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规模增长
icon
搜索文档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仅两成获净申购 汇添富创新医药居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5:45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表现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上涨但基民加速赎回,呈现矛盾态势 [1] - 八成主动权益基金遭净赎回,仅两成获净申购 [1][3] - 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行业主题基金(如医药、军工、红利等)成为"吸金王" [1][6] 赎回情况分析 - 普通股票型基金净赎回4.75%,偏股混合型3.22%,平衡混合型6.31%,灵活配置型3.27% [2] - 赎回速度较2025年一季度加速(一季度赎回率0.80%-2.62%),但较2024年四季度(6.20%-10.63%)大幅降速 [2] - 453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78.68%被净赎回,19.14%获净申购 [3] 资金流向特征 - 规模增长前十基金:汇添富创新医药(+43.57亿元)、华夏军工安全(+35.26亿元)、中欧红利优享(+24.31亿元)等 [5] - 份额增长前三:汇添富创新医药(+19.82亿份)、华夏军工安全(+18.53亿份)、永赢先进制造智选(+15.21亿份) [5] - 特色行业主题产品(医药、军工、红利、科创等)持续受资金青睐 [6] 赎回重灾区 - 份额缩水前三:长信金利趋势(-27.31亿份)、易方达医药生物(-16.89亿份)、景顺长城价值边际(-15.68亿份) [7] - 规模下降前十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39.65亿元)、景顺长城价值边际(-26.17亿元)、易方达消费行业(-20.89亿元)等 [9] - 被赎回的明星基金中部分业绩优异,如汇添富医疗服务(21.65%)、易方达医药生物(15.18%)、中欧医疗健康(5.80%) [8] 市场行为特征 - 基民呈现"回本杀"和"保本出"情绪,导致绩优基金也被大量赎回 [8][9] - 市场尚未形成"基金好业绩吸引增量资金"的正向循环 [2] - 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刘彦春、朱少醒等)管理产品遭遇巨额赎回 [9]
34.39万亿!公募6月规模再创新高,债券基金规模大增超5000亿,货币基金缩水1600亿元,混合基金份额罕见增长
格隆汇· 2025-07-25 13:59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环比增长6519亿元增幅1.93%连续第九个月创历史新高反映市场回暖与资金持续流入[1] 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股票基金 - 6月规模4.72万亿元环比增长1483亿元增幅3.24%但份额减少101.78亿份显示净值上涨是规模增长主因[3] - 产品数量增加63只至3002只6月新发行61只产品发行份额214.51亿份存量股票型ETF份额缩水17.98亿份[4][5] 混合基金 - 6月规模3.68万亿元环比增长1213亿元增幅3.41%份额小幅增长97.16亿份净值上涨推动规模增长[3] - 产品数量新增49只6月新成立42只发行份额292.14亿份扣除新发后存量混合基金赎回194.98亿份[5][6] 债券基金 - 6月规模7.28万亿元环比增长5078亿元增幅7.5%份额增长3536.22亿份但7月债市调整导致多只债基遭遇大额赎回[3][7] 货币基金 - 6月规模14.23万亿元环比减少1675亿元降幅1.16%份额减少1645.56亿份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导致资金转向其他资产[3][7] - 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从2月1.58%下滑至1.09%逼近跌破1%[7] 跨境基金 - 6月规模0.68万亿元环比增长294.95亿元增幅4.55%份额增长44.16亿份[3] 新发市场动态 - 6月新成立155只基金发行1221.24亿份145只基金新发行568.41亿份显示新发市场回暖但存量混合基金仍持续赎回[6]
刚刚公布!34.39万亿元!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20:30
公募基金总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4.39万亿元,突破3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1][3] - 6月公募基金规模环比增长6519.29亿元,增幅1.93% [2][3] - 公募基金整体份额达到30.89万亿份,环比增长0.65% [3] 不同类型基金表现 - 债券型基金表现突出,6月获得3536.22亿份净申购,份额环比增长6.11%,规模增长5078.7亿元至7.29万亿元 [6][7] - 权益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规模增长2696.78亿元至8.42万亿元 [6] - 混合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4%至3.69万亿元,结束连续两个月下跌 [6] - 股票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24%至4.73万亿元,连续三个月增长 [6] - QDII基金份额和规模分别增长0.78%和4.51%,最新规模为6837.73亿元 [7] 货币基金表现 - 货币型基金6月遭遇净赎回1645.56亿份,份额下降1.14%至14.24万亿份 [7][8] - 货币基金规模环比下降1675.72亿元至14.23万亿元 [7][8] 行业整体趋势 - 公募基金规模连续三个月上涨,6月再创新高 [5] - 当前权益市场持续回暖,各类型基金品种申购升温 [5]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包括14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3]
