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宁夏固原“体育大餐”让中小学生“动起来”
中国青年报· 2025-11-04 06:38
政策导向与核心要求 - 教育部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及心理健康等问题[2] - 核心要求是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推动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2] -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于2025年2月12日发布通知,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2] 课程与课时调整 - 宁夏各地中小学日常安排发生变化: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每天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2] - 在每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安排3至5节体育课[2] - 弘文中学通过将每节课从45分钟压缩到40分钟,将每周两节的课后辅导课减为1节,节省出的时间用于增加体育课时[6] - 固原八中高中部每周体育课由原来的2节增至3节,采用"2+1"室内外搭配教学模式[6] 师资队伍建设与解决方案 - 原州十一小通过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引领,并选配其他学科教师加入兼职队伍,目前近60名专兼职教师承担56个班级每周280节体育课的教学任务[8] - 学校聘请校外专业教练、高校师生及退役军人志愿者作为"编外力量"参与大课间活动[10] - 固原八中2025年新招聘6名体育教师,全校18名体育教师平均年龄约32岁,为教学注入新活力[10] - 弘文中学的体育教学任务由9名专职体育教师承担,其中4人兼任班主任,形成"体育教师+班主任"协同联动模式[11] 教学设施与场地拓展 - 原州十一小利用教学楼外的"边角料"空地彩绘跳方格区域,打造体育活动"微场地",并试点开展游泳教学[10] - 固原八中紧邻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借助资源优势拓展空间,校内配备田径场、6个室外篮球场和1座室内体育馆[10] - 弘文中学拥有两块硬化操场和一块标准绿化操场,配备700个排球、300个足球、一批篮球及AI智能体育测试器械[11] - 学校在暑假补充采购立定跳远测试仪和大量排球等运动器材[10] 教学成效与学生反馈 - 课间延长至15分钟后,弘文中学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主动走出教室参与运动[5] - 原州十一小六年级学生黄晨的跳绳成绩从去年每分钟150多个提升到现在的200多个[12] - 弘文中学九年级体育测试成绩近3年来始终位列固原市第一[13] - 630名七年级新生全员全程完成徒步54公里祭奠英烈活动,体现了扎实的体能训练成果[13] - 学生反馈运动有助于释放学业压力,加深同学间感情[12][14]
食品安全、振兴县中…一文读懂“十四五”教育强国建设“成绩单”
新京报· 2025-09-23 20:22
基础教育建设成果 - 中国基础教育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 [2]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 [2]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是其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主要职能是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教育 [2] 学生身心健康与校园安全 -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 [3] - 全国学生总体近视率与五年前相比有所下降 [3] - 开展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规范食材采购、验收、加工、售卖等关键环节 [4] 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输送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现在的60.8%,进入普及化阶段 [5] - "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 [6] - 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 [6] 学生资助体系 - 学生资助实现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5]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6.3亿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超1.2万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482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70% [5] 职业教育体系发展 -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在校生共3400万人,设置了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434个专业、12万个专业点 [7] - 五年内新增63所职业本科学校,52所普通高校开设职业本科专业,职校生"上升通道"日益畅通 [7] - 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7] 教师队伍建设 - 全国1885万教师的整体结构与素质能力实现"双优化" [8] - 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在"十四五"期间压减65%以上,大力减轻教师负担 [11] - 中西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130多万教师,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成果 [10]
中小学生每天运动2小时,体育老师有点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9:20
政策导向与实施进展 - 教育部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3] - 全国各省强力推动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并广泛开展班级联赛以改进体育中考[3] - 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后政策加码,要求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较1990年规定的1小时时长翻倍[5] - 广东、河南、河北、海南、内蒙古、四川等地在2025年印发文件,落实“2小时”要求的具体办法包括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每天2个30分钟大课间等[5] - 教育部在2024年12月提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5] 行业资源与挑战 - 体育教师资源严重短缺,截至2023年底全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专任教师为47.5万人,仅为语文课专任教师226.2万人的约五分之一[7] - 体育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例如北京中小学体育教师约7000人,“结构性缺编”比例达15%至20%,许多体育教师每周授课超过30节[7] - 具体案例显示浙江温州某小学7名体育教师需承担2000多名学生的体育课,每位教师每周授课18至20节,学校规模超过36个班时每周增加1课时体育课相当于需增加2名教师[7] - 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科学确定体育教师招聘计划以补齐结构性缺口,并推动体育教师跨校兼课等解决方案[8] 安全与风险管理 -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意外受伤是学校主要担忧,可能导致与家长之间的纠纷,许多学校因此限制课间活动[9] - 广东省政策强调需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以防范隐患[9] - 北京日日新学堂案例表明,与家长就健康重要性达成共识、接受小磕碰并做好安全隐患管理是解决安全后顾之忧的关键[9]
增加体育课、防控近视、整治校园餐…“十四五”教育有这些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5:11
