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作效率
icon
搜索文档
在任何单位,做牛马你就输了
洞见· 2025-10-09 20:35
核心观点 - 高级的工作智慧是学会像狮子一样工作:懂休息、会复盘、能思考,而不是像牛马一样埋头苦干[4] 懂休息 - 牛津大学实验表明:在4小时内,每工作45分钟休息15分钟的小组正确率和效率最高,无休息小组错误最多且抄写单词最少[9] - 整个社会陷入"忙碌症",但只会忙碌不一定有收获,反而容易透支自己[6] - 身体犹如弓弦,有张有弛方有力量,休息好才能走得更远[11][12] - 作家梁爽案例显示:取消待办事项充分休息后状态好转,写作灵感恢复,身体恢复到可继续运动状态[10][13] 会复盘 - 伪勤奋表现包括从来不验证工作成果,只顾闷头拉车[16] - 设计员吉子通过每天15分钟反思,省出至少2小时用于研究沟通技巧和复盘问题,半年后工作质量和效率获领导赞赏,成为客户回头率最高员工[16] - 财经界领袖豪威尔每周回顾反问:做出了什么、什么有价值、如何改进[17][18] - 复盘避免低水平重复,让成功和失败都产生价值[18] 能思考 - 富豪格伦案例:在90天内通过思考破局,分析优势(有车能拉货)寻找商机(节日饰品需求、破旧二手房市场),最终建立公司完成逆袭[21] - 低维勤奋不如高维智慧,思考力是普通人更上一层楼的底牌[21][22] - 比尔·盖茨有"思考周"独自思考公司方向,IE浏览器、平板电脑想法源于此;贝佐斯每周预留两天畅想工作寻找新创意[23] - 阻碍成长的往往不是手脚不勤奋而是脑子不思考,有思考支撑的努力是撬动命运的支点[24][25]
宇宙厂海外员工晒 7 点下班,国内同事表示才开始晚班,对方回怼“我们效率高”,这边瞬间气炸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26 18:16
综合整理:程序员的那些事 最近有个新加坡 IP 的宇宙厂员工发帖,晒出了一天的工作,表示自己 7 点就能下班了。 有国内同事回应"国内 7 点才开始晚班",结果这名新加坡员工回了一句"有没有可能我们效率高"。这句话瞬间 惹毛了国内宇宙厂员工。 国内员工表示,"你下班早无所谓,但你不能一边下班早,一边说国内的同学效率低吧"。 还有员工称,国内加班跟效率无关,就是风气,都是内卷造成的。 网友留言 相应主题的帖子,在其他平台也引发了讨论: 在英国的网友: "我虽然不在 TT,但是我在英国上班,七点下班真的已经很残忍了,大部分人六点前下班, 我们都是五点必须准时走。" 有美国 IP 的网友评论: "有毒吗,7 点下班在这已经算很晚了,这还要比?" IP 在新加坡的网友: "重点错了,并非效率高与不高的问题,合同里写的七点下班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 另外一位新加坡网友: "我司写字楼里也有 ZJ 办公室,以前 7 点回家的时候,在楼下总看见一堆穿着 T 恤大 裤衩甚至还有拖鞋的提着打包的晚餐晃晃悠悠的往办公室去。不用看,都是 ZJ 的" 另外一位在美国 ZJ 的网友: "请问谁 7 点下班?我就是 US 团队的 一周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