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资源储备
icon
搜索文档
派林生物浆站数量38个居行业前三 中国生物拟47亿入主巩固龙头地位
长江商报· 2025-09-11 08:05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胜帮英豪拟向中国生物转让21.03%股份 交易完成后中国生物成为控股股东 国药集团成为实际控制人 [1][2] - 股份转让总价款约47亿元 对应每股价格23.51元 较公告日收盘价17.84元溢价31.78% [1][3] - 中国生物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以巩固控制权 [4] 交易背景与历史 - 胜帮英豪于2023年3月通过受让20.99%股权及获得2.02%表决权委托入主派林生物 2023年10月完成董事会控制 [3] - 此次控制权变更后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2][3] 行业地位与资源整合 - 派林生物拥有38个浆站 位居行业前三 2024年采浆量超1400吨 属千吨级血液制品第一梯队 [1][7] - 中国生物2024年通过天坛生物采集血浆2781吨 收购完成后血浆资源占比将达30%以上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生产牌照 [1][6][7] - 收购旨在加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 扩大采浆规模 发挥规模效应 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1][6][8]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 同比下降13.18% 净利润2.36亿元 同比下降27.89% [7] - 业绩下滑主要因子公司产能扩增导致产品供应量下降 派斯菲科二期产能于2025年3月投产 广东双林于2025年6月完成扩产 [7]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 同比增长约11% 总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7] 收购方背景 - 中国生物直接及间接控制天坛生物50.12%股权 间接持有卫光生物7.25%股权 [6] - 国药集团为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 拥有大健康全产业链 旗下多家上市公司 [6]
关税谈判延长90天,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胡子说房· 2025-08-02 12:14
美国关税谈判最新进展 - 美国对多国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税率,范围10%-41%,叙利亚最高41%,缅甸老挝40%,巴西英国最低10%,日本韩国欧盟等多数国家15%,越南20% [1] - 唯独将东大关税休战期限延长三个月,第三次谈判未达成协议 [1] 前两次谈判历史回顾 第一次谈判(5月) - 背景:4月初双方互加关税至100%以上,接近脱钩状态 [2] - 触发因素:美国国债市场暴雷,全球抛售美债导致10年期收益率从3.99%飙升至4.6%,30年期突破5%,利息支出激增1800亿美元 [2] - 结果:美国因国债市场风险被迫暂停关税 [2][3] 第二次谈判(6月) - 焦点:稀土出口问题,美方暂停芯片出口管制,中方放宽民用稀土出口限制 [4] - 美国动机:弥补战略资源储备漏洞,短期内完全依赖东大稀土供应 [4] 双方核心矛盾与现状 - 美国两大未解决问题:国债市场风险(与东大深度捆绑)和稀土供应链依赖(需8-10年重建) [4] - 东大困境:内循环未完善仍需外部市场,外贸为重要经济动能 [5] - 根本矛盾:东大不接受高关税,美国不能放弃对等关税,导致谈判僵局 [6] 第三次谈判延期原因与后续动向 - 底层逻辑:双方既不愿脱钩也不愿妥协,选择延长休战期 [7] - 东大准备措施:刺激内需(新生儿补贴、反内卷政策)、潜在财政货币政策发力 [7] - 美国准备措施:下半年可能降息以降低国债利息支出风险 [7] 美联储政策博弈与市场影响 - 矛盾点:美联储(代表华尔街)不愿过快降息,而美国政府倾向降息减少财政压力 [8] - 关键指标: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前两月数据下修20万人,加大降息概率 [8] - 潜在影响:降息将利空美元资产,利好非美元资产及黄金,影响大A/港股走势 [8]
国际镍价暴跌40%的当口,中国出手抄底10万吨高纯度镍!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47
