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质量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充电宝事件后续:罗马仕否认倒闭 电芯商安普瑞斯被曝部分产线停产
犀牛财经· 2025-07-08 22:22
公司动态 - 罗马仕因充电宝召回事件陷入经营困境,7月1日起内部通知全面停工停产,员工工资仅发放至6月份 [3] - 公司于7月3日发生工商变更,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由雷杏容接任,距离上次高管变动不足3个月 [5][6] - 罗马仕否认倒闭传闻,但电商平台客服回复迟缓,用户反映召回产品退款困难,公司称咨询量巨大需时间处理 [1][3] 召回事件 - 罗马仕6月14日宣布召回3款型号、共计49.17万台充电宝,因电芯原材料缺陷可能导致燃烧风险 [4] - 安克创新6月20日宣布召回71.3万台充电宝,行业3C认证被强制暂停 [4] - 中国民航局6月26日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4] 供应链影响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部分产线6月下旬停产,两家供应商涉及数百万元货款未支付 [4] -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安普瑞斯展开调查 [4] 消费者问题 - 消费者面临快递公司拒收召回充电宝、退款流程卡顿、商家账户余额不足等问题 [5] - 高校禁用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因充电时易发生爆燃事件 [4]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行业质量监管漏洞,亟需完善体系以重塑市场信心 [7] - 罗马仕称正全力整改并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推出新品做准备 [7]
罗马仕、安克相继召回问题充电宝,无锡市监局:正调查背后供应商
新浪财经· 2025-07-01 09:02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暴 - 充电宝行业因电芯安全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和电商平台下架 多个机场明确禁止携带问题产品 [1] - 问题根源在于电芯原材料 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均指出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1] - 安克A1681 20000mAh充电宝拆解显示其电芯供应商为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1] 安普瑞斯公司问题 - 安普瑞斯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11条记录于6月10日变更为"已暂停"状态 原因为工厂检查存在严重不符合项 [1] - 公司被暂停认证的产品包括可充电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芯等 申请人/制造商均为安普瑞斯 [2] - 6月21日公司三体系认证(ISO)被暂停 认证范围涉及高能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这些证书今年1月刚通过审核 [2] - 安普瑞斯工作人员回应称电芯生产符合规定 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相关问题 [2] 充电宝行业现状 - 行业竞争激烈 普遍采用贴牌代工模式 生产厂家利润被严重压缩 [3] - 电芯占充电宝成本40%-50% 成为主要成本压缩对象 [3] - 电芯生产需要较高技术门槛和大量投资 出现问题会波及多个品牌 [3] 安普瑞斯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由美国安普瑞斯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合资组建 总投资2亿美元 [4] - 截至2023年国内锂电池产量突破1亿只 [4] - 主要客户包括安克、罗马仕、小米、绿联、倍思等知名充电宝品牌 [4] - 此次召回涉及罗马仕49万件和安克71万件充电宝 [4]
治理问题充电宝 不该让消费者买单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00
行业治理风暴 - 全国范围内掀起针对200万台问题充电宝的行业治理风暴,监管力度持续加强[1]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充电宝乘机,导致机场拦截不合格产品数量激增[1] - 二手交易平台出现商家以"机场拦截品"名义销售积压库存的营销乱象[1] - 电商平台涌现3C认证刻字服务商,部分商家通过暗语兜售仿制标签规避监管[1] 产业链乱象 - 生产环节存在使用劣质材料、违规工艺的问题,厂家为追求利润降低标准[2] - 电商平台审核机制存在漏洞,导致不合格产品在流通环节畅通无阻[2] - 认证环节出现花钱买证、贴牌认证等违规操作,质量把关形同虚设[2] 消费者影响 - 消费者因携带非3C认证充电宝面临财产损失,购买问题产品需承担使用风险[2] - 普通消费者缺乏真伪辨别能力,且难以追溯问题产品源头责任方[2] - 行业治理成本被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形成"为他人过错买单"的困境[2] 监管建议方向 - 需明确生产厂家、销售平台、认证机构各自的质量管控责任边界[2]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该罚则罚"的惩戒机制[2] - 治理目标应实现消费者能安心选购、放心使用的市场环境[2]
以检促管保安全!轮台县市监局“两品一械”抽检任务圆满收官
中国食品网· 2025-06-13 11:51
