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度汇算
icon
搜索文档
漫·话税丨大额受票的“雷区”别乱踩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05 17:29
虚开发票风险 - 通过网上小广告代开的发票属于虚开发票 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抵扣后需转出并补缴税款 [5] - 虚开发票行为将导致企业面临滞纳金和罚款处罚 已有案例显示企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5] - 虚开发票不能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 存在税务合规隐患 [6][7] 税务合规提醒 - 企业应警惕非官方渠道的代开发票服务 避免采用违法手段获取进项发票 [5][10] - 税务部门已通过漫画形式开展多维度税法宣传 涵盖个人所得税汇算 企业所得税清缴等专题 [11] 税务宣传渠道 - 江苏省税务局通过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发布官方政策解读 提供权威办税指引 [10] - 非官方学习平台仅作为参考资料 不具实际办税效力 需以税务机关发布信息为准 [10] 注:文档中未涉及行业数据 公司财务指标等量化信息 故未作相关提取 [1][9][11]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补税问答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23:15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1] - 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网站、邮寄方式或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年度汇算 [1] - 选择邮寄方式办理的纳税人需将申报表寄送至主管税务机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公告的地址 [1] 补税问题处理 - 补税可通过网上银行、办税服务厅、银行柜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渠道缴纳税款 [1] - 若补税金额较大超过支付限额,需联系发卡银行调整网络支付上限或选择分期缴纳税款 [2] - 分期缴税可在"确认缴税金额页面"点击"部分缴款"按钮并输入缴款金额实现 [2] - 所有补税需在6月30日前完成缴纳,否则将产生滞纳金 [3][7] 补税确认与查询 - 系统会生成缴税记录,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或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查询缴税情况 [5] 未及时申报补税的后果 - 未在汇算期结束前缴纳税款将产生滞纳金甚至处罚 [7] - 税务机关将依法追缴未缴或少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在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中予以标注 [9] - 逾期仍不改正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处理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公开曝光 [9]
6月30日截止!个税退税、补税年度汇算即将截止!(附办理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6-29 18:23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个税年度汇算办理(退补税) 6月30日截止!! 全天24小时随时都可以办理 没办理的小伙伴抓紧办理啦! 如何自己判断自己需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方法 申请办理流程、减税抵税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消息吧 Part 1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个税年度汇算? 哪些人不用办理?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个税年度汇算?哪些人不用办理? 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需办理年度汇算: 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已预缴税额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 Part 2 个税年度汇算流程简介 ✅个税年度汇算流程简介:(下面对应的每一步后面都有详细说明) ✅第一步:进行收入确认!看你的收入信息是否正确; ✅第二步:进行专项附加扣除;帮你多退税少补税! 推荐服务:大家可以前往个人所得税APP进行办理相关业务。 【深圳本地宝】公众号,回复【个税】关键词,即可获取个税扣除范围、标 ...
【涨知识】个税年度汇算中,代开的劳务发票总金额和申报的劳务报酬总收入不符怎么办?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16:08
个税汇算退税申报问题解决指南 - 核心问题:纳税人申报的劳务报酬总收入小于本年度代开发票总金额,需自行更正申报[2] - 原因:扣缴义务人未代扣代缴或少代扣代缴劳务报酬所得税[2] 操作步骤 第一步 查询代开发票总金额 -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进入【办&查】-【发票管理】-【我的票夹】[2] - 筛选条件:开票日期选择汇算年度(如2024-01-01至2024-12-31),发票类型选择【数电票】和【税控发票】[2] - 需累计计算两种发票的代开总金额[3] 第二步 自行添加劳务报酬收入 - 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开始申报】,已申报则点击【更正】[4] - 注意事项:更正前需确保无审核中的退税,否则需先撤销退税申请[4] 第三步 填写并核实信息 - 在申报界面选择【劳务报酬】-【新增】,填写未申报/少申报的劳务报酬信息[5][6] - 核实总金额与代开发票金额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完成申报[7][8] 数据来源与说明 - 操作流程由上海税务部门提供[9] - 提醒:相关平台文章仅作学习参考,非实际办税标准[9]
【实用】员工汇算申报状态怎么查?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南来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9 16:08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温馨提醒:蓝色柳林财税室为非官方平台,是由编者以学习笔记形式建立的平台,所有笔记写作记录的文章及转发的法律法规仅供读者学习 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费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成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最近有财务小伙伴咨询,2024 年度个税汇算办理时间就要结束了,想给公司员工提个醒,却不清楚到底哪些人还没办理。这该怎么办 呀? 今天,申税小微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的 "员工汇算申报状态查询" 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学习一下吧~ 来源上海税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操作指南 操 作 指 南 打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办税人员使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的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账号密码与个人所得税App账号密码相 同),登录后点击【单位办税】。 注:如无【单位办税】选项,办税人员无权限,需由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在个人所得税 App 中授权或者至办税服务厅申请授 权。 选择企业后,点击【集中申报】—【员工汇算申报状态查询】,点击【查询】。 确认税款所属年度,点击【查询】,即可了解本公司员工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状态啦~ 1 2 3 ...