刚刚公布!34.39万亿元!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20:12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突破3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2][4][5] - 6月规模环比增长6519.29亿元,增幅1.93%,份额达30.89万亿份,环比增长0.65% [3][6] - 规模连续三个月上涨,主要因权益市场回暖带动各类型基金申购升温 [8] 各类型基金表现分化 - **债券型基金**:份额环比增长6.11%(净申购3536.22亿份),规模增长5078.7亿元至7.29万亿元,申购力度最大 [3][12] - **权益型基金**: - 混合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4%至3.69万亿元,结束连续两个月下跌 [11] - 股票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24%至4.73万亿元,连续三个月增长 [11] - **QDII基金**:份额环比增长0.78%至5737.51亿份,规模增长4.51%至6837.73亿元 [13] - **货币基金**:份额缩水1.14%(净赎回1645.56亿份),规模下降1675.72亿元至14.23万亿元 [14] 行业结构与管理机构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包括14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资管机构 [5] - 开放式基金份额增长0.71%(1930.2亿份),封闭式基金份额微增0.21%(73.17亿份) [13]
公募基金,最新排名公布
财联社· 2025-07-23 06:32
公募基金二季度规模与市场表现 - 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二季度末接近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债券型基金增长最快,规模达10.9万亿,环比增长8.55%,股票型基金因汇金系2100亿元护盘资金显著增长 [2] - 二季度新发基金375只,募集总金额超2800亿元,环比增长12.16%,ETF成为权益与债券产品的主要倾斜方向 [3] 非货规模排名与增长 - 32家基金公司非货规模超1500亿元,易方达(1.52万亿)和华夏(1.32万亿)为仅有的两家万亿级公司 [4] - 非货前十中,汇添富基金超越招商基金升至第九,海富通基金凭借债券ETF规模增长446亿元,排名上升5位至第31 [4][5] - 35家公司单季度规模增长超百亿,华夏(1216亿元)和易方达(1017亿元)增量最高,南方、嘉实、广发等大厂增长均超500亿元 [7][8] 权益基金格局与ETF主导地位 - 权益基金规模前三位为易方达(9145.71亿元)、华夏(8469.75亿元)和华泰柏瑞(5259.23亿元),股票ETF贡献主要增量 [10][12] - 权益增长前五公司(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南方、嘉实)均依赖宽基ETF,华夏单季度增长756.5亿元 [14] - 永赢基金凭借科技主题主动权益产品异军突起,单季度增长81.73亿元,成为中小基金公司突围范例 [18][19] 债券指数基金与固收大厂表现 - 债券指数基金总规模达1.49万亿,场外产品占比74%,债券ETF占比26% [20] - 博时、南方、广发债券指数基金规模突破千亿,海富通债券ETF在7月规模亦超千亿,固收领域竞争加剧 [20]
嘉实基金旗下嘉实货币E二季度末规模547.63亿元,环比增加26.04%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28
嘉实货币E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嘉实货币E期末净资产547.63亿元,较上期增长26.04% [1] - 近3个月收益率0.32%,近一年收益率1.4%,成立以来收益率24.01% [3] 基金经理背景 - 张文玥现任嘉实货币E基金经理,曾任邮储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及债券投资经理 [2] - 2014年加入嘉实基金,长期管理多只货币及理财基金,包括嘉实安心货币、嘉实增益宝货币等 [2] - 2024年12月起新增管理嘉实中债1-3年政金债指数基金和嘉实中债3-5年国开债指数基金 [2] 基金份额变动 - 2025年6月30日期间赎回0.01亿份,期末总份额0.02亿份,净资产0.02亿元,环比下降24.80% [3] - 2024年Q4至2025年Q2期间份额持续收缩,净资产变动率分别为-47.96%、-27.77%、-2.54% [3] 公司信息 - 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注册资本1.5亿元,法定代表人经雷,总部位于上海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服务,旗下货币基金规模超500亿元 [1][3]
