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资源储备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镍价暴跌40%的当口,中国出手抄底10万吨高纯度镍!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47
国际镍价暴跌与中国战略储备 - 国际镍价暴跌40%之际,中国抄底购入10万吨高纯度镍,足够支撑全国军工产线运转三年[1] - 此次资源储备主要针对军工领域,包括航母甲板不锈钢、火箭发动机耐热件等关键材料[4] - 全球67%镍矿位于印尼,中国提前锁定战略资源以防菲律宾跟随美国断供[4] - 储备规模可满足两千万辆电动车电池需求,为未来十年技术突破奠定基础[4] 中俄技术合作与军工突破 - 中国通过拆解俄罗斯苏-35战机获取117S发动机数据,加速国产涡扇-15发动机研发[2] - 歼-20B战机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隐身技术和DSI进气道,摆脱对俄制技术依赖[2] - 中国量子雷达已获136项全球专利,氮化镓技术比美国早四年实现实用化[2] - 99A坦克配备主动防御系统,性能远超俄罗斯T-14坦克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2] 军民融合与产能优势 - 中国军工年产能达240架战机,超过美国90架,相当于俄罗斯三倍产量[7] - 福建舰电磁弹射效率超越美国福特级航母,空警-3000预警机探测距离领先E-3两代[7] - 民营企业可快速转型军工生产,手机工厂转产导弹、汽车产线改造装甲车仅需三个月[7] - 深圳、无锡、北京等地企业分别攻关氮化镓芯片、复合装甲和无人机作战代码[7] 资源战略与工业布局 - 中国通过资源储备构建工业壁垒,防止美国在芯片封锁后实施电池材料卡脖子[4] - 镍矿储备不仅保障不锈钢供应,更为第六代战机电池和高超音速导弹提供材料保障[4] - 军民融合体系形成"战时动员"能力,使技术封锁效果大幅降低[7] - 战略资源储备与制造体系升级形成组合拳,67%镍矿控制权成为关键明牌[7]
牌桌上的较量:中国狂囤10万吨镍,欧美急着抢稀土,这盘大棋你看懂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10 23:19
中国战略资源储备行动 - 中国正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镍等战略资源,囤积量超过10万吨并存入国家战略仓库[3] - 这一行动源于对关键资源供应链安全的担忧,特别是在新能源车电池和航空发动机等高科技领域对镍的高度依赖[3] - 中国的镍资源储备相对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保障供应安全[5] 稀土资源的地缘政治博弈 - 稀土被描述为现代高科技产业的"灵魂"资源,对芯片、雷达、导弹等关键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5] - 欧盟正寻求建立自主的稀土供应链,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7] - 围绕稀土贸易存在技术转让和终端用途披露等争议,反映出深层次的国际竞争关系[10] 资源战略的深层次逻辑 - 中国的资源储备策略基于历史经验教训,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安全理念[13] - 资源储备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还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11] - 该战略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特征,10万吨镍仅是资源储备计划的开始阶段[17] 全球资源竞争格局 - 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中国囤积镍与欧洲争夺稀土的双向资源竞争态势[8] - 资源竞争已超越单纯贸易范畴,演变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博弈[9] - 高科技产业供应链安全成为各国资源战略的核心考量因素[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