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产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亏掉80万,出手老家房产的深圳人
搜狐财经· 2025-11-19 12:08
中国地产市场从2021年至今已调整4年,2025年6月末,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跌3.7%、6.1%,新房价格环比连续25个月 负增长,6月末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西宁1个。 这是几名普通深圳人的售房经历。他们的房产买在2017年至2020年间,那正是楼市最后的高光阶段,他们身处其中,很难不被烈火烹油的洪流裹挟。他们 选择回老家买房,最直接的原因是手中的首付款有限,当然,抱着回乡定居打算的人也占了多数。 他们从未在深圳拥有过房产,而那套位于老家、曾经寄托着他们对稳定的渴望和生活憧憬的房子,在他们亏损数十万出手时,都还是毛坯状态。 亏掉80万,解套老家房 今年8月份,在深圳生活的于襄,卖掉了位于武汉白沙洲片区的两居室。从2020年购入这套房产到今年最终出手,她前后去过白沙洲片区三次,房子卖出 时还是毛坯状态,算上房贷利息、税费、物业费等支出,她在这套房产上的亏损接近80万元。整个卖房过程持续了3个多月,从挂牌到成交,也是于襄一 步步降低心理预期的过程,"真正体验了什么叫买方市场"。 今年上半年,于襄在是否"割肉"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不少个夜晚她被折磨得失眠。做决策实在困难,五一 ...
亏掉80万,出手老家房产的深圳人
虎嗅APP· 2025-11-19 08:08
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6月末,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跌3.7%,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跌6.1% [4] - 新房价格环比连续25个月负增长,6月末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西宁1个 [4] 深圳居民在非一线城市购房案例 - 于襄2020年购入武汉白沙洲片区两居室,2025年8月以不到80万元价格售出,总亏损接近80万元,该房产购入后始终为毛坯状态 [6][7][8] - 小月2017年在重庆购入140平方米房产,2024年以110.5万元售出,价格与购房成本持平,但承担了五年多的月供(接近5000元/月) [13][21] - 朱铭2018年在上饶经开区购入三居室,购房成本95万元,2025年挂牌58万,有买家出价45万,预计最终售价难超50万 [14] - 林小凤2019年在九江购入房产,总首付25万元(其中20万为借款),月供约5000元,2025年售出后亏损50万元,售出时房产仍为毛坯状态 [15][16] 购房决策背景与心态 - 2017年至2020年间,楼市处于高光阶段,普遍存在“怕涨价,怕晚买就上不了车”的焦虑心态 [11][14] - 购房者多因预算有限无法在深圳上车,选择在老家或二线城市购房,部分出于投资理财考虑,部分为未来回乡定居做准备 [4][13][14][15] - 决策过程普遍受到当时市场“烈火烹油”氛围的影响,存在轻率和从众心理 [11][13][22] 房产贬值核心原因 - 武汉白沙洲片区新楼盘密集,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知名开发商,导致流通性差 [7] - 超高层建筑、两居室户型在本地市场流通率偏低,购房者更倾向于三房或四房 [7] - 经济下行和房地产市场巨变远超购房者最初预期,导致价格支撑力不足 [11][20] 售房过程与市场反应 - 于襄售房过程持续3个多月,初始挂牌价98万,最终成交价远低于90万的心理预期,期间遭遇买家报价均不超过75万 [6][8] - 小月要求售房“快”速完成,从挂牌到成交价格调整果断,避免因拖延产生额外房贷支出 [21] - 林小凤售房时中介主动联系少且报价逐次降低,为防买家变卦而快速接受意向价 [16]
速看!30多万人口的县城,20多家开发商盖上百万套房,房子谁买?
搜狐财经· 2025-09-16 16:04
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 河南林州城区常住人口约33万,合理住房需求估算约11万套,健康供应量上限应在15万套以内 [2] - 截至2025年3月,林州已建和在建住房总量突破100万套,其中已竣工住宅超过65万套 [2] - 当地住房供应量是实际需求的近7倍,人均拥有住房套数逼近三套 [2] 行业价格与交易量急剧恶化 - 当地二手房均价已跌至2000元/平方米,较2018年高点缩水近七成 [3] - 新建商品房市场门可罗雀,开发商采取“首付5万元”、“零首付”甚至“负首付”等营销手段,成交量依然惨淡 [3] 开发商投资与市场参与度 - 2020年至2025年间,27家开发商累计投资837亿元进入林州市场 [3] - 参与者包括央企、省内知名房企及本土开发商,在房地产黄金时代末期上演“圈地开工”的狂欢 [3] 地方政府财政依赖与土地供给 - 2017年至2022年间,林州市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4] - 为填充财政空缺,地方政府放宽开发限制,土地供给“应批尽批”,直接催生过度开发 [4] 投机需求与人口结构问题 - 林州约有40%的住房被外地投资者买走,形成投机性需求的“蓄水池” [6] - 当地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6.3%,年轻劳动力持续外流,人口结构恶化进一步削弱刚性需求 [6] 行业困境对产业链的冲击 -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传导至上下游产业,有建材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裁员过半 [9] - 2024年林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比2020年峰值暴跌83%,财政收入大幅萎缩 [10] 行业政策调整与应对措施 - 林州市政府已启动“止损”措施,包括暂停新增住宅用地供应,严格控制新建商品房审批 [11] - 积极盘活闲置住房,鼓励开发商将其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或长租公寓 [11] 全国县域市场的普遍性问题 - 根据住建部2025年一季度调研,全国已有超过180个县级城市面临住房供应过剩 [12] - 其中50多个县城的空置率超过35%,结构性矛盾已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县域腹地 [12]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政策需注重区域差异,实施“因城施策、精准调控” [19] - 对于住房过剩的县城,重点在于消化存量、盘活资源、防范风险 [19] - 应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