力实现愿保尽保 [1] - 基本形成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1] - 在农村住房、农机具、农业设施等涉农领域逐步完善险种体系 [1] 监管政策完善 - 银保监会发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 进一步缩短定损时限 [1] - 细化查验影像要求 切实保障投保农户权益 [1] - 增加线上化、信息安全等条款 引导保险公司重视农险科技赋能 [1] 科技应用创新 - 保险公司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远程查勘等技术手段 [2] - 健全精准高效的查勘定损机制 提升保险理赔效率 [2] - 为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2] 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 积极探索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2] - 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拓宽保险增信途径 [2] - 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 缓解农户贷款难和贷款贵问题 [2] 农村保险产品拓展 - 重点探索农村居民健康险业务、定期寿险业务和意外险业务 [2] - 为贫困人口提供住房风险保障 [2] - 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家庭人员和农村孤儿提供两保一孤大病补充保险 [2] - 推动保险资金到西部地区 [2] 防返贫保障机制 - 利用保险手段防止脱贫人口因病、因学返贫 [2] - 在老少边穷地区利用保险手段巩固脱贫成果 [2] - 通过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 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2]
保险业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政策导向与监管要求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求保险业提升乡村振兴服务功能 包括加大进城农民保险保障力度 研发专属保险产品 落实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1] - 监管要求人身险公司针对农村居民需求扩大意外伤害险 定期寿险 健康保险 养老保险等产品供给 [1] - 银保监会推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经营 并明确保险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目标和任务 [2] 行业成效与数据表现 - 农业保险截至2021年12月末为1.78亿户次农户提供4.72万亿元风险保障 [1] - 行业通过持续扩面增品提标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 业务拓展与创新方向 - 保险业需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 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2] - 要求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效 按照愿保尽保应赔尽赔快赔早赔原则开展服务 [2] 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 - 中央到地方政府及银保监会系统对农村保险服务开足支持马力 通过优化政策强化监管促进规范健康发展 [1]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与乡村振兴新形势相匹配的保险保障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