监管行动 - 轮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2025年度"两品一械"抽检任务,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 [1] - 抽检前制定详细计划,结合日常监管问题、群众关注热点和高风险产品,科学确定抽检品种、范围和数量 [1] - 组织执法人员专项培训,明确抽检程序、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1] 抽检执行 - 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深入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抽检 [1] - 药品抽检重点为常用药、急救药、中药饮片 [1] - 化妆品抽检聚焦儿童化妆品、美白祛斑类高风险产品 [1] - 医疗器械抽检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为重点 [1] - 核对产品资质、购进渠道、储存条件等信息,确保样品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1] 抽检结果 - 共抽取药品12批次、化妆品1批次、医疗器械1批次 [2] - 有效掌握辖区内"两品一械"质量状况 [2] - 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2] 后续计划 - 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 [2] - 充分发挥抽检监测技术支撑作用 [2] - 为全县营造安全、放心的用药用械用妆环境 [2]
羽绒制品抽检不合格!富安娜被官方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8:51
产品质量抽查情况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羽绒被、羽绒服装等4种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共发现6款不合格产品,涉及富安娜、雅兰等知名品牌 [3] - 不合格产品包括:富安娜"星愿奇境鹅绒四季被"(防钻绒性、绒子含量不合格)、雅兰"EC甄暖羽绒抗菌冬被芯"(pH值不合格)、川崎运动羽绒服(充绒量不合格)等 [5][6] - 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企业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并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要求企业整改并组织复查 [6] 富安娜公司情况 - 富安娜为上市家居企业(2009年深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富安娜、维莎等五大家纺品牌,业务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 [10] - 公司产品近年多次出现质量问题:2022年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被罚没1.1万元,2025年5月蚕丝被因纤维含量不合格被四川省通报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36亿元(同比降17.8%),净利润5614万元(同比降54.12%),创三年同期最大跌幅 [11] 行业动态 - 抽查发现家纺行业普遍存在防钻绒性、绒子含量等质量问题,涉及安徽、广东、河北等多地生产企业 [5][6] - 电商渠道管控存在漏洞,富安娜涉事产品虽已下架,但企业未正面回应召回问题 [6]
儿童服装抽查不合格检出率17.5%,“Burberry”“H&M”在列
齐鲁晚报· 2025-06-11 17:19
童装质量抽查结果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80批次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进行抽查 检出14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17 5% [1] - 检测项目包括甲醛 pH值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43项 不合格项目涉及产品使用说明 纤维含量 绳带要求等11类 [1] - 绳带要求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成为重点不合格项 [1] 不合格产品品牌及问题 - 博柏利(Burberry)女童连衣裙存在金属镀膜纤维错标问题 已主动下架 [5] - H&M两款儿童羽绒服绳带要求不达标 绒子含量偏差实测-6 2%(标准≥-5 0%) 绒丝+羽丝含量达15 5%(标准≤10 0%) [5] - 杭州载艺科技 虎动虎 moodutice等品牌产品因规格标注问题被列入不合格名单 [2] 企业整改与处罚情况 - H&M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5月已被没收违法所得5 08万元并罚款28 85万元 [6] - H&M客服确认涉事商品全网下架 将为消费者提供退货处理 [5] 行业监管动态 -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重点监控消费者投诉集中及质量问题较多的童装产品 [1] - 抽查结果公布后 涉事企业均采取下架措施 显示行业对质量问题的快速响应机制 [5][6] 消费者选购指南 - 建议选购无刺激性异味的童装 避免化学试剂残留风险 [7] - 需检查服装附件牢固度 防止儿童误食脱落装饰物 [7] - 7岁以下儿童服装应避免头颈部绳带设计 7-14岁儿童服装也需谨慎选择此类设计 [7]
不合格检出率17.5% 上海发布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监督抽查情况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5:12