国际镍价暴跌与中国战略储备 - 国际镍价暴跌40%之际,中国抄底购入10万吨高纯度镍,足够支撑全国军工产线运转三年[1] - 此次资源储备主要针对军工领域,包括航母甲板不锈钢、火箭发动机耐热件等关键材料[4] - 全球67%镍矿位于印尼,中国提前锁定战略资源以防菲律宾跟随美国断供[4] - 储备规模可满足两千万辆电动车电池需求,为未来十年技术突破奠定基础[4] 中俄技术合作与军工突破 - 中国通过拆解俄罗斯苏-35战机获取117S发动机数据,加速国产涡扇-15发动机研发[2] - 歼-20B战机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隐身技术和DSI进气道,摆脱对俄制技术依赖[2] - 中国量子雷达已获136项全球专利,氮化镓技术比美国早四年实现实用化[2] - 99A坦克配备主动防御系统,性能远超俄罗斯T-14坦克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2] 军民融合与产能优势 - 中国军工年产能达240架战机,超过美国90架,相当于俄罗斯三倍产量[7] - 福建舰电磁弹射效率超越美国福特级航母,空警-3000预警机探测距离领先E-3两代[7] - 民营企业可快速转型军工生产,手机工厂转产导弹、汽车产线改造装甲车仅需三个月[7] - 深圳、无锡、北京等地企业分别攻关氮化镓芯片、复合装甲和无人机作战代码[7] 资源战略与工业布局 - 中国通过资源储备构建工业壁垒,防止美国在芯片封锁后实施电池材料卡脖子[4] - 镍矿储备不仅保障不锈钢供应,更为第六代战机电池和高超音速导弹提供材料保障[4] - 军民融合体系形成"战时动员"能力,使技术封锁效果大幅降低[7] - 战略资源储备与制造体系升级形成组合拳,67%镍矿控制权成为关键明牌[7]
牌桌上的较量:中国狂囤10万吨镍,欧美急着抢稀土,这盘大棋你看懂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10 23:19
中国战略资源储备行动 - 中国正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镍等战略资源,囤积量超过10万吨并存入国家战略仓库[3] - 这一行动源于对关键资源供应链安全的担忧,特别是在新能源车电池和航空发动机等高科技领域对镍的高度依赖[3] - 中国的镍资源储备相对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保障供应安全[5] 稀土资源的地缘政治博弈 - 稀土被描述为现代高科技产业的"灵魂"资源,对芯片、雷达、导弹等关键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5] - 欧盟正寻求建立自主的稀土供应链,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7] - 围绕稀土贸易存在技术转让和终端用途披露等争议,反映出深层次的国际竞争关系[10] 资源战略的深层次逻辑 - 中国的资源储备策略基于历史经验教训,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安全理念[13] - 资源储备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还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11] - 该战略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特征,10万吨镍仅是资源储备计划的开始阶段[17] 全球资源竞争格局 - 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中国囤积镍与欧洲争夺稀土的双向资源竞争态势[8] - 资源竞争已超越单纯贸易范畴,演变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博弈[9] - 高科技产业供应链安全成为各国资源战略的核心考量因素[5][7]
国泰海通:钨开采指标再度收紧 供给刚性挺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11:41
钨矿开采指标收紧 - 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指标同比下降6 45%至5 8万吨[1][2] - 小型共伴生钨矿自2024年起不再下达开采指标 需报备产量[2] - 黑龙江等四省未获得2025年指标 24年第一批四省合计720吨[2] - 大中型钨矿25年第一批指标量均下降 供给逐步收紧[2] 钨矿供应格局 - 2024年国内钨矿产量8 85万吨 同比降7 77% 占全球83%[3] - 国内资源集中 矿山议价能力强 环保趋严限制产出[3] - 新建项目短期难释放产能 海外矿山成本高进口增量有限[3] 钨需求驱动因素 - 钨在军工 航空航天 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 战略地位凸显[4] - 3月国内制造业PMI环比升0 3pct至50 5% 需求持续改善[4] 行业受益标的 - 推荐厦门钨业(600549 SH) 中钨高新(000657 S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