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厂式AI开发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AI“盆景”已成“风景”?大模型的规模复制让工业长出数智生产力!
搜狐财经· 2025-11-04 16:23
核心观点 - AI开发模式正从“作坊式”向“工厂式”升级,推动传统工业智能化转型迎来关键转折点 [1] - 华为与山东能源集团、云鼎科技联合发布的创新成果,旨在解决AI在矿山等行业开发中技术门槛高、场景适配难、复制成本高的困境 [1] - “工厂式”AI生产流水线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生态化,实现了AI大模型在钢铁、化工、有色、水泥等更广阔工业疆域的快速复制和规模化应用 [3][4][5][7] 创新成果与模式 - 联合发布了六大创新成果,核心是构建“1个AI开发平台+4种核心能力(视觉、预测、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N个高价值场景”的标准化架构 [3] - 在兴隆庄、李楼、新巨龙等煤矿,盘古大模型已落地超过100个场景 [3] - 通过“调优舱”实现“边用边学、持续优化”的闭环机制,成果已从山东能源内部复制到国家管网、皖北煤电、西部矿业等70余家单位 [4] 架构标准化 - 架构标准化解决了“路怎么修”的问题,数智化底座遵循从感知层、联接层到数字平台和AI应用的相似逻辑 [4] - 李楼煤业的“综合承载网”将井下多张网络合一,通过FlexE硬切片技术为煤矿视频、控制数据提供稳定通道,其技术理念同样适用于钢铁厂和化工厂 [4] 能力模块化 - 能力模块化解决了“砖怎么造”的问题,矿山盘古大模型的视觉、预测等核心能力像乐高积木一样可跨行业复用 [5] - 视觉能力在矿山用于输送带撕裂检测,在宝武钢铁用于棒材表面缺陷检测,在万华化学用于设备状态监控 [5] - 预测能力在矿山用于瓦斯涌出预警,在宝武用于高炉炉温预测,在南钢用于轧制力预报 [5] 生态协同化 - 生态协同化解决了“房子怎么盖”的问题,采用“华为提供技术平台+行业伙伴贡献Know-How”的模式 [7] - 与创力集团合作开发矿山装备AI大模型,与华运智远携手打造智慧矿山输送系统,该模式被复制到与宝武、南钢、中铝、万华、云天化等的合作中 [7] 跨行业应用:工艺优化 - 在宝武钢铁,盘古大模型解析高炉内1400多个参数,实现炉温精准调控,炉温每减少10℃波动可降低吨铁水成本3元,单个高炉年省约1000万元 [8] - 在云天化大为制氨,煤气化RTO大模型使自动化率跃升至96.88%,吨蒸汽煤耗降低2.08%,2025年上半年实现综合节约标准煤8500吨、减排二氧化碳2.23万吨、直接收益近千万元 [8] 跨行业应用:预测性维护 - 在伊敏露天矿,100台无人驾驶矿卡通过预测性维护模型,综合效率提升20% [10] - 在南京钢铁,预测大模型用于轧制力预报和设备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 [12] - 在万华化学,预测大模型用于检测设备异常、预测老化趋势 [12] 跨行业应用:全局寻优 - 在南钢,智慧配煤算法将配煤效率从天级压缩到分钟级,吨焦成本降低5-10元 [14] - 在海螺集团,“云工”大模型对水泥烧成系统进行全局寻优,在一级能效基础上标准煤耗再降1% [15] - 在中铝集团,“绿铝云慧鉴”大模型优化电解铝生产,年降本超5000万元 [16] 规模化影响与趋势 - AI应用从单点突破连成整体,经济效益开始明确超越成本,驱动企业从“要我智能化”转向“我要智能化” [17] - 无人矿卡从零星试验到2025年底预计突破5000辆;AI大模型覆盖从“研-产-供-销-服”的全流程,表明规模化智能的拐点已至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