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性别正义
icon
搜索文档
从“妻查夫产”到“夫妻互查”:财产知情权能否弥合性别不公?
虎嗅· 2025-10-19 16:58
法规演变与核心差异 - 广东省新规明确夫妻任何一方均可持有效证件查询另一方财产状况,有关单位应当受理并出具书面材料[1] - 此规定与福建省此前出台的条例形成对比,福建省的规定是妇女持有效证件可查询配偶财产[1] - 广东省的规定从“妻子可查询丈夫财产”演变为“夫妻可互查配偶财产”,旨在避免关于男女平等保护的争议[2][5] 立法背景与政策意图 - 立法设置“特别保护”是为了矫正女性因承担大量无法被市场量化的家务劳动所导致的在离婚诉讼中的弱势地位[4][5] - 规定旨在确保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弱势一方(常为女性)的权益,避免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挥霍共同财产的情形[2][9] - 政策意图除保护女性财产权益外,还旨在通过财产状况知情来确保夫妻双方对婚姻的忠诚持守义务[7] 性别平等与实质正义 - 国家通过积极介入和特殊保护来实现性别实质平等,矫正因生理差异、社会评价、父权文化导致的实质不平等[3] - 允许女性查询配偶财产是对女性特别保护的体现,其立法依据源于《妇女权益保障法》中保障妇女平等财产权利的规定[2] - 国家干预面临造成新不平等的诘问,立法需化解促进平等和禁止区别对待的矛盾[3] 财产知情权的范围与潜在影响 - 广东省规定将夫妻财产查询权置于“婚姻家庭权益”章节而非“财产权益”章节,凸显其维护婚姻忠诚的用意[7] - 若允许婚姻存续期间随时互查财产,可能导致个人自由和隐私空间被无限挤压,不符合现代年轻人对婚姻关系的期待[8] - 对条款的适用应限制在夫妻分居、离婚冷静期、离婚诉讼期等特定阶段,主要目标为避免离婚财产分割不公[9] 市场与家庭的结构性矛盾 - 市场/家庭的二分结构导致家庭中市场财富主要创造者拥有更大话语权,弱势一方面临更多剥削和困境[10] - 女性广泛参与市场工作后,家庭维系面临挑战,照顾老人、病人和小孩的责任归属问题凸显[11] - 国家干预措施包括支持托育服务发展和允许查询配偶财产等,旨在帮助女性超越家庭/市场的二元框架[12]
对准那个镜头:一份反偷拍指南
虎嗅· 2025-09-16 11:39
偷拍行为的风险分布特征 - 偷拍行为在司法判例中呈现出清晰的分布特征,大部分案件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如公共厕所、试衣间、出租屋和酒店房间,这些地点更容易安装固定设备并留下物证[6][27] - 绝大部分偷拍案件出现在熟人关系之内,其中感情关系占比最高,达到54.55%,其次为职场关系(38.78%)、邻里关系(73.53%)以及陌生人场景,甚至存在父女关系的极端案例[5][7] - 在社交媒体分享的偷拍案例中,手机是主要的偷拍工具,占比85.19%,而针孔摄像头的使用占比为31.82%,68.18%的案例中受害者会当场要求删除图像[17] 全球法律制裁与制度演进 - 不同国家的法律对偷拍行为的制裁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中国对以牟利为目的制作、传播偷拍内容的行为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而俄罗斯对非法收集或散播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最高判处2年监禁[44] - 公共事件是推动制度改进的关键触发点,例如英国在2019年通过《Voyeurism (Offences) Act》,将偷拍裙底行为定为刑事犯罪,最高可判两年监禁,韩国在2018年修改《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将偷拍定为严重性犯罪[35][39] - 法律制裁不仅针对偷拍行为本身,还覆盖储存、传播、买卖影像的链条性环节,部分国家如新加坡保留监禁、罚金乃至鞭笞等严厉刑罚以增强威慑力[46][47] 技术防御与社会应对措施 - 技术层面出现新的防御方案,例如日本美津浓公司研制的防窥新材料能有效阻隔红外摄影透视,从源头杜绝利用该技术进行的偷拍行为[56] - 中国部分地区已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如上海的“亮剑浦江·2024”专项行动明确禁止上传、分享非经当事人同意发布的偷拍影像,广东省则率先明确旅馆有责任确保客房内没有安装偷拍设备[57][58] - GeekPwn2019反偷拍挑战赛通过模拟自动化检测起居室、宾馆、会议室等场所中可能存在的针孔摄像头,展示了用技术反制偷拍的可行性[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