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供给水平(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1 05:49
监管制度完善 - 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24个产品实施细则,并建立目录动态调整评估机制[2] -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今年以来发放4216张,不予许可216张[2] - 强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撤销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CCC证书3.3万张[2] 重点产品监管与抽查 - 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国家监督抽查[1][2] - 对充电宝等产品完善CCC认证制度,增加初始工厂检查和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3] - 组织充电宝认证"回头看",暂停近9000张CCC认证证书,撤销600余张证书[3] 线上销售产品质量管理 - 开展网售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构建生产源头赋码、平台验码的全链条监管机制[5] - 淘天、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企业联合发起倡议,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和亮码销售[5] - 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显示线上监管成效初显[6] 质量技术帮扶成效 - 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1][6] - 帮扶行动推动企业提升质量,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1][6] - 在浙江台州,雪地靴产业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升至95%,订单量增长30%[6] - 在福建厦门,储能电池产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制造成本降低8%[6] 产业聚集地专项支持 - 在广东、江西等充电宝、锂电池产业聚集地开展认证政策和标准要求的宣贯解读[4] - 主动为产业聚集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推进技术帮扶[4]
事关工业产品及24个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快讯· 2025-06-30 16:12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 - 核心观点:市场监管总局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及24个产品实施细则进行修订,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1] 《通则》修订主要内容 - 压缩审批时限:先核后证审批时限明确为30日,后置现场审查审批时限明确为5日,告知承诺审批时限明确为1日 [2] - 落实主体责任和质量安全追溯要求:增加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追溯制度的规定 [2] - 完善检验检测报告要求:检验检测报告时限调整为申请前6个月内,且不得为多份报告组合 [2] - 删除企业及其子公司取证章节:与现行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保持一致 [2] 细则修订主要内容 - 产品合并: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和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合并为《广播电视传输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3] - 标准更新:对18个产品细则引用的标准进行了更新 [3] - 产业政策完善:完善建筑用钢筋、水泥、电线电缆、人造板、危险化学品5类产品的产业政策要求 [4] - 设备要求完善: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情况,完善部分产品的生产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要求 [5] - 检验检测项目优化:聚焦产品质量安全,优化部分产品的检验检测项目 [6] - 核查方法规范:规范"企业实地核查办法"的核查条款和判定方法,减少核查人员自由裁量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