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AI全链路

搜索文档
服务器CPU芯片,有了新选择
36氪· 2025-05-19 18:50
RISC-V服务器CPU的崛起 - RISC-V架构凭借开源、指令精简和可扩展的优势,正从物联网领域向高性能PC和服务器市场进军 [2] - 阿里巴巴达摩院玄铁品牌推出首款服务器级RISC-V CPU IP核C930,通用算力性能达SPECint2006基准测试15/GHz,将于2024年3月交付 [4] - 睿思芯科推出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灵羽处理器",采用32核CPU+8核LPU设计,性能比肩Intel、AMD主流型号 [5] 主要厂商及产品进展 - 玄铁系列处理器持续迭代:2018年E902、2019年C910(2.5GHz)、2023年C920(3GHz)、2024年C930 [3][4] - 算能科技2023年发布基于玄铁内核的SG2042服务器芯片,64核2GHz,已开始出货 [9][10] - Ventana公司2022年发布全球首款RISC-V服务器CPU Veyron V1(5nm/192核),2023年推出性能更强的Veyron V2 [10][11] - 国内多家初创企业布局RISC-V服务器CPU,包括进迭时空、蓝芯算力、超睿科技、微核芯科技和希姆计算等 [12][13] 市场机遇与竞争优势 - RISC-V具有四大优势:开源自主可控、高度可定制化、成本仅为ARM的1/3-1/4、单位面积性能更高 [8] - 预计2030年全球RISC-V芯片市场规模将达9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7.4% [8] - 目前已有20亿个SoC采用RISC-V内核,预计2031年将增至200亿个 [8] - RISC-V在AI等高效能需求场景表现突出,可能形成"高性能+AI"的差异化优势 [4][5] 行业格局与挑战 - 当前服务器CPU市场仍由x86主导,ARM是最有力挑战者 [7] - RISC-V相比x86和ARM生态仍显薄弱,需要时间积累 [7] - 专家预测RISC-V在服务器领域大规模应用需要5-8年时间 [14] - ARM架构可能首当其冲受到RISC-V挑战,因其授权费用较高且定制灵活性不足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