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宽容失败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发布“宽容失败”指引 科技创新领域9种情形可免责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5 15:41
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制定并印发了《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 行)》(以下简称《指引》),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提供了系统化、可操作的 制度保障。 《指引》为科研人员划定清晰的"容错"边界,明确3项基本原则、5项勤勉尽责条件、9种免责情形及调 查认定程序,鼓励科研单位和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担当、宽容失败的良好社 会氛围。 其中,符合战略决策方向、符合科学民主决策程序、没有以权谋私、主动担当作为、主动纠错并及时挽 回损失或消除不良影响的,可视为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后,但发生"里程碑式""赛马 式"项目未通过考核、因技术路线选择不当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或因探索使用新机制、新方法、新模 式、新技术导致的科研创新无法实施和难以完成等9种情形,经认定可免除相关责任。 《指引》明确,被认定为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追究相关责任,不影响相关评价与考核,不影响 再次申请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在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时不作负面评价;认定意见 可作为单位接受审计、监督检查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来,"鼓励创新,宽容 ...
既尊重创新也要宽容失败 深圳出台科创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指引
深圳商报· 2025-07-25 00:54
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 -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印发《指引》,旨在鼓励科研单位和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担当、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1] - 《指引》提出三条基本原则:尊重规律鼓励创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依规容纠并举 [1] - 强调尊重科学研究探索性、复杂性等特点,重视科研试错探索价值,消除创新风险顾虑 [1] - 严格区分创新失败与违纪违法行为,构建风险防范和纠错机制,动态监管科研项目 [1] 适用对象与条件 - 《指引》适用于深圳市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创新活动,对象包括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及其科研人员 [2] - 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自主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可参照适用 [2] - 规定5种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的情形:符合战略决策方向、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不以权谋私、不损害利益、主动担当作为 [2] 认定结果与影响 - 被认定为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追究责任,不影响评价考核 [3] - 不影响再次申请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 [3] - 在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时不作负面评价 [3]
明确容错边界,让科研人员轻装跃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23:14
科技创新政策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明确科技创新宽容失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包括尊重规律、鼓励创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依规、容纠并举 [2] - 指引明确了5项勤勉尽责条件和9项免责情形,旨在消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将"宽容失败"从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则保障 [2][3] -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已写入深圳精神,相关理念融入城市发展,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始终将创新视为第一动力 [2] 政策适用范围与对象 - 指引适用范围涵盖全市范围内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创新活动,适用对象包括从事科研和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及其人员 [3] - 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还是企业的创新团队,都能享受政策红利,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3] 免责情形与机制 - 9项免责情形涵盖技术路线选择、市场变化、不可抗力等多元因素,包括"里程碑式"项目未通过考核的容错和高风险技术的试错保护 [3] - 指引建立"尽职免责"认定机制,只要科研人员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即使结果失败也可免除追责,区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3] 政策影响与实施原则 - 政策有助于吸引优秀科研人才、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汇聚深圳,提升城市在全球创新版图的地位 [4][5] - 宽容失败并非放任失败,要求严格区分因探索未知导致的失败与弄虚作假、谋取私利等违纪违法行为 [5] - 未来需引入动态监管和预警机制,将风险控制嵌入项目全周期,实现"容错"与"防错"并行,构建跨部门联动的认定体系 [5]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深圳出台科技创新“容错”新规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12:37
科技创新宽容失败政策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旨在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担当、宽容失败的氛围 [1] - 政策核心包括总体要求、适用情形、工作程序、结果运用、附则五大部分,明确了适用范围和实施主体 [2] - 基本原则为尊重规律鼓励创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依规容纠并举,强调重视科研试错探索价值 [2][3] 政策适用范围与对象 - 适用于全市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创新活动,对象包括事业单位、企业及科研人员 [4] - 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自主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可参照适用 [4] - 财政专项资金行政主管部门为认定工作实施主体,可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共同开展 [4] 勤勉尽责与免责机制 - 明确5项勤勉尽责条件和9项免责情形,免除责任需经认定程序 [5] - 免责情形包括履行勤勉义务仍失败、高风险技术未达预期、不可抗力导致项目中断等 [5] - 区分创新失败与违纪行为,建立动态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3]
不予追责,不影响考评!深圳官方出台“容错”新规
南方都市报· 2025-07-12 22:55
科技创新领域"容错"新规 -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主体 [4][5] - 确立三大基本原则:尊重规律鼓励创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依规容纠并举 [5] - 严格区分因大胆探索导致的失败与违纪违法行为,防止混淆问题性质 [5] 适用对象与勤勉尽责条件 - 适用于全市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创新活动,包括事业单位、企业及科研人员 [6] - 勤勉尽责需满足5项条件:符合战略决策方向、科学民主决策程序、无利益输送、主动担当作为、及时纠错 [7] 免责情形 - 明确9种免责情形,包括履行勤勉义务仍失败、"赛马式"项目未达标、不可抗力导致项目中断等 [8][9][10][11][12][13][14][15] - 高风险技术资助未达预期、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市场变化导致产业化无意义等情形可免责 [10][11][13] 认定程序与结果运用 - 认定程序分为启动、受理调查、组织决定、结果反馈四个步骤 [15] - 认定后不予追责,不影响考核评价、评优及后续资金申请 [15] 政策亮点 - 系统性划定9种免责情形,建立"容错"边界 [17] - 覆盖主体广泛,包括财政资助的科研活动及管理单位 [17] - 规范流程由专项资金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确保可操作性 [17] 深圳科技创新支持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达2086.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93.3%,总量全国第一 [19]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19] - 南山区设立5亿元种子基金,允许单个项目最高100%亏损以支持初创企业 [20]
新华网视评丨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新,新华网连发三评
新华社· 2025-06-13 18:03
中国科技企业创新现状 - 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崭露头角,如DeepSeek、宇树机器人、大疆和《黑神话:悟空》等成为行业引领者 [2] - 新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而非等待观望 [2] - 行业前沿企业如DeepSeek、宇树科技和大疆均强调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3] 创新与竞争 - 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需不断突破技术边界 [3] - 诺基亚因错失转型机会而衰落,凸显创新滞后风险 [3] - 华为、小米、苹果等品牌通过持续创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3] 创新生态与失败价值 - 创新需要宽容失败的环境,以促进试错和学习 [4]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强调宽容"歪瓜裂枣"对创新的重要性 [4] - 科技发展史表明,失败是成功的重要阶梯 [4] 创新预期与实现路径 - 创新需避免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 [5] - "行者二号"机器人通过十年技术迭代取得突破 [6] - 国产大飞机、深海探测器、新能源汽车等成就源于长期科研积累 [6] 创新生态的长期建设 - 中关村通过制度优化实现从电子卖场到科创高地的转型 [6] - 中望CAD用二十年完成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 [6] - 科技创新需平衡紧迫感与长期定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