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技术
搜索文档
AI芯片,终于凉快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9-24 18:47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微软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冷却系统,其散热效果比目前常用的先进冷却技术 ——冷板——高出三倍。该系统采用微流体技术,将液体冷却剂直接引入硅片内部——也就是热量 的来源。硅片背面直接蚀刻出微小通道,形成凹槽,使冷却液能够直接流到芯片上,从而更高效地 散热。该团队还利用人工智能识别芯片上独特的热信号,并更精确地引导冷却剂流动。 研究人员表示,微流体技术可以提高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效率并增强其可持续性。目前,数据中 心运行的大多数GPU都采用冷板进行冷却,这些冷板与热源之间有多层隔离,从而限制了其散热 量。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性能越来越强大,它们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微软云运营与创新高级 技术项目经理 Sashi Majety 表示:"如果五年后你仍然严重依赖传统的冷却板技术,那你就陷入困 境了。" 今天,微软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芯片内微流体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冷却运行模拟 Teams 会议核心 服务的服务器。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 : 内容 编译自微软 。 人工智能确实很热门。 数据中心用于运行最新人工智能突破的芯片产生的热量比前几代硅片要多得多。任何经历过手机或 笔记本 ...
人工智能芯片,太热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4 10:54
文章核心观点 - 微软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芯片内微流体冷却系统,其散热效果比当前主流的冷板技术高出三倍,旨在解决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因功率密度和热量增加而面临的冷却瓶颈 [3][5] - 该技术将液体冷却剂通过蚀刻在硅片背面的微通道直接引入芯片内部热源,并结合人工智能优化冷却剂流动,有望提升人工智能芯片的效率、可持续性并支持更高功率密度的设计 [3][5][7] - 微流体冷却被视为推动下一代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技术,不仅能提高现有服务器性能(如支持超频),还可能为3D芯片堆叠等全新架构铺平道路 [12][13][17] 微流体冷却技术性能与优势 - 实验室测试表明,微流体技术的散热性能比冷板高出三倍,并将GPU内部硅片的最高温升降低65% [5] - 技术采用微流体通道,尺寸与人类头发丝相近,通过仿生设计(如模拟叶脉)优化冷却剂流动以高效冷却芯片热点 [7][8] - 直接芯片内冷却消除了传统冷却中多层材料的隔热效应,使冷却剂直接接触硅片,提升冷却效率并可能提高电源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13] 技术挑战与研发进展 - 微流体技术的实践面临复杂工程挑战,包括微通道设计、防漏封装、冷却剂配方选择以及将蚀刻工艺集成到芯片制造流程中 [7][8][9] - 研发团队与瑞士初创公司Corintis合作,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设计,在过去一年进行了四次设计迭代以完善技术 [7][8] - 微软计划将微流体冷却技术整合到其自研的Cobalt和Maia等第一方芯片的未来世代中,并与制造伙伴合作应用于数据中心生产 [8][9] 对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的影响 - 微流体冷却允许服务器超频运行以应对需求高峰(如Microsoft Teams通话激增),而无需担心芯片过热,从而提升计算效率并降低成本 [10][12] - 技术有望提高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功率密度和部署密度,使计算能力提升无需额外建筑空间,并减轻对本地电网的压力 [14][15] - 通过有效解决热量限制,该技术为3D芯片堆叠等新型架构创造了可能性,有望进一步降低延迟,推动行业向更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7] 公司的战略与行业愿景 - 微流体冷却技术是微软更宏大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部分,公司本季度资本支出计划超过3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人工智能服务需求 [8] - 微软采用系统方法,对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进行整体优化,微流体技术是提升整个云堆栈性能和效率的关键组成部分 [9][13] - 公司旨在通过展示微流体技术的可行性,推动其成为行业标准,加速技术创新,使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受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