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产
icon
搜索文档
工大高科:拟出售公司房产 出售价格为6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9:5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出售一套闲置房产 出售价格为660万元(含税)[1] - 本次交易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 交易影响与目的 - 交易目的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 减少维护成本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1] - 本次交易预计产生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且超过100万元[1] 交易性质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1] - 本次交易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形[1]
TVB“欢喜哥”谢幕:生在顶级豪门,靠3招闷声成了港圈“最稳富豪”
36氪· 2025-11-03 13:02
许绍雄的投资逻辑可以用三个字概括——"看得见"。他不炒股、不追风、不碰杠杆;总说:"做投资,最怕的不是亏钱,是睡不着觉。"现在不 少年轻人忙着上理财课、抢明星基金、追ETF短线涨幅,经常为市场波动焦虑不安,而许绍雄的逻辑很简单:钱不在多,稳才重要;市场不 热,时机要准;不懂的东西,就别碰。 10月10日,许绍雄在小红书上发了最后一条视频。 没有滤镜、没有背景音乐、也没有煽情台词——只有他那熟悉的温吞语气,像平常叮嘱晚辈般真诚地说:"世界上什么都不公平,唯独时间最公平。""不 读书、不运动、不节制消费,生活是不会变好的。""努力不是为了得到更多,而是为了让人生有更多选择。"谁也没想到,这段平静的视频,竟成了他留 给世界的最后告别。 ▲许绍雄小红书上最后一条内容,来源:小红书 那天他刚从新加坡回香港,精神还挺好,陪女儿喝拿铁、聊着怎么拍小红书视频。没想到,十几天后,这位被粉丝们亲切称作"欢喜哥"的TVB金牌绿叶, 就这样谢幕了。 消息一出,佘诗曼、林峯、黄宗泽、发哥……几乎整个TVB同仁齐刷刷现身,送他最后一程。有人感叹,他是"老派港星的最后一块拼图",荧幕上,他是 淡泊名利、专注演戏的"万年配角";私底下,在不 ...
今明两年买房,5年后会亏得一塌糊涂?曹德旺马光远观点一致
搜狐财经· 2025-11-01 14:14
楼市风云变幻,未来五年购房,真会血本无归吗? 近年楼市动态引人关注。与过去"金九银十"的火热景象不同,如今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正悄然增加。数据无 声地诉说着楼市的转变:截至今年八月,在全国一百个重点城市中,新建商品房价格仍在上涨的城市仅剩 二十九个,两个城市与上月持平,而高达六十九个城市的房价已然呈现下跌之势。二手房市场更是雪上加 霜,百城之中仅有二十三个城市的价格尚在坚守上涨,三个城市与上月持平,高达七十四个城市加入了房 价下跌的行列。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颓势已显,下跌城市数量远超上涨。 面对这股下行之风,各地政府纷纷尝试为房地产市场"松绑",期望稳住阵脚。放宽限购、降低首付比例、下 调房贷利率等手段层出不穷,然而收效甚微,市场并未如预期般回暖。 未来楼市将走向何方? 国内主流观点认为,虽然房价经历了明显的调整,但未来将呈现分化格局:一线和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 产,因其稀缺性和优质资源,或仍有上涨空间;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则可能面临大幅下跌的风险。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知名企业家曹德旺曾大胆预言,未来房产的价值将回归其本质,即"钢铁水泥",不 再具备投资价值。他认为,若房地产市场按当前的态势发展下去, ...
申华控股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32.3亿行业排第三,高于行业中位数,净利润亏损行业垫底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30
申华控股成立于1992年3月20日,于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为辽宁,办公地址 在上海。它是国内较早涉足汽车消费服务领域的企业,拥有多元化业务布局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具有一定 投资价值。 申华控股主营业务涵盖汽车消费服务类业务、新能源业务、房地产业务及类金融业务,所属申万行业为汽 车 - 汽车服务 - 汽车经销商,所属概念板块有职业教育、小盘、共享经济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三,净利润第六 2025年三季度,申华控股营业收入为32.3亿元,行业排名3/6,高于行业中位数30.62亿元,但远低于行业第 一名厦门信达的269.21亿元和第二名国机汽车的254.25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02.61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 汽车零售22.71亿元占比98.09%,大厦出租2211.37万元占比0.96%,房产1297.27万元占比0.56%,光伏发电 903.52万元占比0.39%。当期净利润为 -1.02亿元,行业排名6/6,行业第一名国机汽车净利润3.65亿元,第 二名厦门信达3062.82万元,行业平均数为5098.04万元,行业中位数为1069.16万元。 资产负债 ...
