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生减负
icon
搜索文档
“黄金周”打满11天?中小学春秋假来了,家长休假制度也要跟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7: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由于2026年春节较往年推迟,在2025—2026学年,有的地方将迎来 超长秋季学期,而有的地方将迎来超长寒假。 在北京,2025年秋季学期共145天,随后是37天的"超长寒假";在杭州,2025年秋季学期共159天,是近 10年来秋季学期中"最长的学期",随后是25天的寒假。 上学和放假的天数差距这么大,好在春秋假制度起到了调和作用。2025年秋季学期,杭州各区中小学普 遍放3天秋假,利于学生调整身心。 这3天秋假与国庆假期相连,学生可以连休11天,将有力促进文旅消费。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 政策,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这意味着,在个别地方实行的春秋假,很可能会扩大实施范围。那么,中小学春秋假究竟应该怎么放? 超长版"黄金周" 为了促进文旅消费,中小学春秋假已多次被列入政策议程。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 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202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 ...
多地开学严格执行“每科只配套一本教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8:45
教辅治理政策背景 - 教育部2024年5月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 发布16条负面清单 严禁违规征订教辅或以任何形式强迫诱导学生通过指定渠道购买教辅材料 [1] - 政策并非"一刀切"禁止教辅使用 而是重点针对统一订购环节的黑色利益链 同时推动课堂内外提质增效 [1][6] - 多地执行"一科一辅"或停止统一订购教辅 但允许学生自主携带学习材料进校园 [4][8] 政策实施差异 - 部分地区免费提供配套教辅(每科仅一本) 如山西为180余万名学生提供免费教学资料1200万册 节省家庭开支6600余万元 广东在珠三角实现义务教育教辅全免费 [10] - 部分地区完全停止统一征订 仅提供配套作业本等学习材料 [4] - 政策执行导致家长反响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反对者担忧影响学习竞争力 [1][4] 教辅行业乱象 - 教辅征订存在黑色利益链:部分地区8年间教辅征订人均费用翻番 中部某县教育局教育股长4年间通过组织全县征订收受回扣上百万元 [6][7] - 教辅收益分配畸形:刨去发行税费等成本后剩余不足三成收益 其中10%-20%用于支付回扣 [8] - 部分教师通过增订教辅获取回扣 导致非必要教辅泛滥 质量参差不齐 [6][7] 教育体系调整 - 政策倒逼教学能力提升:减少教辅依赖后 要求教师提高校本作业设计能力 开发深度开放性课堂练习 [11] - 多地采用替代方案:江西严禁统一征订教辅 转而由骨干教师研发《校本作业》并统一印制使用 同时推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官方资源 [10] - 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推动项目制教学 减少对题海战术和标准答案的路径依赖 [12] 行业影响数据 - 教辅治理覆盖范围广泛:山西某市纪委与教育局联合检查407家书店 组织2.76万名教师签订承诺书 给予数十人党纪政务处分 [8] - 政策实施后学生用书量显著下降:对比往年发放大量习题集期刊 现在仅发放课本和每科一本同步练习册 [1][3]
书包“瘦身”记:教辅治理斩断黑色利益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7:17
教辅治理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教育部于今年5月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发布包含严禁违规征订教辅等内容的16条负面清单[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斩断教辅统一订购的黑色利益链,而非一刀切禁止学生使用教辅[1][8] - 此次治理是对2015年《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确立的“一科一辅”、自愿征订等原则的再次强调和执行[5][6][7] 各地政策执行差异与现状 - 各地执行方式分为两类:严格实行“一科一辅”免费提供,或停止统一征订任何教辅材料[3] - 政策导致家长和教师反响两极分化,部分家长担忧影响孩子竞争力,部分教师则支持减负[3][4][5] - 政策不干涉学生自主使用教辅,某省教育厅明确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求自带学习材料到校[9] 治理行动的“减法”与“加法” - “减法”体现在减轻学生学业和经济负担,如山西为180余万名学生提供免费教学资料1200万册,节省家庭开支6600余万元[11] - “加法”体现在推动课堂内外提质增效,鼓励地区和学校开发免费教学辅助资源,如江西师大附中由骨干教师研发《校本作业》[10][12] - 更深层次的“加法”是通过减少教辅依赖,倒逼学校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和教师作业设计能力[13] 教辅行业乱象与铁腕治理 - 教辅征订存在黑色利益链,有教育部门官员连续4年组织征订收受回扣上百万元[8] - 一本教辅材料的收益中,一到两成需用作给相关人员的回扣[8] - 治理方式严厉,如山西某市纪委与教育局成立专班,组织1500余人明察暗访,全市2.76万名教师签订承诺书,给予数十人党纪政务处分[8] 政策对教育模式的长远影响 - 政策旨在推动基础教育去应试化,降低对题海战术和教辅的依赖[13] - 未来教育质量提升将更依赖高质量课堂教学、深度师生互动及项目制教学改革[13] - 政策要求教师转换思路,将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提质的关键因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