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单供给压力
icon
搜索文档
存单:Q3无近忧、Q4有顾虑
天风证券· 2025-09-18 23:1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存单利率在第三季度保持窄幅震荡 主要波动区间为1.6%-1.7% 但第四季度面临供给压力增大和利率波动加剧的风险 可能呈现"波动加大、易上难下"的特征 不过央行呵护意图明显 1年期存单利率主要波动区间或维持在1.6%-1.7%[2][4][5] 存单利率表现与供给特征 - 6月以来存单到期规模同环比增长但一二级收益率表现稳定 资金面多数时间维持均衡 存单发行价格窄幅震荡 主要波动区间为1.6%-1.7%[2][10] - 6-8月存单净融资持续为负 与一季度大幅提价发行现象和历史同期情况存在偏离 主要银行备案使用进度较往年同期放缓 股份行备案使用进度下滑较为明显 或指向部分银行主动压缩存单融资规模[2][13] - 存单供给偏弱原因包括6-8月央行中长期流动性投放规模可观 买断式逆回购累计净投放7000亿元 MLF累计净投放5180亿元 5月中旬降准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 缓释负债端资金压力[2][20] - 存单供给期限明显压缩 6个月以下规模占比超季节性抬升 但9个月和1年期发行占比明显低于季节性水平 国股行期限结构变化更为陡峭 3月短期限发行占比达近五年高峰[22] 四季度存单供给展望 - 存单供给规模与到期量紧密关联 形成刚性供给 9月到期规模约为3.5万亿元 为年内较高水平 四季度环比回落 10-12月分别约为1.7万亿元、2.6万亿元和2.5万亿元 略高于往年同期规模 对应存单发行规模相应抬升[3][29] - 四季度边际影响因子包括央行流动性投放力度、信贷投放是否加力、备案额度使用情况和高息存款到期后的接续[3] - 从备案额度看 前三季度存单发行节奏较往年同期放缓 在尽量用足当年备案额度的预期下 可能推升四季度银行存单发行规模[4][32] - 从负债端缺口管理看 9月季末信贷投放冲量特征可能更为突出 贴息政策落地或强化这一特征 四季度高息定存集中到期 或驱使部分资金搬家至资管类产品 银行或倾向于发行存单抹平资金缺口[4][33] 市场承接与利率走势 - 四季度高息存款到期后搬家至资管类产品将放大负债端不稳定性和存单利率波动 资金形态从一般存款转变为同业负债 意味着负债端稳定性下降 交易属性更强的资金追逐资本利得 或放大存单利率波动[5][36] - 非法人产品及境外机构存单持仓规模出现明显回落 或因权益市场表现较优使部分资管类产品面临赎回压力 从而减持存单 境外机构近几个月对存单减持也较为明显[34] - 四季度负债端存单刚性需求或将抬升 但市场承接力量弹性或加大 供需不对称或使存单利率呈现波动加大、易上难下特征 央行流动性投放和资产端信贷需求是关键因素[5][36] - 当前央行呵护意图较为明显 叠加实体信贷需求仍在修复区间、政府债供给节奏整体平稳 存单提价发行诉求或相对可控 1年期存单主要波动区间或维持1.6%-1.7%[5][36]
如何看待存单潜在压力及其影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5 16: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债市表现分化,信用债强于利率债,短端好于长端,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市场担忧同业存单到期再融资压力大及存款流失后银行发存单补负债增加供给压力,但中长期银行缺主动扩负债意愿,供给压力难持续;短期市场抢跑交易存单供给压力和存款搬家预期,6月存单和国债利率震荡概率高、信用债或占优,中期存单供给压力缓解、利率下行空间或打开 [1][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周度复盘 本周不同券种表现分化,存款利率降低后10Y国债收益率利多出尽、曲线陡峭化,10Y国债收益率周度上行4.15bp,期限利差扩大4.42bp至27.27bp;信用债强于利率债,短端好于长端,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或因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市场交易存款搬家预期引发信用债抢配,同时担忧存单供给压力和银行减配利率债致收益率回调 [6] 银行短期补负债或推升存单价格,但中期缺乏扩负债意愿,市场担忧停留在预期层面 市场担忧同业存单到期再融资压力大,2025Q1净融资规模高于季节性且3个月存单成主力,2月、3月发行的3个月存单5月、6月到期,6月到期量达4.16万亿元;还担忧存款流失后银行发存单补负债增加供给压力,参考上轮存款降息,预计本次6月、7月存单净融资额升至季节性高位;但中长期银行缺主动扩负债意愿,供给压力难持续,因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不强、债券投资收益不高;本轮存款降息与2024年4月整治“手工补息”相似,存款搬家时信用债先强,国债和存单收益率下行滞后 [9][12][19] 存单短期供给压力不改债市做多环境 短期市场抢跑交易存单供给压力和存款搬家预期,逻辑为银行降利率致存款搬家、缺负债、存单供给有压力、存单和利率债回调、信用债占优,但实际存款搬家非一蹴而就,银行未大规模发存单;短期6月银行补负债需求高,存单和国债利率震荡概率高、信用债或占优,中期银行扩负债意愿弱,存单供给压力缓解,再融资压力或低于预期,市场验证供给压力弱时存单和国债利率下行空间或打开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