同样工资,为啥我补税他退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7 23:35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浅川同康工资 五种情况分析清楚!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是在平时已预缴税 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 多退少补",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工资一样但是综 合所得年度汇算结果却截然不同的五种情况,一 起来看一下。 【多交后退】和【少交后补】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结果是退税还是补 税,并不是单纯由工资决定,而是由上一年度单位预 扣预缴的税款是多缴还是少缴决定的。 举例 比如小张上一年度由公司累计预扣预缴了1800 元,小李预扣预缴了1000元,汇算结果显示他俩年度 应纳税额都是1600元,那么小张可以申请退税200元, 小李则需要补税600元,其实他俩实际最终纳税是一样 的,只是一个是先交后退,一个是少交后补,殊途同 归。纳税人更应该关注最终实际缴纳的税额。 二、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方式不同 看了情况一,是不是很疑惑,为什么他们俩应纳 税额一样,预扣预缴金额却不一样呢?这有可能 是两个人选择的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方式不同。 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方式有"扣缴义务人申报"和 "自行申报"两种,如果选择了"扣缴义务人申 报",单位按月预扣预缴时会减除专项附加扣除后计 算税款;如果选择了" ...
山西: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如何申报生育津贴减免?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5 08:57
生育津贴个人所得税免税政策 - 生育妇女取得的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1] - 免税依据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号)规定 [1] 个人所得税APP申报操作流程 - 第一步需登录个人所得税APP 点击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栏目中的【开始申报】 [1] - 第二步进入"标准申报"页面 点击【其他免税收入】后选择右上角【新增】 [2] - 第三步需选择"工资薪金所得"收入类型 并在所得项目小类中选择"正常工资薪金" 免税事项选择"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免税" 需据实填写金额后保存 [4] - 第四步保存后退出表单 免税金额将自动在申报表中带出 [6] 注意事项 - 若生育津贴在预扣预缴阶段已完成免税申报 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无需重复填报 [7] - 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办&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功能查询历史申报记录 确认生育津贴是否已申报 [7]
6月底截止!没填报的要抓紧!(个人所得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3 17:56
个税年度汇算申报流程 - 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30日,纳税人无需预约可直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办理[1] - 申报入口位于App首页【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或【办&查】功能中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4][5] - 需选择申报年度为2024年,境内综合所得纳税人点击"开始申报"即可办理[5] 申报前准备事项 - 专项附加扣除模块已有超1亿人参与填报,符合条件的需提前填写相关信息[4][8] - 大病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需在申报前完成信息填报[8] - 系统提供预填服务,但需核对未申报收入或未足额享受的税前扣除项目[8] 标准申报操作步骤 - 申报前需阅读并确认标准申报须知,内容包括免办条件(收入≤12万元/补税≤400元)[7][8] - 需确认个人基础信息并选择汇算地:有任职单位选单位所在地,无单位选收入来源地/户籍地/居住地[10][11] - 全年一次性奖金需在【工资薪金】中确认计税方式(单独计税或并入综合所得)[13] - 系统自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费用-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14][15] 税款计算与处理 - 系统自动显示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减免税额-已缴税额[16] - 退税需在申报成功后提交申请,补税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缴款[17][18] - 放弃退税后仍可重新申请,逾期补税将产生滞纳金[17][18] 申报策略与注意事项 - 专项附加扣除应填满,年终奖选择"单独计税"可能更划算[19] - 符合以下情形必须申报:预缴税额>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年收入>12万元且补税>400元/存在所得项目错误[19] - 免办情形包括:年收入≤12万元/补税≤400元/已缴税额与应纳税额一致/符合退税条件但不申请[20] 相关参考资料 - 提供个税汇算指南、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说明、境外所得申报指引等21项专题内容[21] - 包含住房贷款利息、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7类专项附加扣除的易错点解析[21][22] - 涉及退税进度查询、证明材料上传、年金计税、商业保险抵扣等19项实操问题解答[22][23]
6月30日截止!2024年度个税汇算清缴进入一周倒计时 网上所谓的“节税秘笈”靠谱吗?
