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战攻防
icon
搜索文档
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 聚焦AI安全、数据安全与攻防对抗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5 10:48
大会概况 - 2025 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于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汇聚部委、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专家,共同探讨AI安全、数据安全与攻防对抗三大核心议题 [1] - 该大会由绿盟科技连续13年主办,已成为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旨在搭建数智时代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平台 [1] - 大会主题为“弈动 Dynamic·数智跃迁 博弈无界”,凝聚了对数智时代安全格局的深入思考 [1] 公司战略与业务重点 - 绿盟科技以“数”与“智”为核心方向,持续深化创新与落地,探索智能时代安全能力新形态 [2] - 在AI安全方面,公司积极构建AI安全新生态,推动传统安全产品融入智能能力,并推出系列创新方案以强化AI安全治理与防护能力 [2] - 在数据安全方面,公司以“识别—保护—流通—治理”为主线,完善数据要素安全体系,推动数据在开发利用和共享流通中的安全与合规 [2] - 在实战攻防方面,公司持续强化体系化防御能力,依托智能化手段提升攻防效能,完善从风险发现到修复的闭环管理 [2] - 公司秉持开放、协同理念,致力于与产业伙伴携手共筑可信、可持续的智慧安全体系 [2]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我国正通过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构建数字经济新优势 [3] - 数据需从资源向资产、再向资本演进,经过“要素化”过程实现价值化与资产化,高质量的数据治理是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安全利用的关键 [3] - 人工智能正从感知、理解走向生成与创造,驱动产业形态深度变革,例如电力行业正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模型体系 [3] - 应把AI安全纳入统一安全防护体系,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要求完善算法、数据集、平台与智能体的全链路防护 [3] - 大模型的出现推动AI在编程、数据分析与安全防护等领域实现突破,但同时也暴露出提示词注入、不安全模型加载等新的安全挑战 [4] - 网络攻防态势持续演进,传统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基于软件定义欺骗防御的“四蜜体系”为主动防御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4] 大会活动与影响 - 除主论坛外,大会设有三大专题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与实战攻防方向,围绕数智跃迁背景下的安全实践与前沿趋势展开讨论 [6] - 大会以多维视角展现产业创新与技术突破的最新成果,旨在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的纵深融合与协同发展 [6]
弈动 Dynamic·数智跃迁 博弈无界|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京召开
搜狐网· 2025-10-25 08:39
大会概况 - 2025 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于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弈动 Dynamic·数智跃迁 博弈无界” [1] - 大会是绿盟科技连续第十三年主办的行业盛会,已成为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年度重要交流平台 [1] - 大会汇聚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专家,共议AI安全、数据安全与攻防对抗三大核心议题 [1] 公司战略与方向 - 绿盟科技以“数”与“智”为核心方向,聚焦AI安全、数据安全与实战攻防三大领域 [3] - 公司秉持开放、协同理念,致力于与产业伙伴共筑可信、可持续的智慧安全体系 [3] - 公司智慧安全理念从1.0的“连接,协同”演进至3.0的“全场景、可信任、实战化”安全运营能力 [15] AI安全领域 - 公司积极构建AI安全新生态,推动传统安全产品融入智能能力,并推出系列创新方案应对大模型应用趋势 [3] - 2023年公司发布风云卫大模型,确立以风云卫AI安全能力平台为核心打造AI+安全生态 [15] - 公司以“双域共生”、“动态净化”、“双路径推理”等核心技术探索大模型个性化持续学习与未知威胁检测 [17] - 大模型安全成为AI时代新攻防焦点,公司以“以模治模”理念构建四大安全智能体应对五大风险维度 [20] 数据安全领域 - 公司以“识别—保护—流通—治理”为主线完善数据要素安全体系,推动数据安全与合规 [3] - 公司以数据安全3.0为框架构建全生命周期防护体系,通过可信数据空间与AI智能体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转 [19] - 高质量数据治理被视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6] 实战攻防领域 - 公司持续强化体系化防御能力,依托智能化手段提升攻防效能,完善从风险发现到修复的闭环管理 [3] - 基于软件定义欺骗防御的“四蜜体系”通过平台化、可编程特性为主动防御提供新技术路径 [12] - 安全体系正经历从静态防守向动态博弈的根本性变革 [17] 行业趋势与外部观点 - 数字经济正从“数字产业化”向“产业数字化”全面延展,展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趋势 [4] - 电力行业采用“开源+闭源”模式构建行业大模型,如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南方电网“大瓦特”模型 [8] - 大模型使AI具备任务规划、世界知识推理等能力,AI软硬件呈现“双向奔赴”态势,算力成本不断下降 [11] - 应把AI安全纳入统一安全防护体系,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要求完善全链路防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