城投控股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95.15亿行业排13,净利润2.68亿行业排10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4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9日,于1993年5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 [1] - 公司是上海领先的城市运营商,业务涵盖环境、地产和股权投资,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包括环境业务、地产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所属概念板块有低价、券商相关、长期破净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95.15亿元,在行业69家公司中排名第13,高于行业中位数19.38亿元,低于行业平均数117.27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房产业务57.55亿元占比97.09%,特许经营权项目收入1.02亿元占比1.72%,运营管理收入及其他7024.81万元占比1.19% [2] - 当期净利润为2.68亿元,行业排名第10,行业平均数为-7.07亿元,中位数为-936.87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房产竣工面积同比增加 [5] - 开源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8.4亿元、9.9亿元 [5] - 华泰证券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5.69亿元、8.26亿元、10.30亿元的盈利预测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7.14%,去年同期为40.18%,低于行业平均的19.19%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4.45%,去年同期为74.23%,高于行业平均的60.51% [3] 业务亮点与展望 - 销售规模有所下降,但土储充裕且聚焦上海 [5] - 保障房租赁规模扩大,租金流入稳健增长 [5] - 结算规模放量推动净利润同比扭亏,全年净利润有望高增长 [6] - 可售资源充沛,新推以及拿地尚待发力 [6] - 运营板块持续扩张,资产证券化空间提升 [6]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47万,较上期减少5.4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87万,较上期增加4.7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06.5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75.01万股 [5] - 交银启道混合(010483)为新进股东,持股993.79万股 [5]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张辰,2024年薪酬108.51万元,较2023年的107.78万元增加0.73万元 [4] - 总裁任志坚,2024年薪酬105.56万元,较2023年的101.47万元增加4.09万元 [4] 机构评级与目标 - 开源证券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5] - 华泰证券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6.40元 [6]
今年不买房,5年后是买不起?还是随便挑?结果很明显了
搜狐财经· 2025-10-30 21:42
楼市前景迷雾重重,五年后究竟是高攀不起还是任君挑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市场中回荡。有人坚信,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房价必将触底反弹,现在 不入手,五年后只能望房兴叹。另一些人则认为,政策的刺激作用有限,楼市长期调整的趋势难以逆转,五年后房源充足,尽可从容选择。 那么,五年后的楼市究竟会呈现怎样的景象? 让我们先将视线拉回当下。一边是政策利好消息频传:九月伊始,银行纷纷响应号召,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二套房降至30%。紧随其后,北上广深等 一线城市宣布"认房不认贷",让更多购房者有机会享受首套房贷利率的优惠,仿佛一股暖流注入市场。受此影响,部分地区房产成交量应声上涨,甚至有开 发商连夜调高房价。 然而,另一边,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却让人感到阵阵寒意。八月份,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分别达到42个和96个,二手房挂牌量更是出现 井喷式增长。即使是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二手房挂牌量分别逼近20万套、19万套和13万套,市场的供应压力可见一斑。 面对楼市的冰火两重天,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冷静分析未来五年的走向。 首先,居民购房需求的大幅萎缩是不争的事实。三年疫情的影响深刻而持 ...