央广网· 2025-06-23 13:04
个人所得税汇算办理要点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将于6月30日截止办理 目前仅剩最后一周时间 [1] - 个税年度汇算就是把平时预缴的税款重新算一遍 做到"查遗补漏 按年算账" 办理时间为每年3月1日到6月30日 [1] - 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 继续教育 大病支出 还房贷 付房租 赡养老人等情况 需及时填报或补充扣除 [1] - 纳税人平时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 都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1] - 可以优先通过个税APP及网站办理汇算 [1] 汇算办理方式与免办情形 - 纳税人可通过个税APP按操作流程办理 税务部门提供申报表项目预填服务 [2] - 单位可帮助办理汇算 纳税人需与单位通过书面或电子方式确认 [2] - 年度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可免办 [2] -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可免办 [2] - 已预缴税额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一致或符合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可免办 [2] 防范诈骗与依法纳税 - 纳税人应使用官方渠道办理汇算 不要点击陌生网站链接或向陌生人提供账号密码 [3] - 不要轻信"人工退税"来电或网络流传的"节税秘笈" [3] - 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 虚报扣除事项将涉及税收信用问题 [3] - 偷税行为一经查实 除补缴税款 滞纳金外 还将面临0.5至5倍罚款 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3] 违法案例与监管体系 - 重庆某公司职员王青松虚假填报专项附加扣除 被追缴税款 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3.39万元 [4] - 税务部门已构建"数据集成+风险分析+精准执法"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4] - 依托大数据 云计算技术共享数据 进行交叉比对 [4] - 提醒不要轻信网上"节税秘笈" 如实申报更能体现社会责任 [4]
“走出去人员”如何在Web端进行个税申报?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3 09:02
"走出去"人员定义及申报义务 - 居民个人被境内企业、单位、其他组织派往境外工作取得的工资、薪金或劳务报酬所得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1][22] - 居民个人定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1][22] 申报办理渠道 - 可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或个税App办理 [2][22] - Web端支持密码登录或扫码登录(需使用个税App扫描二维码) [2][23] 申报前准备工作 - 需查询申报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情况,可通过"我要查询"功能核对 [4][25] - 存在残疾、孤老、烈属等减免税事项需提前在"完善个人信息—可享税收优惠情形"中添加 [6][27] 申报流程关键步骤 - 进入路径:首页—常用业务—"年度汇算(取得境外所得适用)"或"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功能下的对应入口 [9][29] - 需确认个人基础信息,系统默认预填境内预扣预缴数据,需辅助查询核对 [12][31] - 境外所得收入数据需自行填报,境内年终一次性奖金计税方式可设置 [12][31] 特殊事项处理 - 经营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需在对应栏次填写 [16][33] - 境外已纳所得税抵免需填写附表,包括"本年境外已纳税额"和"本年抵免额",并上传完税证明或纳税申报表等凭证 [17][34] - 减免税事项需通过"修改-新增减免税额扣除"功能添加 [17][33] 申报完成确认 - 信息填报完成后需点击提交并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完成申报 [18][35] 注:文档中涉及表格的部分(如doc13、doc15)因数据混乱且无明确行业/公司关联信息,未提取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