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和产业链话语权争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稀土放大招!管控升级拿捏荷兰,荷兰光刻机产能遭腰斩
搜狐财经· 2025-11-08 16:35
中国对荷兰稀土出口新规核心内容 - 自12月1日起,中国对荷兰的稀土出口新规正式生效,新规要求含中国稀土成分≥0.1%的光刻机出口需向中国申请许可,并需说明用途、用量及最终用户[1][3] - 针对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及测试设备,出口至荷兰需执行逐案审批[5]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及中国优势 -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手机、风电、导弹及光刻机等顶尖设备的关键材料[6]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开采量占全球69.2%,加工产能占比超过90%[8]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涵盖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及回收所有环节[15] - 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中国的产量占全球91.6%,并且在替代材料研发上已取得突破[18] 新规对荷兰及ASML公司的潜在影响 - 荷兰对中国稀土依赖度高,2025年上半年其进口稀土占全球出口的26.4%,库存仅能维持八周生产[11] - 若出口许可出现延迟,可能导致ASML光刻机月产能下降15至20台,年损失预计超过32亿欧元,相当于每日损失近900万欧元[11] - ASML光刻机的抛光镜头需使用稀土磁体,单台用量超过10千克,该部分成本占电机成本的30%以上,且必须依赖中国供应的超高纯度试剂材料[8] 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与技术壁垒 - 美国虽拥有稀土储量,但其提纯技术上限为99.9%,远低于中国能达到的99.999%超高纯度,这0.099%的差距在高科技领域至关重要[13] - 美国的稀土提纯成本是中国的三倍,若ASML转而依赖美国供应,其光刻机成本可能翻倍[13] - 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的优势源于徐光宪院士团队建立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将稀土分离从经验摸索转变为规律化生产[16] 新规的战略意图与行业影响 - 新规设置0.1%的稀土成分门槛,旨在建立公平的游戏规则,并非进行资源封锁,而是以技术优势争取产业链话语权[18] - 此举被视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缩影,标志着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为技术强国,并通过全产业链优势掌握话语权[20] - 新规提醒行业,在高科技领域,掌握全产业链优势是掌握话语权的关键,合作共赢比单方面技术封锁更具可持续性[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