申华控股(600653) - 申华控股2025年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30 16:07
业绩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2.30亿元,同比增3.95%[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 8905.41万元,同比减58.35%[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 - 9324.36万元,同比减8.55%[2] - 2025年前三季度商业营收34.68亿元,毛利率 - 2.36%,同比增减14.09%[1] - 2025年前三季度房地产营收992.86万元,毛利率51.17%,同比增减1.44%[1] 用户数据 - 2025年1 - 9月公司合并口径宝马品牌销售9587辆,同比增22%[3]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宝马累计交付近46.5万辆,同比下滑11.2%[3] 项目进展 - 三季度渭南汽博园新增乘用车品牌2家,累计35家;商用车新增品牌3个,累计29家[3] - 2025年1 - 9月申华金融大厦利润超计划完成[4] - 洪江“湘水国际”项目三季度商铺销售2套、车位销售2个;商铺去化率35.51%、车位去化率41%[5] - 西安“曲江龙邸”项目三季度车位销售33个,去化率95%,商铺销售1套,去化率95%[5] - 洪江项目旗下酒店9月末前加入“非繁云居”品牌并正式运营[5] 能源数据 - 2025年1 - 9月云南省光伏发电量1693.90万千瓦时,同比减21.00%;上网电量1674.66万千瓦时,同比减20.96%[6]
房产中介说漏嘴,这5个楼层都是穷人层,购置需谨慎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45
对于刚需购房家庭而言,落户安家、喜结连理、子女教育是头等大事,因此,即使楼市风云变幻,购房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然而,购房并非儿戏,户型设 计、小区环境、地段优劣、楼层高低,无一不牵动着购房者的心弦。 话说今年春节前,我与一位经验老道的房产中介老周促膝长谈,话题自然离不开刚需购房如何避坑。起初,老周对某些楼层讳莫如深,但在我的再三恳求 下,他终于吐露真言,直言有五种楼层堪称"穷人层",买入容易,脱手难,务必慎之又慎。 首先,是没有花园的一楼。赠送花园似乎已成为开发商吸引购房者的惯用伎俩。想象一下,在自家小花园里莳花弄草、沐浴阳光,何等惬意!然而,如果没 有花园加持,一楼的缺点便暴露无遗:采光通风差,屋内昏暗,即使白天也需点灯照明;蚊虫肆虐,门窗紧闭,居住体验大打折扣;私密性差,不得不终日 拉着窗帘,加装防盗设备,防不胜防;地面潮湿,不仅家具寿命受损,地板也需频繁更换;更要命的是,还要忍受来自身边的各种噪音。 其次,是容易返水的二层。与一楼相比,二楼的潮湿问题略有改善,但下水管道返水却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卫生间、抽水马桶散发出 的阵阵恶臭令人作呕。为了安全起见,二楼也需安装防盗窗,无疑让原本就采 ...
DeepSeek分析:未来5年,钱放黄金、存银行、买房哪个更划算?
搜狐财经· 2025-10-29 13:37
房地产市场 - 当前楼市经历深刻变革 平均房价相较于2021年高点已回落约30% [3] - 为激活市场 各地政府取消限购 银行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 税务部门出台契税及增值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3] - 部分一线城市如上海和深圳房价收入比高达40倍 居民购买力不足 叠加疫情后收入普遍受影响 难以支撑高房价 [5] - 楼市赚钱效应消失 投资性购房需求大幅萎缩 盲目入市面临房价持续下跌风险 [5] 黄金市场 - 国际金价波动剧烈 主要受美元指数和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影响 例如2024年俄乌冲突升级曾导致金价在两周内暴涨12% [8] - 中东局势缓和后 金价迅速回调5% 剧烈波动对普通投资者构成高风险 高位被套后可能需等待多年才能解套 [8] - 实物黄金变现能力差 银行通常难以回收 金店回收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值 例如价值150万元金条回收价可能仅为90万元 [7] 银行存款 - 自2024年以来 各大国有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 储户存款收益不断减少 [7] - 物价上涨削弱了存款本金的购买力 资产面临缓慢贬值风险 [7] - 与投资黄金和房产相比 银行存款可避免财富大幅缩水 [7] 资产配置策略 - 多元化资产配置是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关键 应将资金平均分配到无风险、低风险和中等风险的投资品中以分散风险 [7]
如果死扛房价不降,社会将遇到这4大麻烦,每一个都很棘手
搜狐财经· 2025-10-28 13:40
然而,房价的持续僵持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每一个都令人担忧: 首先,它会严重削弱民众的消费能力。许多家庭为了购房,几乎耗尽所有积蓄,还背负了长达几十年的 房贷。每月房贷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剩余的可支配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开 销,无力进行其他消费。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仅为百分之三十九,远低于印度的百分之六十六。消费率的 持续低迷将严重阻碍内循环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压力。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为1756万,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骤降至1063万。 如果房价持续僵持,我国人口很可能面临负增长的风险。 高房价的持续僵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其负面效应正逐渐显现。尽管国内部分城市房价已出 现松动,但整体而言,房价依旧处于高位,令民众倍感压力。数据显示,八月份全国六十个重点城市的 平均房价高达每平方米一万七千五百九十三元,这意味着购买一套普通住宅至少需要两三百万。尤其是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平均房价更是高达每平方米六万五千元以上,一套房产动辄六七百 万,远远超出了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 为何开发商和二手房东不愿大幅降价呢?主要原因有二: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