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却忘了中国早握3张王牌
搜狐财经· 2025-10-26 19:49
事件背景 - 巴西圣保罗港积压约200万吨大豆,产生每日高达120万美元的港口滞留费用 [1][14] - 此局面源于巴西供应商对市场地位的误判及单方面提价行为 [3][5][7] 市场格局变动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采购重心转移,今年前九个月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达66%,个别月份占比飙升至93% [3][5] - 巴西供应商将大豆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提升至650美元,涨幅接近12%,较同期美国大豆价格高出66美元 [7] - 价格上涨导致中国压榨企业进口成本每吨增加约750元人民币(汇率1:7.2),加工每吨大豆亏损超过200元 [9][10]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近百家油料压榨厂联合取消原定于12月至次年1月的大豆订单 [12] - 中国已建立多元化进口网络,例如乌拉圭对华大豆出口同比增长30%,俄罗斯远东地区新季大豆于11月中旬启运 [15][17] - 行业通过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替代品,实现饲料行业15%的大豆消耗替代 [19] - 中储粮在全国布局6个大豆储备加工基地,储备规模可保障全国数月供应 [19] 市场机制调节 - 阿根廷政府宣布临时政策,在10月31日前或出口额达70亿美元前免征大豆产品出口关税 [21] - 政策使阿根廷大豆到岸价格每吨降低70美元,中粮、益海嘉里等中国企业在48小时内敲定130万吨新订单,船期安排于11月 [23] - 市场在几天内完成从巴西订单取消到阿根廷订单敲定的供应衔接 [25] 核心启示 - 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占全球70%以上份额,但并未掌握绝对定价权 [25] - 全球化供应链稳定运行基于互利共赢,短期优势挑战规则的行为将被市场修正 [27]
巴西大豆烂港,中国三张王牌,让其美梦破碎。
搜狐财经· 2025-10-26 16:45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冲突加剧影响全球大豆贸易,中国暂停美国大豆新订单并于9月全面中断进口,将进口转向巴西 [3] - 2025年1月至9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5210万吨,占总进口量66%,部分月份占比高达93% [3] - 中国是全球大豆消费主力,同期进口量超过1亿吨,占全球流通量60% [5] 巴西大豆贸易策略与市场反应 - 巴西粮商将大豆价格从580美元/吨抬升至650美元/吨,涨幅接近12%,比同期美国大豆价格高66美元/吨 [5] - 中国近百家油料压榨厂联合取消12月至次年1月共计800万吨巴西大豆订单 [5] - 巴西圣保罗港积压数百万吨大豆,粮商面临每天高达120万美元的滞港费,导致利润缩水 [1] 中国大豆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中国自2018年起实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减少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 [5] - 乌拉圭对华大豆出口量在2025年增长30%,俄罗斯远东地区新季大豆于11月启运 [5] - 阿根廷宣布大豆及相关制品出口免税,到岸价降低70美元/吨,中国企业在48小时内锁定130万吨订单 [9] 中国大豆供应链的替代与保障措施 - 中储粮拥有六个大豆储备加工基地,现有储备量可支撑全国数月供应 [6] - 菜籽粕、棉籽粕等替代品比例达到15%,有效减少大豆消耗 [6] - 农业技术在全产业链大范围推广,降低了对大豆的依赖 [7]
巴西背刺,中国反手一击!800万吨大单喊停,大豆战争已经打响
搜狐财经· 2025-10-26 16:41
最近,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大豆采购"竞争悄然升温。虽然大豆看似是一种小小的农产品,但它背后却与全球粮食安全紧密相关,甚至涉及到国家的战略安 全。 这场较量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中美贸易战。那时,中国几乎完全暂停了从美国进口大豆,转而寻找南美的供应商,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巴西。然而,巴西却在 尝到甜头之后,迅速提高了大豆的价格。 巴西本应更加珍惜中国这个大客户,却反手"加价"——大豆的价格从每吨580美元一跃上涨至650美元,涨幅接近12%。这个价格比美国的大豆贵了整整66美 元一吨!价格一涨,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面临了不小的压力。每加工一吨大豆,企业的亏损额超过200元人民币。许多油厂因此决定暂停从巴西采购,尤其是 12月和明年1月的订单,共计达800万吨。 在此背景下,巴西似乎认为,中国如此依赖自己,无法轻易找到替代供应商。的确,数据显示,中国在2025年前九个月从巴西进口了5210万吨大豆,占中国 大豆进口总量的66%,某些月份甚至高达93%。可巴西却忘了,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只有你能供应"的中国了。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实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不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阿根廷、乌拉圭、俄罗斯,甚至一些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