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碳中和技术
搜索文档
中国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发布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10:1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中国工业碳中和战略需求 系统构建主要工业行业和减排环节的技术图谱 描绘工业碳中和技术发展时间表与路线图 [1] - 工业部门作为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主要来源 蕴含巨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机遇 [1] - 在需求侧调控、技术革新和清洁电力替代三轮驱动下 2060年中国工业部门CO2排放有望降至4.5亿吨 较2025年下降95%左右 [1] - 氢能替代、电气化耦合清洁电力替代、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CCUS四类技术构成工业脱碳核心支柱 合计贡献工业技术减排潜力近80% [1] - 预计2025至2060年 中国工业领域碳中和技术累计投资额将达到42万亿元左右 [1] 工业脱碳技术路径 - 氢能替代、电气化耦合清洁电力替代、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CCUS四类通用性技术构成工业脱碳核心支柱 [1] - 低碳流程技术大规模应用期(2025—2035年) 需求侧结构调整和短流程技术替代传统高碳路径 能效提升和短流程技术发展是该阶段核心减排手段 贡献约55%工业碳中和技术减排量 [2] - 工艺颠覆性技术爆发应用期(2036—2050年) 氢能技术、电气化耦合清洁电力替代及CCUS等技术规模化部署 推动工业体系深度重构 [2] - 碳移除托底技术深度应用期(2051—2060年) 工业部门依托CCUS等技术对难减排环节进行兜底 推进全行业深度碳中和 [2] 政策建议 - 加快规划部署战略性重大工程 强化碳市场和碳金融对工业碳中和技术的激励作用 [3] - 设立科技专项加快碳中和共性技术研发突破与示范推广 构建有利于碳中和技术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