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体协同计算

搜索文档
太空算力:打破传统地天观,重构天基智能版图
银河证券· 2025-07-14 17: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轨道算力崛起突破地面瓶颈,重构天基智能新生态,市场空间巨大,太空算力引领天基计算体系升级,产业链形成闭环,发射成本下降推动经济可行性,下游应用扩展,卫星角色跃迁 [5] - 介绍海外 Starcloud 公司和国内三体计算星座案例,体现太空算力发展情况 [5] - 普天科技依托背景与能力向空天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型,布局卫星业务 [5] - 空天算力建立新维度,提供新传输模式和评估视角,建议关注卫星地面运营商相关标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突破传统地天视角,引领未来空天基础设施革命 算力上天,智启星图 - 太空算力将设施部署于太空轨道,使卫星进化为智能体,构建天基智能基础设施,缓解带宽压力等,具备战略价值与应用前景 [8] - 天基计算体系从“天感地算”到“天数天算”再到“天地一体协同计算”演进,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和优势,已有多个商业化场景落地 [11][12][14][17] “能耗 - 密度 - 扩展性”三重矛盾的关键解法 - 太空数据中心在能源获取、热管理效率、可扩展性及建设周期等方面优势显著,能解决 AI 基础设施三重矛盾 [19][20] - 能源利用效率远超地面,边际发电成本低 20 至 80 倍,太空热管理环境优越,可扩展性等方面规避地面瓶颈 [21][25][26] 太空算力基础设施的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卫星设计制造—发射部署—在轨运营—数据应用”,分为上游制造与发射、中游运营与地面接入、下游数据赋能与场景落地三个核心环节 [27] - 上游卫星制造和计算载荷成核心,发射成本下降;中游是关键枢纽,系统和设备升级;下游场景拓展,释放商业价值 [29][30][32] 三体星座国内突围,Starcloud 海外探路 太空算力海外案例分析——Starcloud - Starcloud 计划 2025 年 8 月发射首颗搭载 NVIDIA H100 GPU 芯片卫星,长期目标构建千兆瓦级别轨道数据中心,已获投资并洽谈融资 [39][40][41] - 其他企业也在布局轨道数据中心赛道,受科技领袖和政策关注 [5] 太空算力国内案例分析——三体计算星座 - 2025 年 5 月“三体计算星座”首发成功,12 颗卫星入轨,具备多种能力,未来将扩展规模 [44][47][49] - 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在关键技术实现自主突破,各参与企业承担不同职责,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竞争激烈,中国推进相关项目 [50][54][57] 太空算力地面通信运营商展望 - 普天科技 - 普天科技是通信综合服务商,具备双主业能力和全流程交付能力,推进“通信 + 数字化”转型 [63][64] - 公司从传统通信服务商转型为新型空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者,布局前沿领域,打造闭环生态,参与标准制定 [65] - 围绕低轨卫星通信推进业务落地,研发涵盖三个重点方向,执行开发项目强化综合交付能力 [66][68] 投资建议 - 空天算力建立新维度,提供新传输模式和评估视角,市场空间大,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81] - 关注具有轨道资源与星座运营能力的潜在卫星服务平台型标的,如普天科技 [81] - 关注具备整星研制能力的制造端标的,如上海瀚讯等 [82] - 关注前瞻布局下游应用侧具备 AI 智能服务能力的标的,如千方科技等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