行业监管动态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对80批次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进行监督抽查,检测出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17.5% [1] - 检测项目涵盖43项,包括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色牢度等安全及功能性指标 [1] - 主要不合格项目集中在产品使用说明、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等,其中绳带要求涉及国家强制性标准 [1] 不合格产品分析 - 绳带要求不合格占比最高(11批次),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不合格2批次,存在缠绕窒息风险 [2] - 纤维含量不合格2批次,涉及聚酯纤维标称与实际不符(71.6% vs 100%)、金属纤维标注错误等问题 [2][7] - 功能性项目问题突出:防水性能不合格2批次,吸湿排汗性和单向传递指数各1批次,影响产品宣称性能 [2][3] - 羽绒服质量缺陷3批次,涉及绒子含量、绒丝+羽丝含量偏差,影响保暖效果 [3] - 耐光色牢度不合格1批次,可能导致服装褪色 [3] 涉事企业情况 - 杭州载艺文创服饰有限公司2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绳带要求和纤维含量问题 [2] - 珀里(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旗下Dodopoli品牌3批次产品不合格,问题包括绳带要求、防水性能和吸湿排汗性 [2][4][5] - 国际品牌BURBERRY、HM均出现不合格产品,涉及纤维含量标注和羽绒服成分偏差 [7][12][13] 行业整改措施 - 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清理库存并配合调查 [4] - 要求企业加强生产标准符合性,尤其关注绳带安全、纤维含量标注等强制性标准 [2][4]
最新部署!工信部启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10 15:06
监督检查工作部署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旨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和宣传营销行为[1] - 检查范围覆盖已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的所有相关企业和产品[2] - 检查地点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经销场所等[3] 工作安排与重点 - 采用问题导向方式重点抽查舆论关注度高和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5] - 检验检测项目包括整车结构参数核查、整车正面碰撞、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包或系统安全要求以及制动系统等[6] - 样车抽取后将被封样并转送至相关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5] 处理措施与要求 - 对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或违反生产一致性管理要求的企业将采取公开通报、暂停相关产品《公告》以及暂停企业新产品申报等措施[7] - 要求相关生产企业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8] - 要求检验检测机构依法依规、公正客观、高质高效开展检验检测工作[8] 政策目标 - 通过监督检查工作守牢道路机动车辆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1][2]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典型案例(第一批)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4 15:52
建筑保温材料行业案例 - 沈阳永晟伟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GB/T 10801 1-2021要求 被罚款16200元 [1] - 该公司2024年7月生产54立方米不合格产品 单价200元/立方米 货值10800元 [2] - 抽检发现4立方米不合格 剩余50立方米未售出 [2] 人造板行业案例 -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大贴面板加工厂生产的浸渍胶膜纸饰面刨花板2h吸水厚度膨胀率项目不符合GB/T 15102-2017标准 被罚款4200元 [3] - 该厂2024年6月生产60张不合格板材 货值4200元 已声明不再生产同工艺产品 [3] 燃气灶具行业案例 - 阜新市宏莱厨具电器商店销售的家用燃气灶热负荷项目不符合GB 16410-2020标准 被没收库存1台 没收违法所得36元 罚款1200元 [4] - 该商店2024年8月以109元/台进货4台"诺贝尔"牌燃气灶 货值600元 [4] 防水卷材行业案例 - 辽宁辰泰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老化和浸水后质量增加项目不符合GB 18242-2008标准 被罚款35736元 [5][6] - 该公司2024年6-7月生产两批次合计1300平方米不合格产品 货值23268元 已启动产品召回 [6]
严检细查筑防线,护航中高考 “食”“用” 安全
中国食品网· 2025-05-30 10:30
食品安全监管 - 以考点学校食堂为监管重点 重点检查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 储存条件 加工制作过程 餐具消毒 食品留样等环节 [1] - 针对夏季食品安全风险 以考点周边餐饮店 商超 饮品店等为重点场所 冷饮 熟食等易腐食品为重点品种 [1] - 严查无证经营 超范围经营 销售过期食品 "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 [1] 考试用品质量监管 - 对考点周边文具店 超市销售的2B铅笔 橡皮 中性笔等考试用品开展专项检查 [1] - 重点检查产品标识标签是否规范 是否具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是否存在以次充好 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1] - 向经营商户宣传《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督促履行主体责任 [1] 消费维权机制 - 开通12315投诉举报"绿色通道" 实行"接诉即办"响应机制 确保涉考投诉及时处置 [2] - 截至目前 出动执法人员24人次 检查考点食堂1家 各类经营主体12家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