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爆款能力

搜索文档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九/小鹏汽车-W】核心竞争力剖析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4-18 20:46
小鹏汽车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打造多品类批量爆款能力,油车时代吉利和电车时代比亚迪均通过此路径实现年销量从50万到200万+的跨越 [4][9] - 批量爆款能力内核是平台化技术底座,SEPA2.0扶摇架构涵盖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系统和硬件一体化三大核心技术 [5][10] - 品类创新战略通过D-F-H三大子平台实现轿车-SUV-MPV全品类覆盖,以"科技平权"占领用户心智 [6][11][13] 技术架构 - 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云端-芯片-算法-域控制器全栈自研,形成算力-算法-数据闭环 [5][10] - 三电系统采用全域800V高压快充+X-Power电驱+智能热管理,解决充电效率和里程焦虑 [5][10] - 硬件一体化技术包含前后一体化压铸和CIB电池车身一体化,实现空间释放和轻量化 [5][10][13] 产品矩阵 - D平台定位10-20万市场,H平台覆盖25-40万+市场,F平台主打15-30万区间 [13] - 车型组合包含G6/G7/P7+/X9等,形成轿车-SUV-MPV全品类布局 [13] - 产品性能强调"足够安全/足够范围/足够便宜"的科技平权理念 [13] 研发投入 - 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00亿元,第二代扶摇架构平台支撑未来十年发展 [29][30] - 研发费用从2018年10亿增至2024年60亿,平台化技术持续迭代 [29] - 智驾标签保持战略定力,同时引入王凤英等人才补齐产品营销短板 [30] 智能驾驶技术 - 全栈自研覆盖算力-算法-数据闭环,传感器以外采为主坚持纯视觉方案 [33] - AI鹰眼视觉方案采用LOFIC架构,识别速度提升40%,算力释放20% [40][43] - 自研图灵芯片2024年流片成功,算力达750TOPS,预计2025Q4上车 [44][45] 三电系统 - 全域800V架构相比400V系统在配电、线束等环节实现成本降低 [74][77] - 采用电驱升压兼容400V直流桩技术路径,综合效率更高 [78] - SiC功率模块国产替代加速,2024年新增斯达半导等供应商 [89] 增程技术 - 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纯电续航达430km,综合续航1400km+ [109][110] - 增程器热效率42%,下一代目标48%,电机效率目标96% [112][113] - 规划至少5款增程车型,首款基于X9平台2025H2量产 [115][117] 生产制造 - 采用16000吨超级压铸设备,实现车身轻量化和空间优化 [96][123] - 联合广东鸿图开发铝压铸车身,前后一体化压铸技术领先 [127] - 一体化压铸使P7+整备质量1967kg,风阻系数降至0.206Cd [96]
小鹏汽车(XPEV):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九: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九:小鹏汽车核心竞争力剖析
东吴证券· 2025-04-18 2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核心竞争力是打造【批量爆款能力】,选择修炼此能力,国内油车时代吉利汽车、电车时代比亚迪均实现该能力,销量增长显著[2] - 【打造平台化技术底座】是批量爆款能力内核,SEPA2.0扶摇架构平台是核心技术底座,涵盖X - EEA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系统技术、硬件一体化技术[3] - 【品类创新占领用户心智】是批量爆款能力的锦上添花,小鹏放弃对标思路走向品类创新,基于扶摇架构的新车型在细分市场有优势[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小鹏汽车十年复盘总结 - 创业者何小鹏格局长远、知人善用,有工科背景和成功创业经历,UC优视以近40亿美元并入阿里巴巴,成功秘诀在于人才布局和高研发投入[12][14] - 小鹏汽车股权结构合理,上市后通过公开发行融资和引入大众、滴滴战略投资,融资历程丰富[15][16] - 2020 - 2025Q1股价/销量受电动化、智驾技术、市场竞争、团队变动等因素影响,G9风波后完成团队重塑[18][19] - 十年坚持智驾标签,研发投入超300亿元,近3年“品牌创新”匹配“原创技术”,王凤英/于涛加入与何小鹏形成最佳组合[23] 二、扬长:三大技术构筑SEPA 2.0扶摇架构 1)智驾全栈自研能力 - 小鹏智驾坚持全栈自研,包括算力、算法、数据、域控制器、线控底盘,传感器外采,坚持纯视觉方案[27] - 智驾团队重组,核心成员与架构优化,摒弃传统高精地图方案,聚焦时序空间信息融合,前泊车规控负责人回归[29][31] - AI鹰眼视觉方案转向【轻雷达】,去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成为可能,首发搭载于小鹏P7 + ,未来应用于MONA等车型[33] - 自研图灵芯片预计2025Q4上车,在成本、适配、供应链稳定性方面有优势,可提升体验性能[34][40] - 打造“云端模型工厂”支持世界基座模型,启动72B参数基模训练,开发强化学习奖励模型[45][48] - 自研算法从模块化向端到端演进,采用三网合一的“端到端”,有【端到端四部曲】规划[52][55][57] - 2019 - 2024年智能驾驶OTA实现四阶段跨越,从简单巡航到城市NGP全国覆盖[60] 2)三电系统集成能力 - 800V架构是高压平台发展方向,在高功率快充和低成本 + 高效率方面有优势,实现技术难点在于功率半导体耐压等级[62] - 小鹏采用“全域800V架构 + 电驱升压兼容400V直流桩”方案,空调压缩机、PTC满足800V电压级别,采用400V电驱动升压技术[64] - 车企800V架构形成差异化路线,比亚迪领先,小鹏AI赋能800V价格带下沉,2025款小鹏G6标配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70] - 800V中功率半导体和充电网络是掣肘,小鹏推进SiC上车与创新,优化供应链成本,超充网络布局有“高功率 + 高密度”竞争力[76][77][80] - 小鹏百公里电耗仅次于特斯拉,能耗管理能力跻身行业第一梯队,P7 + 有四大技术准则打造能耗管理优势[83][85][86] - 增程驱动核心是增程器和三电系统,小鹏认为增程技术壁垒不高,把握推出节奏更重要,纯电续航合适范围为430km[94][96] - “理想 - 问界 - 小鹏”增程路径是【进一步电动化】,小鹏定位【纯电续航最长的增程车 + AI赋能的超级电动体系】,规划至少5款增程车型[104][107][113] 3)车身一体化技术 - 一体化压铸将众多零部件一次性压铸成型,有诸多优势,当前生产模式由主机厂与压铸厂构成,小鹏联合广东鸿图开发铝压铸车身[122] - 与其他车企相比,小鹏车型一体化压铸效果显著,如G6、X9等车型在车身减重、扭转刚度等方面有提升[123] - CIB是第三代电池成组技术,空间利用率好且降低成本,小鹏采用该技术,与特斯拉集成度/安全性基本一致,维修便利性提升[124][126][127] 三、补短:产品 - 营销 - 渠道 - 供应链 - 产能短板补齐 - 产品思路以用户导向驱动定义,非竞品逻辑,通过I/D/E/F/H五大平台覆盖不同市场定位,到2026年底将实现完整产品布局[132][133][135] - 比亚迪、大众、丰田通过不同轴距差别和起售价价差铺设产品谱系,为同一轴距/价格带车型提供选择满足细分需求[138][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