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羽处理器
icon
搜索文档
服务器CPU芯片,有了新选择
36氪· 2025-05-19 18:50
RISC-V服务器CPU的崛起 - RISC-V架构凭借开源、指令精简和可扩展的优势,正从物联网领域向高性能PC和服务器市场进军 [2] - 阿里巴巴达摩院玄铁品牌推出首款服务器级RISC-V CPU IP核C930,通用算力性能达SPECint2006基准测试15/GHz,将于2024年3月交付 [4] - 睿思芯科推出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灵羽处理器",采用32核CPU+8核LPU设计,性能比肩Intel、AMD主流型号 [5] 主要厂商及产品进展 - 玄铁系列处理器持续迭代:2018年E902、2019年C910(2.5GHz)、2023年C920(3GHz)、2024年C930 [3][4] - 算能科技2023年发布基于玄铁内核的SG2042服务器芯片,64核2GHz,已开始出货 [9][10] - Ventana公司2022年发布全球首款RISC-V服务器CPU Veyron V1(5nm/192核),2023年推出性能更强的Veyron V2 [10][11] - 国内多家初创企业布局RISC-V服务器CPU,包括进迭时空、蓝芯算力、超睿科技、微核芯科技和希姆计算等 [12][13] 市场机遇与竞争优势 - RISC-V具有四大优势:开源自主可控、高度可定制化、成本仅为ARM的1/3-1/4、单位面积性能更高 [8] - 预计2030年全球RISC-V芯片市场规模将达9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7.4% [8] - 目前已有20亿个SoC采用RISC-V内核,预计2031年将增至200亿个 [8] - RISC-V在AI等高效能需求场景表现突出,可能形成"高性能+AI"的差异化优势 [4][5] 行业格局与挑战 - 当前服务器CPU市场仍由x86主导,ARM是最有力挑战者 [7] - RISC-V相比x86和ARM生态仍显薄弱,需要时间积累 [7] - 专家预测RISC-V在服务器领域大规模应用需要5-8年时间 [14] - ARM架构可能首当其冲受到RISC-V挑战,因其授权费用较高且定制灵活性不足 [15]
从跨境投资“首选地”到全球科创“新磁极” 前海答问高水平对外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9:38
前海自贸区发展成果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79.8亿元,增长7.5倍 [1] - 累计使用外资381.57亿美元,占深圳市47.1%,占广东自贸试验区67.2% [1] - 2024年1-3月新增外资企业502家,其中港资企业416家,同比增长89.1% [1][8] 跨境电商与供应链 - 2024年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720亿元,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前海处理量占全市95% [3] - 前海形成5分钟"出海联络圈",吸引亚马逊、谷歌、Temu等头部企业入驻 [3][4] - 前海综合保税区2024年进出口3752.5亿元,增长49.9%,全国排名第四 [4] - MCC前海集拼模式节省企业近一半报关时间,"全球中心仓"降低芯片企业15%物流成本 [5] 金融开放与深港合作 - 前海跨境人民币收支累计超万亿元,与香港跨境收支占80% [9] - 深港国际金融城入驻超460家金融机构,港资外资占比30% [9] - 星展银行增资16亿元收购深圳农商银行19.4%股权,大新银行设立全国首家"双牌照"分行 [8] 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 - 睿思芯科发布全国首款RISC-V服务器芯片,单核性能较英特尔提升30% [12] - 前海构建"五自由一有序"开放体系,人工智能算力规模超10000P [14][15] - 实施境外人才个税优惠,认定受惠3255人次,建立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15] 法治与营商环境 - 75.29%企业投资前海最看重法治环境,92.15%企业愿适用香港法律 [11] - 前海法院累计审理涉港案件超1.4万件,适用香港法案件占比超60% [11][12] - 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条例在前海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2]
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4-02 18:50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在睿思芯科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谭章熹博士看来,RISC架构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自大卫·帕特森教授于1980年提出RISC架构以来,这个以"精简"为卖点的架构在随后的四十多年间 取得了前有未有的成功。从1981年推出的第一代RISC架构开始、到SPARC的横空出世、再到Arm 的大获成功,RISC架构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也驱动帕特森教授于2010年推出了RISC- V。帕特森教授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透露,他与Asanović 合作推出RISC-V的原因之一是当 时无法开展他们想做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无法为特定目的定制芯片。 如上所述,RISC-V的表现无需赘言。而作为帕特森教授唯一一位从事体系架构研究的中国大陆学 生,谭章熹博士也在国内的RISC-V推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睿思芯科,七年探索 据谭章熹介绍,之所以会选择在国内推广RISC-V,一方面是看到了RISC-V的潜力,另一方面是 2018年"中兴事件"带来的影响,让他更坚定了将RISC-V引入中国的决心。他进一步指出:"我们 意识到,要让一个指令集取得成功并真正落地,就需要强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