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地财政关系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温来成:应进一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经济观察报· 2025-08-02 11:05
融资平台转型背景与政策变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 - 202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市场化转型 [1][3] - 政策表述从"加快剥离"升级为"出清",反映转型进度不及预期且部分地方政府仍存救助幻想 [2][3] 融资平台历史作用与现状 - 融资平台自1980年代起解决了地方政府筹资难题,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4] - 2014年预算法修订后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扩大,截至2023年6月余额超50万亿元,融资平台历史使命已完成 [4] - 当前区县平台普遍缺乏优质资产,面临融资困难和产业转型压力 [1][7] "出清"政策内涵与影响 - "出清"意味着融资平台需全部转型为市场化国企,仅保留少量政策性业务 [6] - 该政策是重大转折点,旨在彻底解决隐性债务问题而非弱化地方政府经济职能 [3][8] - 转型过程将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隐性债务处置责任主体仍为地方政府 [7] 地方政府应对措施 - 中央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再融资债券额度等方式提供支持 [7] - 地方政府需调整支出结构,未来2-3年逐步推进转型 [7] - 需进一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以减轻地方支出压力 [7] 债务风险防控目标 - 中央要求2028年前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可能提前至2027年 [2] - 融资平台已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点,需防范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 [8]
热点思考:税收增速为何跑输GDP?——“大国财政”系列之一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2-26 18:26
税收与GDP增长规律 - 税收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存在非对称波动特征,弹性系数约为2:1,即GDP增速每偏离5%基准1个百分点,税收增速波动幅度可达2个百分点 [2][7] - 税收弹性主要源自所得税机制:企业所得税对名义GDP弹性略大于2,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弹性明显大于2 [2][8] - 2024年税收下降主要源于国内增值税(-2662亿)、出口退税(-2159亿)、契税(-740亿)和土地增值税(-425亿),合计占降幅的97.1% [9] 行业税负差异 - 税收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GDP,2021年前五大行业(制造业、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采矿业)贡献77.4%税收,而GDP前五大行业占比仅58.8% [3][13] - 房地产(28.3%)、金融(27.3%)、租赁商务服务(22.9%)税负最高,农林牧渔(0.2%)、教育(1.3%)最低 [3][14] - 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税收受PPI主导,房地产税收与土地购置和销售周期相关,金融业税收取决于信贷规模、盈利及薪酬 [3][15][16][17] 2025年税收趋势 - PPI回升及金融地产周期改善或推动税收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国税收总量有望回升至2023年18万亿元水平 [5][19] - 21个省份2025年税收预测均值3.9%,青海(13.8%)、新疆(8.0%)、湖北(7.8%)增速领先 [5][19] - 税制改革将聚焦新业态税收制度完善和央地财政关系调整,包括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举措 [5][20] 税收结构性影响因素 - 增值税下降受PPI下行和金融地产活跃度降低双重影响,2024年同比下降3.8% [10] - 出口退税因出口量增长扩大12.6%,进口环节税收(-1.6%)未能有效对冲 [11] - 房地产五大税种(契税、土地增值税等)与行业周期强关联,2024年贡献税收降幅显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