见证历史!突破33万亿
天天基金网· 2025-06-09 13:20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3万亿元 - 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33.12万亿元,首次突破33万亿元大关,2024年初以来第七次刷新历史新高 [2][3] - 近一年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4月末突破30万亿元(30.78万亿元),5月末突破31万亿元,9月末突破32万亿元 [4] - 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增长5万亿元,相比银行理财、保险、券商资管等资管形态展现出明显优势 [8]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在"房住不炒"和理财净值化转型背景下,公募基金成为居民财富配置重要渠道 [4][8] - 政策红利释放:2024年公募行业推进费率改革降低投资者成本,监管推动社保、保险、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入市 [8] - 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公募基金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精准匹配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 [9] - 低利率环境驱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居民储蓄"搬家"趋势明显,资金转向低门槛、高透明度的公募产品 [8][9] 三类基金同步增长 - 2024年4月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规模分别增长6648亿元、1402亿元、1120亿元,单月环比增幅均创年内新高 [14][16] - 股票基金规模攀升至4.5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4][16] - 货币基金增长反映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投资者寻求收益替代;债券基金增长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股票基金增长与经济预期改善有关 [17]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基金向工具化、全球化转型:QDII基金与股票基金涨幅超过30%,反映被动投资兴起和全球化配置需求 [21] - 未来产品多元化趋势: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将快速发展,权益ETF、信用债ETF等细分品类成为亮点 [27][28][29] - ESG投资兴起:全球对可持续投资关注度提高,绿色基金和ESG基金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30] 行业发展建议 - 产品创新:布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如跨境ETF、主题ETF等,满足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23][32] - 投研能力建设: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高投研水平,强化基本面投研与资产配置能力 [23][32] - 客户服务升级:发展投顾业务,借助科技工具改善陪伴体验,推行浮动费率机制 [32] - 风险管理完善:建立债基信用风险预警、权益产品波动控制机制,防范极端市场冲击 [32]
公募基金最新规模达33.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5-27 23:14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4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3] - 4月公募基金规模环比增长9000亿元(2.79%),总份额增加8413.69亿份(2.86%) [4][6] - 2024年12月末规模为32.83万亿元,2025年1月回落至31.93万亿元,2月回升至32.23万亿元,3月微跌至32.22万亿元,4月突破33万亿元 [6] 不同类型基金贡献分析 - 货币基金规模单月增长6648.39亿元至13.99万亿元,份额增加6650.02亿份至13.99万亿份 [8][9][10] - 债券基金规模增长1401.82亿元至6.56万亿元,份额净申购716.83亿份至5.63万亿份 [8][9][10] - 股票基金规模增长1120.44亿元至4.58万亿元,份额净申购1093.9亿份至3.51万亿份 [9][10] 其他基金类别表现 - QDII基金规模增加82.94亿元至6440.24亿元,份额净申购230.89亿份至5859.57亿份 [10][11] - 混合基金份额净申购26.46亿份至3.05万亿份,但规模缩水12.73亿元至3.58万亿元 [9][10][11] - 封闭式基金份额减少304.4亿份至34,455.45亿份,规模减少255.83亿元至37,622.76亿元 [9][10][11] 行业结构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包括148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管机构 [3]