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不可或缺性

搜索文档
欧盟制定《芯片法案2.0》,应对特朗普时代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1 10:56
欧盟半导体行业现状与挑战 - 欧盟2030年全球微芯片市场份额目标为20%,但当前发展轨迹显示仅能达到11.7%,远低于目标[3] - 2022年欧洲市场份额为9.8%,预计2030年增长至11.7%,需产能翻两番才能实现目标[3] - 《欧盟芯片法案》总资金860亿欧元中仅5%(45亿欧元)由欧盟委员会直接管理,其余依赖成员国和私营部门[3] - 全球顶级制造商2020-2023年预算投资达4050亿欧元,是欧盟十年预算的近五倍[3] 行业面临的外部挑战 - 依赖进口原材料、高昂能源成本、环境问题、地缘政治不稳定及熟练劳动力短缺制约行业发展[4] - 行业集中度高,少数大型企业主导,单个项目失败可能对整体产生连锁反应[4] - 审计机构认为《芯片法案》难以显著提升欧盟市场份额或实现20%目标[4] 政策建议与战略调整 - 需重新评估《芯片法案》目标可行性,引入定期监测系统以解决障碍[5] - 建议制定新半导体战略,设定清晰、可实现的目标,协调资助措施与法律调整[5] - 欧盟九国成立"半导体联盟",旨在加强合作与战略自主权,整合研发与制造资源[9][10] 欧盟未来战略方向 - 应借鉴日本"战略不可或缺性"理念,聚焦核心优势如ASML的光刻机垄断地位[7][8] - 需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弥补政策洞察力不足,优化预算分配以降低私人投资风险[10][11] - 半导体联盟可推动国防与半导体协同发展,影响欧盟预算谈判[11] 全球竞争背景 -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及潜在关税加剧供应链竞争,欧盟需应对中美主导的半导体地缘格局[6][7] - 日本通过收购关键材料企业(如JSR)确保产业链控制权,欧盟可参考此模式[8] - 欧洲需从防御性战略转向主动定位,避免在技术主导权竞争中落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