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团队稳定性
搜索文档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任内:规模稳第七,增速掉队
搜狐财经· 2025-10-31 15:27
公司规模与行业排名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约为1.2万亿元,行业排名第七 [1] - 在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24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公司单季规模增量约为646.56亿元,排名第13位 [1] - 三季度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环比增长2.23万亿元,其中股票指数基金单季新增1.06万亿元,混合基金新增约6000亿元 [4] 各业务条线规模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单季规模增量为119.66亿元,环比增长8.63%,行业排名第15位,期末规模约1506.43亿元 [1][4] - ETF业务规模为3388.63亿元,单季增量748.02亿元,在ETF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中,其单季增量排名倒数第三 [1][5] - 公司三季度产品为投资者实现超过1000亿元的利润,在162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位列前三,盈利主要来自宽基ETF的回升 [7] 公司治理与团队动态 - 公司董事长于2024年9月由安国勇接任,总经理经雷自2018年起持续任职 [1][6] - 截至10月末,公司年内已有14名核心人员离职,按离任基金经理计算相关人数或达16人,涉及主动权益、量化及综合投资等条线 [6] 增长动能分析与市场背景 - 公司呈现出“位次稳固但增速放缓、被动支撑而主动乏力”的特征,主要增长由被动端驱动,主动权益的资金回流尚未形成趋势 [4] - 在行业整体规模普遍增长、ETF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公司增速相对温和,意味着其在申赎节奏、产品发行及机构配置等环节上未能完全同步行业热度 [1][4] - 公司ETF布局偏重宽基与传统主题,在新兴赛道与跨境产品上动作较为谨慎,被认为是单季增量落后的重要原因 [5]
8年功过是非:章砚带领的中银基金走向了何处?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4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章砚于2017年8月接任中银基金董事长,2025年6月因工作调整离任,任职近8年[3] - 执行总裁张家文代行董事长职务,张家文2013年加入中银基金,现任执行总裁[3] - 章砚或将回归控股股东中国银行体系,就任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常务副总裁[4] 财务表现 - 净利润从2018年的9.73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7.9亿元,降幅18.8%[4][5] - 总资产从40.6亿元上升至64.82亿元,增幅59.7%[4][5] - 净资产从30.2亿元上升至55.37亿元,增幅83.3%[4][5]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4011亿元上升至6187亿元,增幅54.3%[4][5] 行业地位变化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排名从2018年第11名滑落至2024年第19名[2][6][7] - 盈利情况排名从2018年第7名下滑至2024年第16名[6][7] 费用结构 - 7年间累计为投资者赚取944.4亿元,收取235.9亿元管理费用,费用/利润比为24.06%[8] - 费用/利润比低于同业:工银瑞信27.55%,建信基金27.23%,农银基金31.99%[8] 产品结构问题 - 2024年股票型基金仅占管理规模的0.81%,远低于工银基金12.22%,建信基金2.45%,农银基金2.27%[10] - 7年间股票投资累计获利100.6亿元,但仅2019-2021年实现盈利,2020年盈利89.6亿元占7年总和的89%[10] - 债券型基金管理收益率高于同业:比工银瑞信高8%,比建信基金高11%,比农银基金高0.8%[15] 基金清盘情况 - 全行业累计970支清盘基金中,中银基金占41支,占比4.23%[10] - 清盘基金中混合型26个,权益型8个,债券型7个[10] - 2018-2025年发布190次终止风险提示,远高于工银瑞信3条,建信基金30条,农银基金78条[11] 投研团队变动 - 权益投资骨干王睿2025年3-4月集中卸任6只基金[18] - 邢秋羽2024年9月离任8只公募基金,曾被视为FOF团队核心骨干[18] - 王伟2024年2月离任全部5只基金,原为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18] 发展战略 - 张家文2023年表示需强化权益、固收、绝对收益能力建设[18] - 公司面临从单一固收向"固收+权益"双轮驱动转型的挑战[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