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资金

搜索文档
半年考上演“过山车”!多只基金规模暴涨又“高台跳水”,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7-14 14:47
中证A500ETF规模波动现象 - 6月23日至6月30日一周内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中证A500ETF份额猛增118亿份,规模攀升至226.4亿元,成为同标的规模第一的ETF [3] - 7月1日该ETF单日份额减少22.23亿份(对应超22亿元资金流出),截至7月11日规模已减少44亿元 [5] - 截至7月11日,9只发行规模20亿元的中证A500ETF已突破百亿规模,前三名规模分别为182亿元、179亿元和171亿元 [5] 规模波动原因分析 - 年中考核节点(如6月30日)部分基金公司可能借助"帮忙资金"推高ETF规模以应对内部考核或提升流动性 [7] - 市场行情回暖促使投资者通过ETF高频交易把握短期机会,叠加ETF透明度高导致规模数据日频披露 [8] - 中证A500指数作为代表性权益指数,可能被基金公司优先选择用于整体规模冲刺 [9] "帮忙资金"运作机制及影响 - 做市商通过完善对冲模式降低波动风险,成本包括资金占用、风险敞口和系统人员费用,费用由基金管理人承担 [10] - 当前"帮忙资金"成本模式变为基金公司直接支付年化5%左右的费用给券商/私募,按天计算停留时间 [10] - 资金快进快出可能导致场内折溢价,并制造热销假象误导投资者决策,潜在损害存量持有人利益 [11] - 部分基金公司通过分仓或尾佣形式向券商支付"帮忙资金"费用,挤占本可用于投研的资源 [12]
"牛散"频现ETF首发认购 市场人士提示"帮忙资金"风险
环球网· 2025-07-11 14:22
个人投资者参与ETF认购情况 - 上半年多位个人投资者频繁现身ETF首发认购前十大持有人名单,部分"牛散"累计认购金额超过5000万元 [1] - 楼建纬、刘晓荣至少参与9只ETF新品认购,张晓芹、黄恒、林子钧、潘君君等名字也多次出现 [3] - 林子钧累计认购超5500万元,张晓芹超3000万元 [3] - 楼建纬1月至6月每月都参与ETF认购,涉及华夏创业板50ETF等多只产品,单笔认购金额在400万至1200万元之间 [3] "牛散"资金来源与行为分析 - 这些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可能成为部分产品首发时的"帮忙资金"来源 [1] - "牛散"多来自券商渠道或ETF托管方客户,存在"帮忙资金"嫌疑 [3] - 部分"牛散"可能是私募资金的挂名账户,通过个人名义参与,主要出于配置需求或提供流动性服务 [3] - 部分"牛散"在ETF上市后迅速退出,如楼建纬2024年下半年认购汇添富中证全指软件ETF后,年底已退出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3] ETF市场现状与投资者动机 - 参与ETF首发面临认购费、建仓期成本等支出,且当前新发产品同质化严重 [3] - 随着被动投资普及,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转向ETF [3] - 投资者看中ETF分散风险、费率低廉的优势,也被套利、借出等盈利模式吸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