教育公共服务进展 - 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 [3]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升至92% 提高了27.5个百分点 [3] - 2024年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惠及1200多万儿童 [3]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60.8% 提高一倍多 进入普及化阶段 [3] - 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及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123.5万人 [3] 学生身心健康促进 -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推动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 [4] - 联合多部门实施近视防控光明行动 抓牢幼儿园和小学关键阶段及电子产品使用关键因素 [4] - 开展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 坚决守住食品安全 [4] - 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 健全学校工作体系和部门协作机制 [5] 县中振兴行动计划 - 国务院审议通过县中振兴行动计划 从五个方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6][7] - 扩充资源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 提升农村学生接受高中教育机会 [7] - 中央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中建设 探索市县结合管理体制 强化教师待遇保障 [7] - 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 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 保证学生运动和休息时间 [7] - 发展综合高中加强职普融通 推动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 [7] 特殊教育保障提升 - 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解决残疾儿童上学问题 [8]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 [9]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升至7000元 [10] - 成立全国首个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将孤独症儿童纳入特殊教育 [10] 学生资助体系完善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6.3亿人次 年资助约1.5亿人次 [11] - 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1.2万亿元 其中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482亿元 占总金额70% [11] - 财政年均投入金额较十三五期间增长32% [11] - 形成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 [11]
教育部回应热点话题,涉校园食品安全、县中振兴等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4:56
“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 - “双一流”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跃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阵加速形成[4] - “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培养任务,承担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4] - 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4] 学生体质健康与近视防控 -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课间活动延长至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6] - 联合多部门实施“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全国学生总体近视率和五年前相比有所下降[6] 校园食品安全管理 - 开展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规范食材采购、验收、加工等关键环节,并对全国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8] - 改善食堂硬件条件,推动中小学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严肃查处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8] 职业教育体系发展 -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包含中职学校9302所、高职1562所、职业本科87所,在校生共3400万人[9] - 职业教育设置19个专业大类、1434个专业、12万个专业点,基本涵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全面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9] 县中振兴与教育公平 - 国家将加大推进力度,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不断提升农村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10] - 通过优化课程、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数字赋能等措施提升县中办学水平,并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整治超时学习、违规补课[10] 学生资助体系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6.3亿人次,年资助约1.5亿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超1.2万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482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70%[11] - 年均财政投入金额较“十三五”期间增长32%,形成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11]
教育部:严肃查处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第一财经· 2025-09-23 13:11
学生体质健康 -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增加体育课、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活动,推广课间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运动2小时要求 [1] - 广泛开展班级联赛,改进体育中考,丰富"运动菜单",激发锻炼热情 [1] - 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稳中有升 [1] 美育与艺术教育 - 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以艺术教育为主渠道,开展面向人人的艺术实践活动 [1] - 目标让每所学校成为艺术园地,让每名学生成为美的体验者和实践者 [1] 学生视力健康 - 实施"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抓牢幼儿园和小学关键阶段、抓住电子产品使用关键因素、抓好采光照明关键条件 [1] - 细化学校日常管理要求,全国学生总体近视率较5年前有所下降 [1] 校园食品安全 - 开展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改善食堂硬件设施 [2] - 推动中小学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严肃查处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2] - 持续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2] 学生心理健康 - 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2] - 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工作合力,有效遏制心理问题上升趋势 [2] - 社会各界重视程度提高,学校工作体系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完善 [2]
教育部:破解“小眼镜”等问题 严肃查处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新浪财经· 2025-09-23 11:32
学生体质健康 -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增加体育课、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广课间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运动2小时要求 [1] - 广泛开展班级联赛,改进体育中考,丰富"运动菜单",以激发锻炼热情 [1] - 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稳中有升 [1] 美育与艺术教育 - 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以艺术教育为主渠道,开展面向人人的艺术实践活动 [1] - 目标让每所学校成为艺术园地,让每名学生成为美的体验者和实践者 [1] 近视防控 - 实施"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创新工作思路,抓牢幼儿园和小学关键阶段、抓住电子产品使用关键因素、抓好采光照明关键条件 [1] - 全国学生总体近视率较5年前有所下降 [1] 校园食品安全 - 近两年开展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改善食堂硬件设施 [1] - 推动中小学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严肃查处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1] - 针对近期仍出现的问题,将持续压实各方责任以守护食品安全 [1] 心理健康教育 - 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1] - 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工作合力,有效遏制了心理问题上升趋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