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壁垒
icon
搜索文档
某大V呼吁“吊销不支持纯血鸿蒙的 APP 的 ICP 许可”,DeepSeek:极端粗暴且不合法,不切实际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7-19 15:06
法律与监管层面的问题 - ICP许可是对网站/应用在中国境内提供信息服务的基本资质管理 主要涉及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 [5] - 不支持某个特定操作系统与ICP许可的核心监管目标(内容合规、数据安全、运营规范)没有直接关联 [5] - 吊销ICP许可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据 属于明显的权力滥用 [5] - 这种要求将应用商店审核和操作系统生态建设的工作不恰当地强加给了负责ICP许可的监管部门 属于严重的职能错位 [5] 对用户权益的损害 - 可能导致大量国际流行应用或无力适配的中小应用退出中国市场 极大地限制了用户的选择权 [5] - 强制适配可能导致部分应用的鸿蒙NEXT版本优化不足、功能不全、更新滞后 最终损害的是用户的体验 [5] - 开发者增加的适配成本最终可能通过提高服务价格、增加广告等方式转嫁给用户 [5] 对鸿蒙NEXT自身发展的潜在反作用 - 依靠行政强制而非技术实力和生态吸引力 会损害鸿蒙系统的国际和国内声誉 给人留下"封闭"、"强制"的负面印象 不利于其全球化发展 [5] - 强制手段可能掩盖鸿蒙NEXT在开发者工具链、开发体验、盈利模式、跨平台兼容性等方面存在的真实问题 阻碍其通过市场竞争进行自我完善 [5] 国际影响 - 这种做法会被国际社会视为严重的市场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损害中国致力于营造的开放营商环境形象 [5] - 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外交争议 [5]
拆壁垒、破垄断,《民营经济促进法》让公平竞争起跑线真正“平”起来
环球网· 2025-05-21 20:50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包含9章78条,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主体地位 [1][3] - 法律确立"非禁即入、平等保护"原则,要求落实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禁止公共资源交易中排斥民营企业的行为 [3][4] - 该法填补立法空白,标志着民营经济从政策支持转向法治保障,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力量" [1][3] 共享电单车行业现状与壁垒 - 行业面临准入规则碎片化问题,不同城市对车辆标准、投放数量等要求差异显著,部分存在"本地条款"导致配额分配不透明 [5] - 审批流程冗长且主体不明确,存在重复审批与监管空白,车牌照"应上未上"现象频发 [6] - 地方保护主义通过资质门槛、投放限制形成"政策护城河",阻碍新兴企业进入市场 [6] 法律实施对行业的直接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十五条授权反垄断机构处理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的行为,2025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启动9个月专项整治行动 [7] -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清理市场准入壁垒,列举15类违规情形(如地方违规审批、对外地企业设限等),要求违规规定一律废止 [8] - 2025年2月司法部行政复议案例已推动某市废除共享电单车投放限制文件,成为破除地方保护的法治样本 [9]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需建立科学配额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运营表现灵活分配资源 [5][8] - 法律实施将推动形成"竞争公平、监管有效、法治保障"的行业新生态,促进行业技术创新与质变 [10] - 共享电单车作为民营经济典型代表,其破壁经验可复制至其他领域,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