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审丑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丑车」卖爆了,“审丑经济学”硬控年轻人,越土越好卖?
36氪· 2025-06-03 18:55
行业趋势 - 年轻消费者审美取向出现"反精致主义"趋势,品牌通过"丑设计"实现差异化竞争并引发社交传播[1][19][20] - "丑东西"现象本质是Z世代对传统审美规训的反叛,通过夸张、荒诞设计构建新身份认同[20][23] - 汽车行业出现"审丑经济学",功能性设计与出圈需求推动非主流造型流行[2][9][15] 车企案例 - 比亚迪被部分消费者认为"土",但其王朝/海洋系列年销百万辆,K-Car车型针对日本市场设计(车长≤3.4米/宽≤1.48米),目标占据40%日本微型车市场[2][6][8] - 理想MEGA采用高铁造型设计引发争议,萤火虫因大灯设计被评"好难看"但获得话题热度[9][15] - 领克一季度销量7.3万辆(同比+19%),蛙眼造型被戏称"癞疙宝"但形成记忆点[15] - 比亚迪海豹04月销1.4万辆,方正造型搭配夸张前脸形成反差吸引力[18] 商业逻辑 - 丑设计通过制造审美冲突创造"wow moment",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牌借争议单品获取商业价值[21][22] - 用户吐槽与品牌营销形成共谋,二次传播放大流量效应[23] - 汽车行业将"土味设计"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但需解决文化移植问题应对出海挑战[24] 战略方向 - 中国车企需将本土化设计升华为价值观输出,例如用"去过度化设计"呼应全球可持续趋势[24][25] - 构建新美学逻辑需结合草根创造力与全球青年文化共鸣,实现从制造出海到审美输出的跨越[25]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短期流量获取与长期美学体系建设的平衡[24][25]
「奶辣风」又盯上婴儿高跟鞋了!
36氪· 2025-05-19 17:42
幼态审美宇宙发展至今,已经相继发明出了宝宝碗、宝宝针、小孩裤、奶屁音、宝宝牙来荼毒大家的审美和语言,但幼态审美还远未到尽头。 以下文章来源于李东阳朋友圈 ,作者李东阳 李东阳朋友圈 . 李东阳,500万粉丝营销博主、《首席营销官》主理人。聊营销、说品牌,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围观。永远思考,永远保持怀疑。+V:ldy8963 一起探讨 商业,挖掘营销底层逻辑。 童年的消逝。 文 | 李东阳 来源| 李东阳朋友圈(ID: LDYMarketing) 封面来源 | Unsplash 如今的年轻人或许厌倦了生宝宝,但在当宝宝这件事上从来不落下。 而且还进化出了一条更离谱的路径——幼儿成人化! 最近,有网友曝出有电商售卖一款"婴儿高跟鞋"的商品,该鞋子形似"三寸金莲",网友们怒斥审美畸形。 图源:某电商平台 在当下短视频的黄金时代,一张稚嫩的脸庞可能比任何广告牌更值钱。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提出广告创意的3B原则, 即:美女(Beauty)、婴儿(Baby)和动物(Beast)。因为它们符合人类关注自身生命的天性。 乘着这股流量之风,商家们盯上了儿童成人化生意。 这种观点的确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女童奶辣装、儿童美妆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